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938条记录
黄瓜新品种京研春秋绿2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京研春秋绿2号是以10-c66为母本、10-c11-29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春、秋保护地和露地兼用的黄瓜一代杂种.瓜条棒状,长35~36 cm,瓜色亮绿,有光泽,白刺,刺瘤中等大小,棱浅,果肉绿色,风味佳、品质优.抗枯萎病,中抗霜霉病,耐白粉病.北方地区春保护地栽培产量为5 000~6 500 kg·(667 m2)-1,秋保护地栽培产量4 000~5 000 kg·(667 m2)-1,适宜华北、东北、西北春、秋保护地和露地栽培.

关键词: 黄瓜 京研春秋绿2号 一代杂种 保护地 露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椰糠复合基质对温室番茄生长及品质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以无限生长型番茄丰收为材料,以粗粒椰糠、细粒椰糠、草炭、蛭石、珍珠岩为基质,按照不同体积配比设置5种栽培基质:CK(草炭:蛭石:珍珠岩2:1:1);T1(粗粒椰糠);T2(粗粒椰糠:珍珠岩3:1);T3(细粒椰糠);T4(细粒椰糠:珍珠岩3:1)进行栽培适应性试验.研究不同基质的理化性质及植株在不同基质中株高、茎粗、叶片数、根系活力及可溶性糖含量、有机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维生素C含量、产量、干鲜质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椰糠基质的4个处理均适合番茄生长,添加了珍珠岩的T4、T2处理的栽培效果优于椰糠单一基质的T1、T3处理,其中细粒椰糠基质处理的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表明椰糠适宜在番茄无土栽培中使用,在椰糠中添加珍珠岩能显著改善椰糠基质的理化性质,且细粒椰糠可作为番茄高品质栽培的基质使用.

关键词: 番茄 椰糠 珍珠岩 复合基质 生长发育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延庆区荒滩地土壤理化性质及其对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草地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索北京郊区荒滩地植被快速恢复模式,以延庆区大榆树镇荒滩地为研究对象,运用野外取样调查和室内检测分析方法,研究京郊荒滩地土壤理化性质与植物多样性特征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延庆区荒滩地土壤理化性质及植物多样性指数变异系数介于10%~100%之间,属中等变异性;植物多样性指数较低,植物物种以禾本科(Gramineae)、菊科(Compositae)、豆科(Leguminosae)、藜科(Chenopodiaceae)为主,所有物种中59.2%为一年生晚春型草本植物;相关性分析表明:植物多样性指数、盖度与土壤有机质、氮素含量及总孔隙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植物盖度与土壤全磷、速效磷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基于上述结果,表明在土壤严重退化区域,土壤有机质、氮素含量、总孔隙度是其植被正向演替的关键因子.

关键词: 荒滩地 植被恢复 植物多样性 土壤理化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美国动物育种规划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畜牧杂志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畜禽良种是畜牧业发展的关键和基础,中国动物育种与国际上育种水平较高的国家尚有较大差距。本文系统分析了美国动物育种规划的主要目标、研究内容及实施策略,并与中国当前动物育种相关规划、计划及重点资助方向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中国制定更完善的动物育种发展策略提供借鉴。

关键词: 美国 动物育种 规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栽培西瓜与野生西瓜果实发育过程中的转录组比较分析

中国瓜菜 201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血清学试验与免疫攻毒保护试验的相关性

中国农业科学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评价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2种效力评价方法平行关系,为采用血清学检验技术替代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本动物攻毒效力检验奠定基础。【方法】3批疫苗实验室制品分别以0.15、0.3、0.5、1.0 mL经肌肉注射途径免疫51日龄青年鸭和260日龄产蛋鸭,首次免疫后14 d,按相同的剂量和途径进行二次免疫。二免后28日采血,分离血清并测定血清的HI抗体效价,根据抗体效价对试验鸭分组,并分别经肌肉注射途径接种0.5 mL(100 DID_(50))的鸭坦布苏病毒。攻毒后2 d采血,分离病毒,产蛋鸭攻毒后8 d剖检,观察卵巢病变。比较和分析HI抗体效价和攻毒保护结果的相关性。【结果】免疫青年鸭HI抗体效价≤1﹕5、1﹕10、1﹕20、1﹕40、1﹕80、1﹕160、1﹕320、1﹕640组保护率分别为50%(20/40)、43.8%(7/16)、74.3%(26/35)、86.7%(26/30)、96.6%(57/59)、92.7%(51/55)、95%(38/40)和100%(11/11),HI抗体效价低于1﹕20时攻毒保护率为48.2%,效价1﹕20时攻毒保护率为74.3%,效价1﹕40及以上时攻毒保护率达93.8%。免疫产蛋鸭HI抗体效价≤1﹕5、1﹕20、1﹕40和1﹕80组保护率分别为66.7%(12/18)、83.3%(10/12)、95.2%(20/21)和100%(15/15);HI抗体效价1﹕10、1﹕160、1﹕320和1﹕640组保护比例分别为2/3、7/7、1/1和2/2;HI抗体效价为1﹕10及以下时攻毒保护率为66.7%,效价1﹕20时攻毒保护率为83.3%,效价1﹕40及以上时攻毒保护率达97.8%。青年鸭和产蛋鸭的HI抗体效价与攻毒保护率之间均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905(P<0.01)和0.932(P<0.01)。【结论】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HB株)免疫后HI抗体与攻毒保护率存在正相关,可替代免疫攻毒法用于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的效力评价,初步将HI抗体效价1﹕20定为鸭坦布苏病毒病灭活疫苗免疫后产生抗体保护的标准。

