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过量表达GhAPX基因提高中林美荷杨耐盐性
《分子植物育种 》 201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林美荷杨扦插易成活、木材材质好、生长周期短,是中国重点推广的绿化造林树种。为提高该树种的耐盐性,本研究将GhAPX基因导入中林美荷杨基因组中,以期获得耐盐性提高的株系。我们采用叶盘法将GhAPX基因导入中林美荷杨基因组中,对所获得的再生植株进行PCR和Southern blotting检测,将检测后的转基因植株进行0.5%的氯化钠盐胁迫处理,其表现出较强的耐盐性。中林美荷杨耐盐株系的获得为该树种在盐碱地区的推广提供了新的种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无花果5个品系综合性状对比试验
《河北果树 》 2017
摘要:在同等环境条件和管理条件下,分别对引进的青皮、玛斯义陶芬、布兰瑞克、中农矮生(B_(1011))、美利亚(A_(134))等5个无花果品系在本地区的生长、结果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和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玛斯义陶芬和布兰瑞克表现较为突出,优质、丰产、抗寒性较强、商品性好,综合性状优良,适合在临汾地区作为主栽品系进行推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超前去雄携带叶片数对玉米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超前去雄携带叶片数量对玉米光合特性及生长的影响,为提高玉米产量提供参考。试验品种郑单958,种植密度90 000株/hm~2,当能摸到雄穗苞叶内穗苞时去雄,每2 d隔1行去2行雄穗,雄穗完全抽出时停止,统计每个处理平均携带叶片数,设有3.2、2.8、2.6、1.6、0.5片叶5个处理,以不去雄为对照。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携带2.8片叶的处理,完熟期穗位叶SPAD值增加了16.7%;在灌浆期穗位叶净光合速率增加了5.2%;平均灌浆速率增加了5.6%,最大灌浆速率增加了6.0%,灌浆最大活跃期延长3.9 d;穗干质量增加了25.4%,单株干质量增加了11.1%;百粒质量为32.32 g,比对照增加了10.6%,产量为14 879.10 kg/hm~2,比对照增加了21.6%。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红枣的消费需求与生产供给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红枣和苹果是我国北方的主要果种。采用问卷调查法、比较分析法以及定性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红枣和苹果的供需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红枣和苹果相比,红枣的需求少,需求弹性小,供给弹性大;而苹果需求大,需求弹性大,供给弹性小。究其原因,红枣作为日常必需品消费量非常少;红枣产品不适合多食;经营方式粗放,加剧了产量波动;作为营养保健品,受到中医文化制约,仅限于中华文化区;而苹果和红枣正相反。表明红枣产业不适合大规模发展,红枣产业发展应该稳定种植面积、提高枣果质量、重视红枣加工。
关键词: 产业经济学 红枣 苹果 需求 需求弹性 供给 供给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叶片的表面自由能与分量明确4种经济作物的叶面润湿性能
《山西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为了测得4种经济作物叶片的近、远轴面的表面自由能及其色散力分量与极性分量,为其农药表面助剂的筛选及叶表面润湿性能的表征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采用光学视频接触角测量仪,通过研究去离子水、乙二醇、N,N-二甲基甲酰胺标准试剂,以4种靶标作物甘蓝、小白菜、生菜、苹果树的叶片为材料,测量叶片远轴面与近轴面的接触角,并利用Owens-Wendt-Rabel-Kaelble(OWRK)法计算。结果表明,甘蓝、生菜、小白菜和苹果树的叶片近轴面的表面自由能分别为25.33,36.34,58.59,52.76 MJ/m~2,而远轴面的表面自由能分别为28.13,48.49,19.31,21.78 MJ/m~2。甘蓝和生菜的叶片均以色散力分量为主,适合使用助剂以色散力为主的农药,而小白菜和苹果树的叶片则以极性分量为主,适合使用助剂以极性为主的农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露天煤矿临时用地特征与政策建议
《资源与产业 》 2017
摘要:研究目的:2005年以来我国开展了露天矿供地临时用地改革试点,该政策需要加强理论研究和政策完善。研究方法:采用实地调查、文献资料、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等方法。研究结果:1)露天煤矿用地具有排他性占有、强烈扰动性以及时间的长期性、多样性特征;2)露天煤矿临时用地与地役权、土地租赁权、土地征用有密切关系,是一种为实现地役权有偿的、强制的与返还的土地征用行为。研究结论:从征地制到临时用地制,需要根据露天矿的资源禀赋和开采工艺确定合理用地周期、规范临时用地还地程序,政府和企业应适应制度变化调整各自行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晋北地区引种苦荞麦的生态适应性与主成分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 2017
摘要:为了探讨晋北地区14份引种苦荞麦的生态适应性,比较了各品种的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变异,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生物学性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一级分枝数、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的变异系数较大,株高和主茎节数的变异系数较小;一级分枝数与单株粒重、单株粒重间相关性显著(P<0.05);单株粒数和单株粒重间相关系数达极显著水平(P<0.01);前4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93.216%,对苦荞产量贡献的主成分顺序是籽粒数量构成因子>籽粒质量构成因子>植株高度构成因子>主茎构成因子;在选择苦荞麦品种时应着重第一、二、三主成分的综合选择。根据主成分分析综合得分,筛选出‘云荞1号’和‘黔苦6号’,在晋北地区综合性状表现良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哺乳动物克隆技术研究进展
《山西农业科学 》 2017
摘要:自首例克隆羊"多莉"诞生以来,哺乳动物克隆技术研究就广受关注,应用此技术已获得了小鼠、水牛以及家兔等动物。总结了近年来克隆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和获得的研究成果,不仅更进一步了解了胚胎发育、细胞生长等生物现象,同时也为将来解决克隆中存在的问题,如成功率低、胎盘肥大、重编程异常、出生死亡率高等奠定了理论基础,开拓了新的思路。随着哺乳动物克隆技术的迅速发展,其在多个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如利用克隆技术进行快速大规模的品种改良、有效地保护濒危动植物,并可将核移植技术应用于疾病的治疗,通过克隆生物反应器生产所需的物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