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龙江省马铃薯干腐病菌种类鉴定及致病性
《植物保护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将采自黑龙江省不同地区的马铃薯干腐病病样进行分离和病原菌纯化,得到27个镰刀菌菌株,通过致病性鉴定,其中的18个菌株具有致病性。运用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综合分析的方法,对上述18个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为6种镰刀菌,分别为拟枝孢镰孢(Fusarium sporotrioides)、茄镰孢(F.solani)、接骨木镰孢(F.sam-bucinum)、拟丝孢镰孢(F.trichothecioides)、燕麦镰孢(F.avenaceum)和茄病镰孢蓝色变种(F.solanivar.coerule-um)。同时对上述6种镰刀菌进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种类镰刀菌致病性不同,以接骨木镰孢、燕麦镰孢和拟丝孢镰孢致病力最强,拟枝孢镰孢致病力最弱。


番茄Mi-1基因的SNP分型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SNP分型是SNP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及分子遗传作图等研究的重要基础技术。试验利用在番茄Mi-1基因中开发出的一个A/T型SNP位点,应用等位基因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成功的对438个F2群体进行了SNP分型。结果表明,这一F2群体中有72个纯合T/T基因型,175个杂合A/T基因型,70个纯合A/A基因型,以及121个不明原因缺失的F2单株,已得基因型经卡方测验符合1:2:1分离比例;同时,试验通过在下游引物3′末端第二、三位点引入错配碱基,以及优化PCR反应体系为Mg2+1.875 mmol.L-1,dNTP 100μmol.L-1,提高了反应的准确性,为番茄抗根结线虫辅助育种打下了基础。
关键词: SNP 等位基因PCR(AS-PCR) 碱基错配 分型 番茄


不同施肥时期对稻米不同穗型品种品质的影响
《中国农学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不同施肥时期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时期对不同穗型品种品质和产量的的影响,为生产优质、高产的稻米提供技术指导。本研究采用大田小区试验,通过分析供试品种的5项品质指标,最终确定最佳的施肥处理。研究表明,穗数型品种品质最优、产量最高的处理为分底肥、蘖肥和粒肥3次施入的处理,食味评分比其他处理食味评分高4分,增产34.3%;穗重型品种‘系选1号’品质最优、产量最高的处理为分底肥、蘖肥、穗肥和粒肥4次施入的处理,比其他处理食味评分高7分,增产22.6%。


长期不同灌溉对保护地土壤供氮能力的影响
《土壤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Stanford和Smith提出的长期间隙淋洗通气培养法,对连续7年采用渗灌、滴灌和沟灌灌溉的保护地土壤有机氮的矿化特性进行研究,并结合土壤起始矿质氮含量,探讨了不同灌溉方法条件下保护地土壤供氮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保护地土壤硝态氮表现出强烈的表聚特点,表聚程度以渗灌>沟灌>滴灌。长期采用不同灌溉方法显著影响保护地土壤氮矿化势及矿化速率。N0值大小的排列顺序为:滴灌>沟灌>渗灌,k值大小的排列顺序与N0恰好相反,为:渗灌>沟灌>滴灌。与渗灌和沟灌处理相比,长期采用滴灌有利于改善保护地土壤有机氮的品质。土壤供氮能力表现为渗灌>沟灌>滴灌。评价保护地土壤供氮能力时,不仅要考虑土壤有机氮累积矿化氮量的大小,同时也要考虑土壤初始矿质氮的含量。从农业节水和提高氮肥利用率及保护生态环境的角度考虑,建议在本试验措施条件下,渗灌和沟灌处理应比滴灌处理适当减少氮肥用量,且无机氮肥也要尽量晚施;在此基础上渗灌处理氮肥还要尽量深施,以减少表层硝态氮的积累,达到既节水又省肥的目的。


甜高粱含糖量遗传的基因效应分析
《作物杂志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低含糖量×高含糖量组合的P1、P2、F1、F2、BC1和BC26个世代的含糖量进行基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各世代群体的含糖量不同,杂交后代的含糖量介于双亲之间,且偏向于高含糖量的父本。含糖量的遗传符合加性遗传模型,加性效应估值为-4.9900**±0.1713。因此,在选育高含糖量品种时,应利用含糖量遗传的加性效应,选择含糖量高的材料作亲本,且父本的含糖量应该较高。


大豆灰斑病的研究现状
《中国农学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大豆灰斑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病害,在黑龙江省大豆产区危害十分严重,为了从根本上防治灰斑病,笔者从抗病育种的角度上综述了大豆灰斑病研究现状,对大豆灰斑病的分布、危害、生理小种的研究、生物学特性及综合防治技术等进行了论述。提出灰斑病生理小种的鉴定与灰斑病的防治应与分子基因标记和分子育种相挂钩,并为以后的大豆抗灰斑病资源鉴定提供一些建议与参考。


大豆BAC克隆基因注释
《生物技术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来源于大豆BAC克隆库中的基因组序列,与其比对的基因或蛋白质序列可以从一些数据库中搜索,如GenBank序列数据库、EMBL数据库、PDB数据库等,然后利用NCBI的Entrz程序在数据库中搜索大豆基因类似物,获取其登录号及核苷酸序列,以及这些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通过GENSCAN等软件分析,得出的是与拟南芥等物种序列比对的结果,根据GENSCAN的预测结果,可以初步得知序列长度、基因数目及具有编码某种功能蛋白的基因存在的可能性,进而对预测出的氨基酸或核苷酸序列利用数据库NCBI中的BLAST进行序列的相似性搜索及比对分析,寻找其保守区域。最后对其功能基因进行注释。


大豆菌核病抗病资源的筛选
《中国农学通报 》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大豆菌核病是由核盘菌侵染所造成的一种世界性病害,其寄主广泛,危害严重。在中国油菜、大豆和保护地蔬菜的菌核病问题尤为突出,严重时会导致毁灭性的损失。此试验从3种人工接种方法中筛选了一套简单易行的茎干切割的方法,对黑龙江主栽的大豆品种进行了苗期菌核病的耐病性鉴定,鉴定出耐病资源9份,占总鉴定材料的18%。为今后的大豆抗菌核病育种工作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紫花苜蓿花粉生活力测定方法研究
《草地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找到快速而有效地测定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花粉生活力的方法,本文通过碘-碘化钾染色、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红墨水染色以及花粉离体培养萌发4种方法测定紫花苜蓿花粉的生活力。结果表明:前3种染色的方法不能准确快速的测定肇东苜蓿花粉生活力,离体培养萌发法中的琼脂法和悬滴法可以快速而准确的测定肇东苜蓿花粉的生活力。琼脂法和悬滴法培养花粉1.5h其萌发率最高,平均萌发率为55%,但悬滴法更加快捷方便,萌发率是54%,最适宜的浓度为蔗糖10%,硼酸0.0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