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塑料大棚青花菜高产优质栽培技术
《中国蔬菜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冀中南地区3—4月气温较低,利用青花菜耐低温的特点开展塑料大棚栽培,一方面可以降低早春季节大棚蔬菜低温灾害风险,管理难度小,节省人工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优化种植结构,缓解土壤连作障碍,提高经济效益。塑料大棚是河北省中南部地区常见的蔬菜栽培设施,主要种植西瓜、番茄、黄瓜、菠菜、甘蓝、


北方三省(自治区)马铃薯晚疫病菌对QoI类杀菌剂敏感性动态监测
《植物病理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北方一季作区马铃薯晚疫病菌对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敏感性变化动态及对这两种QoI类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效再评价,建立了马铃薯晚疫病菌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基线;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系统检测了2011-2019年自河北、内蒙古和吉林三省(自治区)采集的866个菌株对嘧菌酯及2014-2019年采集的620个菌株对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于2018年和2019年采用茎叶喷雾法,评估了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等7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防效.结果表明:马铃薯晚疫病菌对嘧菌酯、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下降,年份之间的波动幅度大于省份之间的波动幅度;不同年份检测的晚疫病菌对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抗性频率分别为18.18%~64.22%和60.28%~100%,抗性指数分别为0.30~0.41和0.40~0.50;三省(自治区)马铃薯晚疫病菌对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抗性频率分别为41.85%~46.08%和75.00%~86.36%,抗性指数分别为0.35~0.37和0.44~0.47.两年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250 g·L-1嘧菌酯悬浮剂和250 g·L-1吡唑醚菌酯乳油对马铃薯晚疫病防效良好,与500 g·L-1氟啶胺悬浮剂、100 g·L-1氰霜唑悬浮剂、25%氟吗啉·嘧菌酯悬浮剂和30%氟啶胺·氰霜唑悬浮剂的防效均大于80%,显著高于68%精甲霜灵·代森锰锌水分散粒剂的防效.综上,由于低抗主导,在马铃薯晚疫病菌对甲霜灵和精甲霜灵产生抗性的北方一季作区,嘧菌酯和吡唑醚菌酯可作为精甲霜灵·代森锰锌的替代药剂继续使用.但是,仍需密切监测马铃薯晚疫病菌对QoI类药剂的敏感性动态.该研究结果为马铃薯晚疫病菌的抗药性治理和QoI类药剂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马铃薯晚疫病菌 嘧菌酯 吡唑醚菌酯 敏感性动态 田间药效再评价


陆地棉矮小突变体df31表型鉴定及遗传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矮小型棉花具有抗倒伏、适合密植等特点,利于塑造棉花的理想株型,优化群体结构,提高光合生产率,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本课题组在远缘杂交品系N31中发现了一个株型矮小突变体,经过连续多代自交,获得了稳定遗传的纯合体并命名为df31。表型鉴定结果表明:突变体df31株高矮、果枝夹角小、节间距短、生育期长,与N31呈极显著差异。遗传学分析表明:df31与N31杂交,F2分离群体中突变表型与正常表型符合1∶3分离,矮小突变由隐性单基因控制。细胞学观察结果表明:与N31相比,df31叶柄、下胚轴和茎的单位面积薄壁细胞数量增加,维管束较多,形成层欠发达。随着营养生长,df31中赤霉素、油菜素类固醇呈明显下降趋势,生长素含量稳定,生长速度缓慢。本研究分析了矮小突变体的综合表型和遗传基础,并从细胞和生理水平分析了矮小突变体的变化,为进一步突变基因定位、克隆奠定基础。


不同地面覆盖对杏扁园土壤理化性质和树体生长的影响
《中国果树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研究了5年生优一杏扁园地面覆盖地布、秸秆和地布+秸秆对土壤温湿度、养分和杏扁新梢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覆盖可以稳定5、20 cm土层的土壤温度;提高了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以地布+秸秆覆盖处理效果最好;除Ca和Mg外,土壤中N、P、K等矿质元素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以地布+秸秆覆盖处理最佳。3种覆盖处理杏扁新梢长度和粗度均显著提高,表现为地布+秸秆覆盖>地布覆盖>秸秆覆盖>对照。


