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新型杀螨剂-乙唑螨腈对草莓二斑叶螨防效及安全性研究
《农药科学与管理 》 2019
摘要:以二斑叶螨为Tetranychus urticae Koch试虫,采用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法,研究了乙唑螨腈等6种杀螨剂对二斑叶螨的田间防效及对草莓的安全性.以期为草莓二斑叶螨防控提供高效、安全的杀螨剂.结果 表明:30%乙唑螨腈悬浮剂速效性与持效性最好,药后1d的防效为91.80%,14d防效为95.56%;20%丁氟螨酯悬浮剂和100g/L联苯菊酯乳油2种药剂的速效性较好,持效性较差,药后1d防效在83% ~89%,药后14 d的防效在27%~46%;43%联苯肼酯悬浮剂在药后3d的防效最高,达到87.87%;1.8%阿维菌素乳油在药后1~14d防效在36%~72%之间.73%炔螨特乳油在365 mg/L浓度下对草莓叶片产生药害,其它药剂对草莓安全.


北京、河北及山东部分地区鸽毛滴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中国家禽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解北京、河北及山东部分地区鸽毛滴虫感染情况,以毛滴虫感染阳性率及携虫密度指数为指标,选择多家规模鸽场对生产种鸽、乳鸽、童鸽、青年鸽,及同窝对应的种鸽和乳鸽进行检测调查.采集样本2 676个,其中种鸽393只、乳鸽689只、童鸽344只、青年鸽333只、同窝种鸽和乳鸽461只和456只.结果显示:毛滴虫感染阳性率种鸽为30.0%,乳鸽为77.8%,童鸽为67.4%,青年鸽为62.5%,同窝种鸽为28.9%,乳鸽为52.4%;携虫密度指数,种鸽为1.58,乳鸽为1.85,童鸽为1.61,青年鸽为1.76;同窝种鸽和乳鸽分别为1.41和1.82.种鸽毛滴虫感染阳性率最低,乳鸽、童鸽、青年鸽随鸽年龄增加阳性率呈现降低趋势,同窝乳鸽阳性率显著高于种鸽,且种鸽与乳鸽存在显著相关.


Ⅰ群4型禽腺病毒DC株灭活苗对流行毒株的保护力试验
《动物医学进展 》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检验Ⅰ群4型禽腺病毒(FAdV-4)DC株对几个流行毒株的保护力,使用含有DC株的鸡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传染性法氏囊病、禽腺病毒病(Ⅰ群4型)(La Sota株+BX13株+BJQ902株+DC株)四联灭活疫苗免疫SPF鸡,免疫接种后21 d采血测定FAdV-4中和抗体,然后分别用DC株和2015年-2017年分离的5个FAdV-4分离株(ZB2016株、ZD2015株、SC2016株、DT1-2017株和DT2-2017株)进行攻击,观察新流法腺四联苗对FAdV-4流行毒株的保护效果.结果显示,免疫组鸡FAdV-4中和抗体效价达到9.6 log2~10.1 log2,而对照组鸡中和抗体为0;免疫鸡用DC株、ZB2016株、ZD2015株、SC2016株、DT1-2017株和DT2-2017株攻毒后,免疫组鸡得到100%(10/10)保护,对照组鸡90%(9/10)~100%(10/10)发病.试验证明,用含DC株制备出的新流法腺四联苗对腺病毒的流行毒株具有较好的保护效力.


低温预贮对黄瓜耐冷性的影响
《食品工业 》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黄瓜在低温下的耐冷性,试验以"北农佳秀"黄瓜为试材,采用低温预贮(Low temperature condition,LTC)的方法,研究LTC处理对黄瓜冷害、可溶性固形物、丙二醛、叶绿素、维生素C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TC处理可有效抑制黄瓜冷害的发生,延缓冷害指数的升高,抑制可溶性固形物(TSS)、叶绿素和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降低丙二醛(MDA)含量的积累,增强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减轻活性氧自由基对细胞组织的损伤。因此, LTC处理可增强黄瓜低温贮藏的耐冷性。


基于称重式蒸渗仪及多种传感器的作物表型及蒸散监测系统研制
《农业工程学报 》 2019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作物蒸散量测量与估算在农业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而当前对于作物蒸散量的估算主要以试验的方式进行,有一定局限性,且测量面积小,与实际应用还有一定距离。针对以上问题,该文在已有24座小型称重式蒸渗仪基础上,集成RGB成像传感器、多光谱成像传感器和二维激光扫描仪于一体,配合龙门架进行移动控制,构建称重式蒸渗仪植物表型监测系统,实现18 m~2植物生长过程中的RGB、红(668 nm)、绿(560 nm)、蓝(475 nm)、红边(717 nm)、近红外(840 nm)图像信息和植株高度信息的自动监测。最后通过试验,在已设定好的常用速度下,系统单趟运行用时142 s,可采集28组RGB、多光谱图像及所有植株高度信息,速度相对误差在1.8%~6.0%之间。通过对获取的夏玉米多光谱图像和激光扫描仪数据信息分析,系统能够可靠获取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等作物指数及植株高度信息。并结合气象站数据,对冬小麦主要耗水期的RGB图像进行分析,对其蒸散量进行了估计,与蒸渗仪获取的实际蒸散量对比,其平均相对误差为16.62%。该系统为大面积作物蒸散量的实时监测和精确诊断以及作物生长状况研究提供有效技术与装备支撑。
关键词: 蒸渗仪 蒸散 表型 监测 多光谱图像 成像系统 图像采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