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氮磷肥配施对甜荞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为探索旱地甜荞生产的施肥培肥技术,在山西中部地区研究了不同氮磷肥配施对甜荞干物质量、籽粒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增施氮磷肥能有效地提高甜荞的干物质量和产量,氮肥的影响效果要略大于磷肥,其中,N2P3(中氮高磷)处理下产量最高;增施氮磷肥对甜荞的主要营养品质均有明显的影响,氮肥的影响效果大于磷肥;蛋白质含量随着氮肥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N2P2(中氮中磷)处理下,蛋白质和淀粉的含量显著大于其他处理,黄酮含量最低,N3P2(高氮中磷)处理的蛋白质和黄酮产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综合产量和品质比较得出,N2P3(中氮高磷)处理是一种最优的施肥方式。


脱硫石膏改良重度苏打盐化土的环境效应
《水土保持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连续施用脱硫石膏改良苏打盐化土的持续效应及环境效应,以经过3a大田连续施用不同量脱硫石膏(0,15,22.5,30t/hm~2)改良的重度苏打盐化土为供试土壤,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2a盆栽试验后,脱硫石膏的持续效应对饲草玉米生长、土壤环境以及农作物中重金属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15t/hm~2用量的脱硫石膏可以显著提高饲草玉米的出苗率、株高、茎粗和生物量,较对照分别提高20.6%,16.8%,8.1%和10.1%,试验范围内改良效果最佳。脱硫石膏使土壤的pH、EC降低,Na~+减少,Ca~(2+)和SO_4~(2-)增加,且脱硫石膏用量越大,影响越大。土壤和饲草玉米地下部中的As、Hg、Ni含量随脱硫石膏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试验范围内土壤重金属含量均符合二级国家土壤环境安全标准(GB 15618—1995)。饲草玉米地上部重金属含量与脱硫石膏添加量无显著相关关系,根据饲料卫生标准(GB 13078—2001),各处理玉米中重金属含量均未超标。饲草玉米对重金属的富集作用地下部大于地上部,且对不同重金属富集能力Cd>Hg>As>Ni。利用适量的脱硫石膏量改良苏打盐化土的持续效应良好,且对环境未造成不良影响。
关键词: 脱硫石膏 重度苏打盐化土 饲草玉米 重金属 持续效应 环境效应


高密度条件下行距配置对春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在9.0万株/hm2高密度种植条件下旱地春玉米最佳的株行距配置,采用随机区组设计,12个处理(DH1.等行距40.0 cm,DH2.等行距50.0 cm,DH3.等行距60.0 cm,DH4.等行距70.0 cm,DH5.等行距80.0 cm,DH6.等行距90.0 cm,KH1.宽窄行(53.3 cm+26.7 cm),KH2.宽窄行(66.7 cm+33.3 cm),KH3.宽窄行(80.0 cm+40.0 cm),KH4.宽窄行(93.3 cm+46.7 cm),KH5.宽窄行(106.7 cm+53.3 cm),KH6.宽窄行(120.0 cm+60.0 cm))。3次重复,研究了行距配置对郑单958在旱地春播情况下产量和群体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行距的缩小,穗位叶SPAD值、穗位叶净光合速率、叶面积指数(LAI)、PAR截获率、单株干物质积累量、籽粒产量均提高;其中,50.0 cm+50.0 cm和66.7 cm+33.3 cm配置2年平均籽粒产量较90.0 cm+90.0 cm和120.0 cm+60.0 cm配置的平均产量提高24.3%,除2013年DH6处理产量显著高于KH6处理外,其余等行距处理和宽窄行处理之间产量无显著性差异。高密度条件下山西省春玉米最佳行距配置为50.0 cm+50.0 cm和66.7 cm+33.3 cm。


鲜食枣新品种-晋冬枣
《中国果业信息 》 2017
摘要:"晋冬枣"是山西运城冬枣优良变异类型.2015年12月通过山西省林木品种审定委员审定并命名(证书编号:晋S-SC-ZJ-036-2015).该品种果个大于冬枣,平均单果质量22.1 g,最大可达43.9 g,果实为扁圆形,纵径3.55 cm,横径3.68 cm,色泽赭红色,枣果大小整齐,果面光滑,有光泽,果点小而稀疏.果顶凹,