聚合7OE亚基1B/1R易位系材料的创制及其品质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提高小麦1B/1R易位系的加工品质,本研究选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为1/7+9/2+12的小麦1B/1R易位系品种科农199为母本,与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为1/7OE+8*/5+10的强筋春小麦品种津强6号杂交,利用分子标记在F4代株系中筛选到一个7OE亚基基因与黑麦碱基因聚合在同一条染色体上的1B/1R易位系材料。PCR结果显示,该聚合材料和非聚合材料在Glu-A1和Glu-D1位点没有差异。在温室种植条件下,对这些聚合材料和非聚合材料及其亲本进行麦谷蛋白溶胀指数(SIG)测定,结果表明,与1B/1R易位系亲本科农199比较,聚合5+10优质亚基后SIG值显著提高,聚合7OE优质亚基后,SIG值进一步显著提高,部分聚合材料达到了强筋亲本津强6号的水平。将聚合材料和非聚合材料及其亲本种植于大田,发现聚合5+10和7OE优质亚基株系的乳酸-SDS溶剂保持力(LA-SDS SRC)和SDS沉降值均显著高于只聚合5+10优质亚基的株系,但未达到强筋亲本津强6号的水平。综合来看,聚合了7OE亚基的1B/1R易位系材料的加工品质显著提升。本研究为改良我国众多1B/1R易位系的加工品质提供了一项新的育种策略。


解淀粉芽胞杆菌PHODG36的解磷、促生及防治马铃薯黑痣病的功能分析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筛选兼具高效溶磷和抑菌防病作用的多功能细菌,本试验采用溶磷圈法结合钼锑抗法对作物根围土壤中的解磷菌进行筛选和平板对峙法测定解磷菌株对马铃薯主要病原菌的抑制能力;通过盆栽试验评价解磷菌株对马铃薯的促生作用和对马铃薯黑痣病的防治效果以及形态特征、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及多基因序列(16S rDNA以及gyrA、gyrB、rpoB和rpoC)分析对解磷菌株进行分类鉴定。结果表明,PHODG36菌株表现高效解无机磷活性,其溶磷量为79.7 mg/L;该菌株对5种马铃薯病原菌均具有抑制作用,其中对马铃薯黑痣病菌的抑菌率最高,达69.6%;浇施该菌株发酵液(菌含量5×10~8CFU/mL)后,对马铃薯幼苗有明显的促生作用,株高、地上鲜重和干重、根鲜重和干重较对照分别增加178.3%、509.8%、396.9%、160.4%和146.4%,同时对马铃薯黑痣病有显著防效,达56.8%;经鉴定PHODG36菌株为解淀粉芽胞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PHODG36菌株兼具解磷、促生及防病等多种重要作用,可应用于防病增产多功能微生物产品的产业化开发。
关键词: 解磷细菌 促生作用 马铃薯黑痣病 防病效果 微生物产品


金龟子绿僵菌与化学农药减量联用对棉花苗蚜的防控效果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减少棉花苗蚜防治中化学农药使用量,本文开展了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 可分散油悬浮剂与化学农药减量联用对田间棉花苗蚜的防控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 可分散油悬浮剂推荐剂量(900 mL/hm2)单独施用对苗蚜田间防效为 5.36%~15.46%,整体防效较低;3种化学农药对苗蚜防效较好,其中,50 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速效性和持效性均最高,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和 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药后 3 d防效较为稳定.化学农药推荐用量和金龟子绿僵菌联合施用可提高药剂防蚜效果,减量 25%和金龟子绿僵菌联合施用与化学农药推荐用量单独施用防效无显著差异,其中,10%氟啶虫酰胺水分散粒剂和金龟子绿僵菌减量联用效果较好,减量25%和金龟子绿僵菌联合施药后1 d、3 d、7 d和 14 d防效比氟啶虫酰胺推荐用量单独施用分别增加 34.76%、7.02%、3.25%和 5.49%.供试药剂及减量联用处理可降低苗蚜为害造成的有蚜株率和卷叶株率,50 g/L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各处理卷叶株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推荐用量、推荐用量与金龟子绿僵菌联用、减量 25%与金龟子绿僵菌联用、减量 50%与金龟子绿僵菌联用卷叶株率分别为 5.47%、5.51%、4.82%、12.78%.综合来看,金龟子绿僵菌CQMa421 可分散油悬浮剂单独施用对苗蚜防效有待提高,与部分化学农药减量25%~50%联合施用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基质配比与灌溉量协同对西葫芦幼苗生长和耗水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探明西葫芦幼苗生长的最佳基质条件和灌溉水平.[方法]以西葫芦'农园1号'为试验材料,设计4种育苗基质处理(按体积比设置为泥炭∶珍珠岩=3∶1(CK),泥炭∶蛭石∶珍珠岩=3∶1∶1(T1),泥炭∶蛭石=2∶1(T2)和泥炭∶蛭石∶珍珠岩∶椰糠=2∶1∶1∶1(T3)),分别结合3种灌溉水平(设置为补充灌溉蒸腾蒸发量(Evapotranspiration,ET)的100%(I1)、75%(I2)和50%(I3)),研究不同基质配比和灌溉水平协同对幼苗生长、耗水和水分利用的影响.T2处理基质的体积质量为0.22 g/cm3、持水孔隙度为53.29%,T3处理基质的体积质量为0.34 g/cm3、持水孔隙度为56.93%.[结果]T2处理基质的理化性状更能满足西葫芦育苗要求,T2I2处理的西葫芦幼苗茎粗最大,同灌溉量下较其他基质配比显著增加了 12.40%~26.98%,在75%ET和50%ET灌溉条件下壮苗指数显著大于100%ET.而T3I3处理水分利用率最大,同灌溉量下较其他基质配比提高11.87%~45.97%.幼苗单株总耗水量随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基质体积质量的增加而减少.[结论]综合考虑幼苗生长和耗水规律,当基质性状满足条件:0.22 g/cm3≤体积质量≤0.34 g/cm3,53%<持水孔隙度<56%,采用75%ET灌溉,可提高秧苗质量和水分利用率.


