科研产出
提高肉牛胴体重的措施
《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13
摘要:在分析肉牛胴体重对肉牛生产的作用以及影响肉牛胴体重因素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经验,从杂交优势利用、饲养方式转变、合理确定出栏时间等3个方面提出了提高肉牛胴体重的措施,以期为肉牛由数量增长型模式向质量效益型模式转变提供参考。


瘤胃微生物发酵的调控剂——精油
《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13
摘要:主要对精油的来源、提取方法、生物学作用与机制,以及其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调控作一介绍。同时指出精油是一种天然无污染的绿色添加剂,对瘤胃微生物的发酵具有很好的调控作用。在未来的研究中有必要选择不同的精油研究其对瘤胃微生物发酵的调控作用及作用机理,以期为生产新型的饲料添加剂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盐胁迫对向日葵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向日葵资源材料幼苗耐盐性机制的研究和阐述对向日葵耐盐新品种选育意义重大。采用盆栽试验模拟0.35%,0.50%土壤含盐量水平,研究了盐分胁迫对5个自育向日葵不育系出苗率、苗期株高、叶面积、地上和地下部生物学产量、丙二醛含量、氧自由基产生速率和SOD活性、POD活性、CAT活性等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度盐分胁迫(0.35%)对幼苗萌发有促进作用;中度盐分胁迫(0.50%)下,幼苗萌发及生长均受到抑制,叶片相对电导率增加,SOD、POD、CAT活性显著增加,O2.-产生速率、MDA含量与对照差异不大。较强的活性氧清除能力是向日葵耐盐碱特性的生理机制之一。5个自选不育系间耐盐性存在差异。


大豆SCoT分子标记技术体系的优化、验证及检测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L25(56)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2种方法对影响大豆SCoT-PCR反应的Mg2+浓度、dNTPs浓度、Taq DNA聚合酶用量、引物浓度和模板DNA用量等因素进行优化,优化后的20μL大豆SCoT-PCR体系为:Mg2+浓度2.0mmol·L-1、Taq聚合酶用量1.5U、引物浓度0.250μmol·L-1、dNTPs浓度0.2mmol·L-1、DNA模板用量30ng;退火温度最适为50.4℃。运用18个大豆品种验证,该反应体系稳定、可靠,并从82条引物中筛选出条带清晰、多态性较好的32条引物。利用大豆品种吉育75、本地黑豆及其10株F2对该反应体系进行了初步的遗传验证,结果显示,杂交后代植株中出现了双亲的位点和亲本位点的缺失。该反应体系的建立为大豆种质遗传多样性分析、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关键词: 大豆 SCoT 正交设计 单因素试验 体系验证 引物筛选


微波消解-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苜蓿草颗粒中的砷、汞含量
《黑龙江畜牧兽医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前,饲料中砷、汞的测定方法较多,砷的测定方法主要有银盐法、砷斑法、氢化物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氢化物原子荧光法。汞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冷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氢化物原子荧光光度法是发展较快的痕量检测技术,利用该技术对砷、汞含量进行测定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样品处理以干法消解、湿法消解为主;近年来,微波消解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痕量元素的测试分析过程中,成为测定痕量元素的最佳样品前处理方法。试验用双通道原子荧光分光度计建立了微波消解样品、氢化物发生原


不同施氮量对谷子产量和效益的影响
《耕作与栽培 》 2013
摘要:以赤谷9号、赤谷10号和峰谷12为材料,研究不同的施氮量(0、150、300、450、600kg/hm2)对谷子品种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产量和肥料投资的经济效益两方面考虑,3个谷子品种的产量均在施氮量为450kg/hm2时达到最高,得到的经济效益最大。


畜牧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中国奶牛 》 2013
摘要:用循环经济理念引领畜牧业发展,是实现经济与环境的良性互动、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最佳发展模式,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本文探讨了畜牧业循环经济的重要意义和发展模式。


主要栽培牧草饲用价值的比较研究
《饲料研究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引导帮助广大农牧民在饲养牲畜的过程中合理利用牧草,研究选择无芒雀麦、羊草、早熟禾、老芒麦、披碱草和偃麦草等6种禾本科牧草和草木樨、红三叶、紫花苜蓿、黄花苜蓿、山野豌豆和箭舌豌豆等6种豆科牧草进行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对营养成分含量均值进行方差分析,并在牧草科间及科内进行营养价值及饲用经济价值比较。结果表明:参试的2类主要栽培牧草中,豆科牧草营养价值优于禾本科牧草,而禾本科牧草饲用经济价值要优于豆科牧草;无芒雀麦、偃麦草、紫花苜蓿和红三叶饲用价值相对来说较高,为适宜在赤峰地区栽培的优良牧草品种。


奶山羊繁殖期管理技术
《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13
摘要:主要介绍了奶山羊的最适配种年龄、发情特点、配种方法、妊娠期及分娩时的管理、产后护理等繁殖期饲养管理技术,以期为广大奶山羊养殖者提供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