36个苹果树品种对腐烂病菌的抗病性评价
《山西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为了解不同苹果品种对腐烂病菌(Valsa mali)的抗病性情况,采用离体枝条接种腐烂病菌,将7 d后的病斑面积进行聚类分析,进而鉴定36个苹果品种的抗病性。结果表明,红玉的病斑面积最小,为1.73 cm~2,伏锦的病斑面积最大,为22.43 cm~2,36个品种的平均病斑面积为9.15 cm~2;采用欧式距离、最长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聚类结果与接种结果的吻合度最好;以欧式距离5作为聚类距离分割点,将36个苹果品种分为7个抗病品种、11个中抗品种、9个中感品种、7个感病品种和2个高感病品种。


丙酮酸乙酯对樱桃采后保鲜效果的影响
《食品工业科技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实验以辛烯基琥珀酸酯化淀粉Hi-CAP100为壁材,制备丙酮酸乙酯(EP)的包埋保鲜材料。研究不同剂量EP(700、1400、2100μL)保鲜材料对红玛瑙樱桃在采后0℃条件下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用含EP的包埋保鲜材料对樱桃进行采后处理,能明显抑制樱桃的褐变,减少樱桃果实腐烂率,延缓樱桃果实硬度、V_C含量、可滴定酸、总多酚含量以及总黄酮含量的下降,且能有效地保持樱桃果实的色泽,延长保鲜期。3个EP剂量处理中,包埋保鲜材料含2100μL EP的保鲜效果最好,在64 d时腐烂指数比对照组低31.1%,能够显著延缓樱桃的衰老氧化,保持较高的贮藏品质。


氮磷对陇东地区菘蓝生长和产量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7
摘要:以菘蓝为材料,研究不同氮磷处理对陇东地区菘蓝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期获得最佳的氮磷施肥量。结果表明:各处理中菘蓝的叶长、叶宽和叶片数在整个生育期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再第二次增加"的变化趋势,菘蓝根长和根粗呈现出"先快后慢逐渐增长"的趋势。处理二的叶长和根长最长,分别为33.6 cm和24.4 cm,处理五的叶宽、叶片数和根粗最大,分别为8.6 cm、21.2个和2.16 cm。方差分析表明:除处理二与处理五小区生物产量无差异外,处理二的叶产量和小区生物产量,处理五的根产量为最大,与其他各处理具有显著的差异。处理二的叶产量和小区生物产量分别为0.112 kg和16.77 kg,处理五的根产量为0.056 kg。综合考虑叶和根部产量2个方面,处理五为最佳氮磷施肥量。


群体密度对玉米茎秆性状、土壤水分的影响及其与产量、倒伏率的关系
《华北农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黄土高原雨养区不同春玉米品种茎秆性状、田间土壤水分对种植密度的响应及其与产量和倒伏率的关系,于2015,2016年选用不同茎秆抗倒性的2个品种(郑单958和晋单86)作为材料,设置了5.25万,6.00万,6.75万,7.50万,8.25万株/hm~2共5个种植密度的田间试验,分析了玉米茎秆农艺性状、抗倒力学特性、土壤水分的变化及其与产量和倒伏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群体密度增加,郑单958株高和穗位高先升高后降低,但穗位高系数变化不大,晋单86株高、穗位高和穗位高系数逐渐增加;基部第3节间农艺性状和力学性状均先增加后降低,郑单958以种植密度7.50万株/hm~2达最大值,且节间直径处理间差异显著,而晋单86种植密度6.00万株/hm~2达最大值,且种植密度6.00万株/hm~2以上处理间差异显著;随群体密度增加,拔节-吐丝期0~200 cm土壤蓄水量均先上升后降低,且郑单958和晋单86分别以种植密度7.50万,6.00万株/hm~2达最大值,而灌浆-成熟期先降低后上升。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拔节期、大喇叭期和吐丝期土壤蓄水量与节间直径、节间干质量和单位茎长干物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单位茎长干物质量与茎秆硬皮穿刺强度和弯曲性能呈显著正相关;茎秆硬皮穿刺强度、弯曲性能、节间干质量和单位茎长干物质量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倒伏率呈显著负相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郑单958和晋单86分别以7.50万,6.00万株/hm~2最高,产量分别提高7.67%~25.74%,20.36%~29.63%,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6.45%~17.71%,14.14%~20.38%,而种植密度达7.50万株/hm~2时出现倒伏,且郑单958较低。根据品种特性进行合理密植,协调茎秆生长、土壤水分应用,更有利于降低倒伏率,提高产量。
关键词: 玉米 密度 茎秆 农艺性状和力学性状 土壤蓄水量 产量 倒伏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