关键词: 鸭坦布苏病毒 HI试验 抗体效价 免疫攻毒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电子舌评价不同品种番茄制备番茄酱的滋味品质

食品工业科技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电子舌分析技术和多元统计学方法相结合,对20个番茄品种制备的番茄酱进行滋味品质检测,并对所得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判别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发现,不同品种番茄制备的番茄酱整体滋味品质存在明显差异,新番40号滋味特征与其他品种差别较大;晚熟品种的苦味、涩味和咸味显著大于早熟品种(P<0.05),且由聚类分析可知,所有早熟品种(屯河33号、新番36号、新番45号、里格尔87-5)都聚在第一类;通过判别因子分析,可以将不同来源的品种(石番、亨氏、新番、IVF)完全区分开,2个判别因子的总贡献率达到96.1%.由此可见,电子舌作为一种新型现代化的智能感官仪器,对不同熟性和不同来源的番茄制备番茄酱的滋味品质具有潜在的区分能力.

关键词: 番茄酱 滋味品质 电子舌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判别因子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光温室冬季基质加温效果及对番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

中国蔬菜 2019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控温电伴热加热系统对根系直接进行加温,设置基质加热温度分别为22、28、34℃,研究不同加热温度下根系温度场的分布以及对无土栽培番茄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使用椰糠作基质时,22、28、34℃的加热温度可在夜间使基质内中心位置平均温度分别提高到22.4、29.8、35.2℃;与不加温对照相比,22℃和28℃加温处理能显著提高番茄单株产量,株高、茎粗、叶片数、根系干质量和鲜质量以及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可滴定酸等品质指标显著提高;22℃加温处理中番茄植株的单株能耗为11.33 kWh,明显低于28℃处理的14.86 kWh,节能效果最优.

关键词: 日光温室 限根栽培 根系加热 番茄越冬生产 加温能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中国果树科学研究70年-樱桃

果树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来樱桃研究取得了较快的发展.我国现有樱桃栽培面积约26.67万hm~2,其中甜樱桃23.33万hm~2.在资源育种方面,收集保存种质资源500余份,自主选育甜樱桃新品种40余个,砧木品种10余个.自主培育的品种'红灯'占我国甜樱桃栽培总面积的40%.开发出自交亲和性与果实颜色等性状基因标记,实际用于育种亲本选配和后代预先选择.绘制甜樱桃的分子遗传图谱,图距0.96 cM,并定位果实大小、糖酸比等QTLs.栽培品种DNA指纹图谱真伪与纯度鉴定工作得到商业应用.在栽培方面,研制推广了无性系砧木绿枝前插技术,研发出高精度无病毒苗木分子鉴定技术,提高了苗木整齐度和苗木质量;试验示范了高纺锤形、超细纺锤形、KGB及UFO等树形,促进了果园标准化.设施栽培技术发展迅速,形成了大连日光温室和临朐高架保温大棚两种栽培模式,栽培面积达1.33万hm~2.在采后方面,研制出MA贮藏病害控制技术等.由于樱桃科研立项困难,除育种领域外,多数领域研究处于生产经验总结阶段,严重滞后于生产发展.

关键词: 樱桃 新中国 70年 科学研究 回顾 展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典型天气下的4种阔叶树种液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1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典型天气下阔叶树种的液流变化差异及其主要影响因素,以北京平原区的4种阔叶乔木为研究对象,利用热扩散插针法对树干液流进行连续观测,同时结合Meter全自动气象站同步观测的环境因子,分析树木蒸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在典型天气条件下,4种阔叶树种液流日变化特征均为晴天液流日变化呈单峰型曲线,阴天呈双峰型变化,雨天则呈多峰型趋势;液流启动时间为晴天和阴天(06:00)早于雨天(06:30)。(2)各环境因子中太阳辐射日变化与液流相似,且各环境因子间相互影响,尤其太阳辐射与温度间存在滞后效应。(3)各环境因子中,太阳辐射、温度、风速及水汽压亏缺(VPD)均与液流呈极显著正相关(P<0. 01),而空气相对湿度则与液流呈极显著负相关(P<0. 01);同步观测的环境因子日变化与液流日变化存在时滞效应。(4)主成分分析结果发现,大气温度和太阳辐射作为主要影响因子贡献率为74. 37%;水汽压亏缺贡献率为14. 33%。(5)各树种7月总耗水量为毛白杨(289. 23 kg)>刺槐(235. 04 kg)>国槐(151. 53 kg)>栾树(133. 80 kg),日耗水量大小顺序与月耗水量相同,且晴天高于阴雨天。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市园林树种的生态水文过程和影响因素综合评定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关键词: 阔叶树 树干液流 环境因子 典型天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