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快速检测谷子蛋白质和淀粉含量
《食品科学 》 2017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建立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测定谷子中的蛋白质和淀粉含量,提供一种快速、简便、无损的分析方法进行谷子品种资源鉴定和筛选。以191份山西核心谷子种质为材料,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法建立谷子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快速检测模型。结果表明,采用一阶导数+矢量归一化光谱预处理,分别建立谷子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校正模型,模型的校正决定系数(R~2_(cal))分别为0.977 0和0.907 3,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03%和0.466%,外部验证决定系数(R~_(2val))分别为0.989 6和0.977 2,预测均方根误差分别为0.225%和0.368%。对于谷子蛋白质和淀粉的预测,化学法和近红外仪器法测定间无显著差异,近红外测定结果是准确可靠的。说明采用近红外漫反射光谱分析技术能够满足对谷子蛋白质和淀粉含量的检测。


2种种衣剂对小地老虎幼虫的毒力测定及保苗效果
《中国植保导刊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小地老虎是玉米苗期的重要害虫。山西省春播玉米常受其为害。传统的喷雾防治常因错过最佳防治时期而效果欠佳。采用种衣剂包衣种子能及时、高效地防治小地老虎幼虫。为筛选出对小地老虎幼虫毒力高且内吸性强的种衣剂,采用浸虫法测定了2种种衣剂和1种常规喷雾药剂对小地老虎幼虫的毒力,并进行了2种种衣剂包衣防治小地老虎幼虫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40%溴酰·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小地老虎3龄幼虫毒力最高,其LC_(50)、LC_(90)分别是67.75、1 095.14 mg/L。田间玉米接4龄幼虫7、14、21 d,40%溴酰·噻虫嗪悬浮种衣剂的保苗效果分别是84.13%、90.24%、90.28%。


层叠式立体笼养肉鸡舍秋冬季节环境参数研究
《中国畜牧兽医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试验旨在对商品肉鸡层叠式立体养殖模式的环境参数进行监控,分析不同季节笼养肉鸡环境参数的差异,为科学养殖提供数据支撑。选择规模化肉鸡养殖场的同一栋鸡舍,在秋季和冬季饲养周期中,采用分次多点测量法,连续监测3~6周龄肉鸡舍内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测定点均匀分布在舍内4个位置,比较秋季和冬季舍内环境参数的变化。结果显示,在肉鸡生长后期,冬季舍内环境温度略高于秋季,差异不显著(P>0.05);秋季舍内湿度显著高于冬季(P<0.05),两个季节的温湿度均可满足不同日龄肉鸡生长需求。有害气体和微生物检测结果显示,冬季舍内氨气浓度略高于秋季,差异不显著(P>0.05);冬季舍内二氧化碳浓度显著高于秋季(P<0.05);同时冬季舍内空气微生物总菌数显著高于秋季(P<0.05)。层叠式立体笼养肉鸡舍内温度在不同季节可保持恒定;在冬季饲养期,舍内湿度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升高,空气微生物总菌数升高。因此,冬季饲养肉鸡在做好保温的同时应适当增加通风换气。


基因型、环境及其交互效应对长胚芽鞘小麦产量稳定性的影响
《山西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为了探究旱地长胚芽鞘小麦品种在多变环境条件下产量性状的品种×试点交互效应及加性主效应遗传规律,以山西省南部小麦主产区5个试点的6个小麦品种(系)为研究对象,通过AMMI模型分析方法,比较、评价不同小麦品种(系)基因型的稳定性及试点对品种的辨别能力。结果表明,试点韩村、永固乡具有更好的品种分辨力,品种临科6607、洛旱23表现出更好的稳定性和适应性,而品种晋麦47、西农928的稳定性较差,但田间产量高,且在试点大阳镇、永固乡有较好的特殊适应性。胚芽鞘长度与小麦产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有较大的直接和间接通径作用,可作为旱地小麦高产的有效鉴选指标之一,为旱作麦区新品种选育及引种工作提供借鉴。


