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9608条记录
猪人工授精技术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畜牧科技 2021

摘要:猪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提高公猪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同时还能有效控制一些传染性疾病的传播、克服体格大小差异等,大大提升了生产效率。但该技术在实际生产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设备质量不过关、操作流程不正规、猪场技术人员业务能力和责任心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阻碍了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这就需要加大技术的宣传、推广力度,加强精液质量监督管理,增强技术人员的业务能力和责任心,并制定奖惩机制,按照技术操作规范严格执行,让猪人工授精技术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现主要分析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猪人工授精技术所遇到的一些问题以及对策。

关键词: 人工授精 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的评价与利用思考

新农民 2021

摘要:拮抗细菌对防治水稻纹枯病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分析 了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的试验方法,并且获得了具有实际效 果的结论,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性建议,进一步加强对 水稻纹枯病拮抗细菌理解,对其进行合理利用,从而有效防 治水稻纹枯病,实现水稻的高产。

关键词: 水稻纹枯病 拮抗细菌 试验方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电子文书档案安全管理的现状及优化策略

黑龙江档案 2021

摘要:信息时代的发展,各种科学技术水平都在提升,档案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在这种情况下,电子文书档案的安全管理问题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本文从电子文书档案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并给出相应的优化措施。

关键词: 电子文书档案 安全管理 现状 优化策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羊痢疾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现代畜牧科技 2021

摘要:羊饲养中常会出现季节性死亡情况,从而使个体养殖户蒙受巨大经济损失。所以,应灵活应用实验室技术诊断羊疾病,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以期为我国养羊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基础。鉴于此,现详细论述羊痢疾诊断和防治措施,旨在能够为有关人士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为提升养羊业经济效益助力。

关键词: 痢疾 发病原因 症状 防治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处理对寒区苜蓿草地产量的影响

现代畜牧科技 2021

摘要:在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国家草品种测试站内对多年生苜蓿进行不同施肥处理的正交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对苜蓿的草产量存在着一定的影响,本试验中施肥能增加苜蓿干草产量,增产幅度为13.22%~37.81%。不同施肥配比下,增产量最高的处理是行距30cm,施用有机肥20t/hm2,复合肥(磷酸二铵15kg/hm2,钾50kg/hm2,微肥15kg/hm2),干草产量达到11380.54kg/hm2,比对照增产37.81%,增产显著。

关键词: 苜蓿 施肥 草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试分析7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新农民 2021

摘要:纹枯病对于水稻的危害非常大,在防治过程中一般使 用化学药剂进行治疗,为了解不同药剂的治疗效果,选择最 为适宜的药剂,本文就7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进 行分析,研究在不同药剂的作用下水稻纹枯病的治疗效果, 旨在为相关农业种植人员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 药剂治疗 水稻 纹枯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省半干旱区藜麦高产栽培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2021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膳食结构的调整,藜麦的营养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藜麦销售量逐年增大,已经成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经济收入的一条新途径。为促进黑龙江地区藜麦产业发展,本文从选地、整地、适期播种、水分管理、病虫害防治、预防倒伏、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黑龙江省半干旱区黎麦种植栽培技术。

关键词: 藜麦 半干旱区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特征及防控

现代畜牧科技 2021

摘要:目前世界很多国家都在实施猪伪狂犬病的净化和控制管理,我国也将此提到日程上。文章就猪伪狂犬病的流行特点、临床及剖检特征以及生产实践中如何防控进行阐述,为生猪养殖的健康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 伪狂犬病 临床症状 剖检特征 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型食品膨化机的应用设计研究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1

摘要:阐述了国内外食品膨化机的发展现状,以国内外微型膨化机的发展现状为基础,提出并设计了微型食品模压膨化机,对该装置的主要构成、工作原理和影响食品膨化率的相关因素进行阐述和说明,总结了样机试制和试验结论。

关键词: 膨化机 优化设计 食品机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民猪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抗寒相关基因表达规律研究

畜牧兽医学报 202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旨在探究民猪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产热基因和米色脂肪标记基因的表达变化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民猪脂肪细胞向米色脂肪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本研究采集1月龄民猪的背部脂肪组织,分离前体脂肪细胞进行培养及成脂诱导,观察分化过程中细胞形态并进行油红O染色鉴定;检测产热基因UCP3、PGC-1α、PPARα和米色脂肪标记基因EBF2、CD81、PDGFRα在诱导分化第0、2、4、6、8天的表达量。结果表明,随着诱导分化的时间增加,细胞中的脂滴逐渐增多,在分化第8天时进行油红O染色,多数细胞达到成熟脂肪细胞阶段。以第0天为对照,PGC-1α、EBF2、PDGFRα在第2天时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且达到最高,第4、6、8天呈下降趋势。UCP3在第4、6、8天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第8天有所下降。PPARα和CD81在第2天时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且在第4和6天表达量与第2天相比变化不大。综上表明,本研究成功进行了民猪前体脂肪细胞的成脂诱导分化,揭示了分化过程中产热和米色脂肪标记基因的表达规律,为进一步研究民猪前体脂肪细胞向米色脂肪细胞分化的分子机制和民猪抗寒能力奠定基础。

关键词: 民猪 米色脂肪 产热基因 米色脂肪标记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