施氮对土壤养分特征及夏玉米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氮素供应对土壤养分特征及夏玉米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差异的影响.在上茬冬小麦施氮量240 kg/hm2的大田条件下,夏玉米季设置4 个施氮水平(N0:不施氮;N1:90 kg/hm2;N2:195 kg/hm2;N3:300 kg/hm2),以仓玉76 品种为材料,通过对地上部茎秆、叶片、穗轴干质量、土壤速效养分、植株不同器官氮磷钾含量及累积量、氮素利用效率和籽粒产量的测定与计算,研究施氮量对不同性状的影响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在施氮 0~195 kg/hm2,茎、叶、穗轴干质量随氮量增加而上升;增加施氮量显著提高0~20 cm,20~40 cm的土壤硝态氮含量;相同土层速效磷、钾影响无显著变化.不同施氮量下,茎、叶、穗轴和籽粒的氮含量、植株氮累积量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籽粒氮累积量占植株地上部氮素总累积量的59.4%~63.5%;施氮量对茎、叶、穗轴和籽粒的磷钾含量影响较小,植株磷钾累积量受干质量的正调控;氮素投入超过 195 kg/hm2,氮肥农学效率显著降低.采用直线加平台模型模拟产量与施氮量的关系表明,施氮量高于189 kg/hm2,籽粒产量不再增加.因此,兼顾经济效益与农业生态效益,结合试验和模型模拟结果,最优氮素投入量控制在189~195 kg/hm2.


1-甲基环丙烯对红星苹果常温贮藏期间生理、品质和电子鼻特性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1-甲基环丙烯(1-MCP)对红星苹果贮藏品质、生理以及电子鼻特性的影响,以红星苹果为研究对象,测定1-MCP处理后常温贮藏(20±1)℃过程中果实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内在品质及外观色泽和电子鼻响应情况。结果表明:随着贮藏时间延长,红星苹果采后呼吸速率、乙烯释放速率升高,分别于10,15 d达峰值后降低。同时,果实硬度下降、可滴定酸含量降低,SSC先升高后降低;果皮a*值、b*值、C*值和ΔE*值升高。1-MCP处理抑制红星苹果贮藏期呼吸速率和乙烯释放速率,延缓果实硬度、SSC和TA含量下降,同时抑制果皮a*值、b*值、C*值和ΔE*值升高。电子鼻检测表明,1-MCP处理明显减少了硫化物和萜烯类化合物(W1W)、氮氧化合物(W5S)、有机硫化物和芳香族化合物(W2W)、甲基类芳香物(W1S)以及醇类和醛酮芳香化合物(W2S)的生成。判别分析(LDA)能区分不同贮藏时期对照和1-MCP果实的电子鼻感应值。载荷分析表明,W1W、W5S、W2W、W1S和W2S等5个传感器对区别不同贮藏时期对照和1-MCP处理的贡献较大。1-MCP处理可延缓红星苹果软化,使其保持较低的固酸比,对于维持常温贮藏下果实风味和色泽具有显著效果;但1-MCP降低了果实电子鼻敏感传感器的响应值,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挥发性物质的生成。相关分析表明,红星苹果电子鼻敏感探头响应值与果实品质显著相关,为电子鼻作为红星苹果快速无损检测提供了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