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6864条记录
不同放牧方式对中蒙典型草原土壤理化特性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基于中蒙典型草原不同放牧方式,研究了不同放牧方式下中蒙典型草原土壤理化特性。研究结果显示,蒙古四季游牧样地和内蒙古两季轮牧样地除砂土、pH和全钾含量低于内蒙古四季轮牧和定居样地外,其他性状均高于内蒙古四季轮牧和定居样地。土壤理化特性间相关分析表明,土壤水分与砂土间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有机质、C/N、碱解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土壤其他理化特性间也存在一定相关性。群落多样性指数与土壤特性间相关分析表明,群落多样性指数与砂土、pH及全钾间呈负相关,与其他土壤特性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关键词: 放牧方式 典型草原 土壤理化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FSH、LH及E_2对绵羊卵泡颗粒细胞孕酮分泌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进一步研究激素对颗粒细胞分泌孕酮的影响,试验采用体外培养绵羊卵巢壁颗粒细胞后,经单独、联合添加2.5 IU/mL卵泡刺激素(FSH)、促黄体生成激素(LH)和1μg/mL雌二醇(E2),并于0,24,48,72,96小时时收集培养液,通过ELISA方法检测孕酮含量。结果表明:联合添加激素组在24小时时有促进孕酮分泌的作用(P<0.05),但随着时间的延长,其孕酮分泌总体呈下降趋势;单独添加FSH和LH均未见有效刺激孕酮分泌。

关键词: 绵羊 颗粒细胞 体外培养 孕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蒙古羊ADAMTS1基因外显子3多态性检测及在卵巢和子宫组织中差异表达分析

畜牧兽医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蒙古羊卵巢组织差异表达基因ADAMTS1外显子3的遗传多态性及在单、双羔蒙古羊卵巢和子宫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性,本试验分别采用PCR-SSCP技术结合DNA直接测序技术对蒙古羊ADAMTS1基因外显子3的遗传多态位点进行了检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技术对蒙古羊ADAMTS1基因在单、双羔蒙古羊卵巢和子宫组织中的差异表达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蒙古羊ADAMTS1基因的第3外显子第141碱基处存在C→T的点突变,而该处突变未能引起氨基酸序列的变化,χ2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整个蒙古羊群体呈现低度多态(PIC=0.233)并处于Hardy-Weinberg非平衡状态(P<0.05);RQ-PCR检测结果表明ADAMTS1基因在双羔羊卵巢组织和子宫组织中的表达量均高于单羔羊,分别是单羔羊相应组织表达量的2.04和2.30倍。结果表明,ADAMTS1基因对于蒙古羊的多羔性状具有重要的作用,是蒙古羊多羔主效基因。

关键词: 蒙古羊 ADAMTS1基因 多态性 差异表达 主效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百草枯水剂定向喷雾防除覆膜玉米田杂草药效试验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3

摘要:玉米田杂草危害严重,尤其多年生杂草,人工锄草费时费力,现在市场上销售的玉米田除草剂五花八门,因为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锄草效果往往不敬人意,而且如果锄草再不及时,春玉米和杂草都叶龄过大,应用其他除草剂锄草存在安全性和效果更差的问题,而且目前大多数玉米种植采用覆膜种植,在膜间施药既可省药也可省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单408选育及简化高产栽培技术

中国种业 2013

摘要:内单408是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以自选系MZJ为母本、MZ4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中晚熟玉米新品种,需要在≥10℃活动积温2800℃以上的地区种植。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病性强、活秆成熟等特点。1品种来源及选育经过母本MZJ为美国杂交种选系;父本MZ4是以铁×西为基础材料连续自交选育而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产生机制及对瘤胃上皮屏障功能的影响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目前,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是困扰奶牛生产的一大难题。高精低粗的饲粮结构使瘤胃pH值降低,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增加,引起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构改变,从而引发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当反刍动物发生亚急性瘤胃酸中毒时,瘤胃液内的细菌内毒素、组胺等有害物质浓度升高,引起瘤胃黏膜通透性的改变,减弱瘤胃壁正常的屏障功能。文章综述了反刍动物亚急性瘤胃酸中毒的发生机理及其对瘤胃上皮屏障功能的影响,旨在为控制或减少亚急性瘤胃酸中毒对瘤胃上皮屏障功能的危害提供参考。