不同含硫物料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
《山西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针对大同盆地中部的苏打盐化土,采用脱硫石膏、硫酸亚铁、硫磺、硫酸铝改良剂的不同施用量进行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改良剂对土壤pH值、电导率(EC)和生物量的影响,通过这些指标来分析和比较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在这4种含硫物料的不同量级上,脱硫石膏降低pH值效果最好,其对土壤pH值降低范围在0.71~1.25,最大降低幅度达到12.4%;其次是硫酸亚铁;硫磺和硫酸铝对pH值的降低效果不显著。施用脱硫石膏后EC值上升最大,但经过淋洗,最终会下降。饲草玉米的相对产量由大到小依次是脱硫石膏>硫酸铝>硫酸亚铁>硫磺。通过试验发现,在试验区域施用脱硫石膏33.75 t/hm~2能有效降低土壤pH值,改善土壤理化性质,增加饲草玉米生物量,改良效果最佳。


耐密高产小麦新品种太春3473选育及高产技术研究
《种子科技 》 2017
摘要:太春3473是山西省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利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四倍体硬粒小麦温光敏不育系DT94-1与六倍体普通小麦10686远缘杂交培育的高产中筋小麦新品种,2014年通过山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晋审麦2014005号)。该品种主要特点为中矮秆、耐密抗倒、高产稳产、抗病抗逆性较好。一般穗数40万~45万/667 m~2,穗粒数36粒,千粒重38~40 g,适宜中高水肥地种植。该品种的选育成功,不仅填补了山西省硬粒小麦与普通小麦远缘杂交育种的空白,在开展种间、亚种间两系法杂种优势研究的同时,其后代根据结实率及温光反应情况也可选育出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达到资源创新、杂优利用与新品种选育共赢的目的。


缓释型玉米专用肥不同氮源配比对玉米生长的影响
《玉米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春玉米大丰30和缓效氮源硫包膜尿素为试材,采取盆栽方式,设不施氮为对照,研究缓效氮不同添加比例下缓效氮的释放速率,春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吸氮量、氮素利用率及产量,土壤p H值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配施缓效氮能有效提高玉米对氮素的利用,增加产量。随着缓效氮添加比例增加,玉米干物质积累量、吸氮量及产量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其中添加33%缓效氮处理为最优处理。添加33%缓效氮处理中缓效氮累积释放率和玉米对氮素的吸收规律更加吻合,与普通尿素处理相比,产量增加73.83%,成熟期玉米地上部吸氮量和干物质积累量分别增加15.40%和20.10%,地下部吸氮量和干物质重分别增加21.11%和13.09%。配施缓效氮显著提高玉米氮素利用率,缓效氮添加比例为33%和50%处理分别比普通尿素处理提高14.76%和12.46%。


谷子主要病虫害的识别与防治
《农药市场信息 》 2017
摘要:近几年通过对全国谷子病虫害普查,初步明确了危害我国谷子的病害有25种、虫害有54种。春谷区主要病害有:锈病、白发病、谷瘟病、红叶病、黑穗病、纹枯病、褐条病等;主要虫害有:玉米螟、粘虫、粟灰螟、粟芒蝇、粟跳甲、粟叶甲、红蜘蛛、蝼蛄、金针虫、蛴螬等;另外还有草害,主要有:藜、小藜、谷莠、荠菜、苦荬菜、狗尾草、打碗花、刺儿菜、反枝苋等。当前生产上主要遇到的病害有谷子锈病、谷瘟病、白发病、黑穗病、线虫病、病毒病(红叶病、粗缩病)、纹枯病、褐条病等;主要虫害有玉米螟、粟灰螟、


薄壳扁桃新品种-晋薄1号
《中国果业信息 》 2017
摘要:"晋薄1号"是从"晋扁1号"自然授粉的实生后代中选育出的新品种.2014年通过山西省林木良种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果实呈扁半椭圆形,成熟后阳面呈灰绿色,表面有短密茸毛,沿腹缝线自然开裂;坚果呈扁椭圆形,果翼明显,易脱落,黄褐色;平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