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基于称重式蒸渗仪及多种传感器的作物表型及蒸散监测系统研制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刘艳萍 1 ; 杜雅丽 1 ; 聂铭君 1 ; 薛绪掌 1 ; 张馨 1 ; 郑文刚 1 ; 崔可旺 1 ;

作者机构: 1.河北工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关键词: 蒸渗仪;蒸散;表型;监测;多光谱图像;成像系统;图像采集

期刊名称: 农业工程学报

ISSN: 1002-6819

年卷期: 2019 年 01 期

页码: 114-122

收录情况: EI ; 北大核心 ; CSCD

摘要: 作物蒸散量测量与估算在农业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而当前对于作物蒸散量的估算主要以试验的方式进行,有一定局限性,且测量面积小,与实际应用还有一定距离。针对以上问题,该文在已有24座小型称重式蒸渗仪基础上,集成RGB成像传感器、多光谱成像传感器和二维激光扫描仪于一体,配合龙门架进行移动控制,构建称重式蒸渗仪植物表型监测系统,实现18 m~2植物生长过程中的RGB、红(668 nm)、绿(560 nm)、蓝(475 nm)、红边(717 nm)、近红外(840 nm)图像信息和植株高度信息的自动监测。最后通过试验,在已设定好的常用速度下,系统单趟运行用时142 s,可采集28组RGB、多光谱图像及所有植株高度信息,速度相对误差在1.8%~6.0%之间。通过对获取的夏玉米多光谱图像和激光扫描仪数据信息分析,系统能够可靠获取归一化差异植被指数等作物指数及植株高度信息。并结合气象站数据,对冬小麦主要耗水期的RGB图像进行分析,对其蒸散量进行了估计,与蒸渗仪获取的实际蒸散量对比,其平均相对误差为16.62%。该系统为大面积作物蒸散量的实时监测和精确诊断以及作物生长状况研究提供有效技术与装备支撑。

  • 相关文献

[1]基于互补相关模型和IKONOS数据的农田蒸散时空特征分析. 赵春江,杨贵军,薛绪掌,冯海宽,石月婵. 2013

[2]实测草坪蒸散量评价P-M模型在北京地区适用性. 袁小环,滕文军,张辉,武菊英,杨学军. 2018

[3]基于称重式蒸渗仪的温室秋茬礼品西瓜蒸散特征及影响因子. 杨宜,李银坤,陶虹蓉,郭文忠,李海平,李灵芝. 2018

[4]有限供水下冬小麦全程耗水特征定量研究. 张兴娟,薛绪掌,郭文忠,李亮,王志敏. 2014

[5]基于称重式蒸渗仪的鲜食玉米耗水规律及影响因素研究. 李晶晶,张钟莉莉,王荣焕,孟范玉,薛绪掌,郭瑞. 2023

[6]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生菜多光谱图像分割与配准. 黄林生,邵松,卢宪菊,郭新宇,樊江川. 2021

[7]田间孢子捕捉及自动计数设计. 陶明超,赵建平,张永凯,王成,何璐璐. 2016

[8]深层渗灌对冬小麦蒸散动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宋文品,王志敏,陈晓丽,王利春,薛绪掌,孙维拓,郭文忠,李友丽,陈菲. 2016

[9]4种宿根花卉北京地区水分蒸散规律与节水灌溉. 袁小环,段留生,孙璐,武菊英. 2007

[10]基于CART重要度排序和混合ELM模型的蒸散预测. 师翊,王应宽,赵龙,曹瑞雪,王宇航,沈剑波,段震. 2023

[11]灌溉水平对蛇莓和五叶地锦蒸散与生长的影响. 包宝祥,袁小环,张国盛,孙璐,武菊英. 2008

[12]四种观赏草在北京地区的蒸散规律与适宜灌溉量研究. 袁小环,滕文军,杨学军,武菊英. 2009

[13]利用多时相TM影像进行作物分类方法. 马丽,徐新刚,贾建华,黄文江,刘良云,程一沛. 2008

[14]利用TM遥感进行冬小麦苗期长势监测研究. 李卫国,国家农业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王纪华,赵春江,李秉柏. 2006

[15]激光传感器在农业中的应用. 孙娜,王艳君,邱权,樊正强. 2019

[16]板栗农家品种资源坚果表型性状分析. 刘国彬,兰彦平,兰卫宗,曹均. 2013

[17]雄性不育制种京科968的遗传背景及其表型分析. 宋伟,赵久然,邢锦丰,张如养,苏爱国,易红梅,田红丽,王继东,王向鹏,石子. 2017

[18]数据信息化在蔬菜育种中的应用及展望. 夏阳. 2018

[19]植株自旋转多视角重建技术在小麦植株三维表型获取中的应用评估. 张文麒,吴升,郭新宇,温维亮,卢宪菊,赵春江. 2022

[20]数字果树及其技术体系研究进展. 吴升,温维亮,王传宇,杜建军,郭新宇. 2021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