关键词: 瘤胃 亚急性酸中毒 机制 屏障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内蒙古向日葵花蚤的发生和危害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13

摘要:2010年在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布信地区向日葵田发现向日葵花蚤,为更有效防治,文章简述了向日葵化蚤的生物学习性、危害特点、寄主种类和发生环境;明确在该地区的防治措施为40%乙酰甲胺磷乳油800~1000倍液田间施药,每7d喷一次,共3~4次;同时,结合处理越冬寄主的方法,选用抗虫和耐虫品种等措施,达到理想防治效果。

关键词: 向日葵花蚤 生物学特性 危害特点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奶牛乳房炎防治中的应用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3

摘要:奶牛乳房炎对奶牛的产奶量和乳品质有显著影响,其发病率较高,因此可直接影响奶农的养殖效益。综述了奶牛乳房炎的产生原因、预防措施及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在奶牛乳房炎防治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奶牛乳房炎 中草药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向日葵螟成虫种群消长动态和空间分布型

应用昆虫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科学指导应用播期避害、性诱剂诱捕成虫和田间释放天敌昆虫-赤眼蜂防治向日葵螟,确定最佳防治时期和选择最佳防治方法,2009—2011年,在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利用向日葵螟Homoeosoma nebulellum(Denis et Schiffermüller)性诱剂进行了向日葵螟田间种群动态和空间分布型的研究。结果表明,向日葵螟成虫每年5月中旬始见,直到9月底,一年有两个明显的成虫蛾峰期,第1个蛾峰期出现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第2个蛾峰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中旬,当地向日葵1年受到两代幼虫的危害,而且开花期与向日葵螟两个蛾峰期吻合度越高,向日葵受葵螟幼虫的危害越重;通过应用5种聚集度指数测定和Blackith种群聚集均数λ分析,向日葵螟成虫在田间呈聚集分布,聚集主要由向日葵螟自身行为及环境因素引起。根据成虫动态和空间分布型,可以科学指导应用播期避害、性诱剂诱捕器和释放天敌昆虫的最佳时期及方式。

关键词: 向日葵螟 种群动态 空间分布 内蒙古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热应激对奶牛瘤胃液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热应激对不同泌乳阶段奶牛瘤胃液微生物数量的影响。采用2×3交叉试验设计,根据胎次、平均泌乳天数和产奶量相近的原则,选择18头经产中国荷斯坦奶牛,分为泌乳前期(产后15~100 d)组、泌乳中期(产后112~175 d)组、泌乳后期(产后200~230 d)组,每组6个重复,根据实测的牛场温湿指数(THI)变化,采用热应激与非热应激的自身对照试验。结果表明:与非热应激期相比,热应激极显著提高了泌乳前期组奶牛瘤胃液各类微生物数量(P<0.01),极显著提高了泌乳后期组奶牛瘤胃液黄化瘤胃球菌数量和泌乳中期组的产琥珀酸拟杆菌数量(P<0.01),极显著降低了泌乳中、后期组的总细菌数量、白色瘤胃球菌数量和泌乳后期组的产琥珀酸拟杆菌数量(P<0.01)。整个热应激期THI与泌乳前期组奶牛瘤胃液总细菌数量(P<0.01)、厌氧真菌数量(P<0.05)、白色瘤胃球菌数量(P<0.01)和黄化瘤胃球菌数量(P<0.05)有较强的相关性,而THI与泌乳中、后期组奶牛的这些指标相关性较差。综上所述:1)泌乳前期组奶牛热应激期的瘤胃液各类微生物数量均极显著高于非热应激期,但对泌乳中、后期组的各类微生物数量影响无规律性。2)泌乳前期组奶牛瘤胃液微生物数量对热应激的反应更敏感。

关键词: 热应激 奶牛 瘤胃 微生物数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