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6952条记录
基于薄云雾去除的ETM+影像大气校正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中国南方农业遥感监测中,遥感影像常常受到薄云雾影响,大气的散射与吸收作用会使传感器接收到的地物反射率与真实值之间存在差距,是导致数据质量下降的主要原因,薄云雾去除和大气校正处理是十分必要的。该研究利用LandSat-7/ETM+影像,结合背景抑制云雾厚度因子(BSHTI)云检测方法和虚拟云点(VCP)云去除方法进行薄云雾去除,并与暗元法去云处理结果对比分析,然后将去云处理后的影像进行FLAASH大气校正,选取校正前后典型地物的光谱特征和NDVI值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BSHTI-VCP法可有效消除薄云雾对遥感数据的影响,提高了云雾覆盖范围的影像质量;FLAASH大气校正较好地消除了大气影响,获得了地物真实地表反射率。该研究为南方作物遥感监测中定量反演与信息解译提供了良好理论支持。

关键词: 遥感 图像处理 ETM+影像 薄云雾去除 大气校正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杨树树高和胸径对液流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热扩散法(TDP)并结合自动气象站(HOBO)观测数据,研究杨树树高和胸径对液流的影响。结果表明,杨树优势木、中等木和劣势木液流日进程均呈现单峰曲线;根据树高分级,杨树Qa、Jsmax表现为优势木>劣势木>中等木;根据胸径分级,杨树Qa、Jsmax表现为优势木>中等木>劣势木;优势木和中等木液流密度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PAR)影响,劣势木液流密度主要受气温(Ta)影响;干旱胁迫下,空气相对湿度(RH)对中等木液流密度瞬时变化的影响比劣势木显著。按树高分级的液流密度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更敏感。

关键词: 杨树人工林 热扩散法 树形级别 树形因子 液流密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真空冷冻干燥法加工草莓粉固体饮料的研究

食品工业科技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草莓为主要原料,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对草莓粉固体饮料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复合稳定剂最佳配方,并研究了最佳的护色处理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以0.10%单甘酯、0.15%蔗糖酯、0.05%卡拉胶及0.10%黄原胶作为复合稳定剂可以使冲调后的产品保持较好的稳定性。利用柠檬酸调节草莓浆的pH=3.0,并添加0.06% EDTA-Na2,可以有效地改善草莓粉的色泽。

关键词: 草莓粉 真空冷冻干燥 加工工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第一只来自多能性干细胞的克隆猪问世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胚胎干细胞是非常强大的动物遗传改造工具,它可以帮助人们加快了解哺乳动物的生理和疾病相关知识。而猪由于与人具有相似的生理特征、组织细胞结构,因此是研究人类遗传和疾病的较为理想的模型。但是由于猪诱导多能性干细胞(iPS)诱导机制的不明确,使猪遗传工程研究的进程一直处于较为缓慢的状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京地区畜禽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变化分析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运用IPCC估算农业温室气体排放指南,对1978—2009年期间畜禽存栏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北京地区畜禽养殖温室气体排放的时空分布。结果表明,北京地区畜禽温室气体排放自20世纪90年代初逐步增长,到2004年达到顶峰,之后有所回落。在3类排放的温室气体中,牲畜肠道发酵产生的甲烷比重最大,年平均排放量为0.4 Tg CO2-eq,排放贡献最大的是牛,占肠道发酵甲烷排放总量的54%;牲畜粪便排放的甲烷平均值为0.2 Tg CO2-eq,牲畜粪便排放的氧化亚氮平均值为0.3 Tg CO2-eq,畜禽粪便管理排放的甲烷和氧化亚氮主要来自猪的排放,其贡献率分别为73%和46%。从1978—2009年北京畜禽温室气体排放CR4指数(产业集中度指数)逐步增高可以看出,北京市畜禽产业集约化水平不断提高,其中顺义、大兴、密云和通州是北京畜禽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区域。同时,对历年畜禽温室气体排放进行了线形回归预测,结果显示,北京地区的畜禽温室气体排放仍呈递增走势。结合北京地区畜禽产业温室气体排放的特点与存在问题,笔者认为应尽快提出适合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温室气体减排策略及减排目标,开展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研发,从而推进畜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温室气体排放 畜禽 排放因子 产业集中度指数(CR4) 北京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葡萄园种草的环境效应

草业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葡萄(Vitis vinifera)园行间单播草地雀麦(Bromus riparius)、单播野牛草(Buchloe dactyloides)、草地雀麦和野牛草混播3种人工种草方法,以清耕裸露地和自然生草地为对照,分析人工植草对葡萄园生态环境的改善作用,筛选果草间作的适宜草种。结果表明,人工植草可以快速增加葡萄园行间地上生物量,提高植被覆盖度和地表粗糙度。其中,野牛草播种3个月后,地表覆盖度可达88.5%,当年地上生物量达到4 016.2kg.hm-2,地表粗糙度较裸露地增加2.4倍以上,同时提高葡萄坐果前和采收后土壤温度,减弱近地表气温与空气湿度剧烈变化,稳定葡萄园微环境小气候,且不同生态草中野牛草表现突出;生态草种植还可以改善葡萄园土壤水分状况,调节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分布格局,增加0~20cm深度土壤含水量和减少20cm以下土层含水量;野牛草和草地雀麦种植还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和紧实度,减少耕作层速效磷含量,混播后还可增加土壤速效钾含量,有利于果实品质提高。

关键词: 果草间作 葡萄园 草地雀麦 野牛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规格根际调控基质块对玉米生长及Cd吸收的影响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污染土壤修复一直是科学家高度关注的问题。目前通常采用的是物理、化学和生物修复方法,但上述方法都有一定局限。为了探索新的方法技术,为根际调控修复污染农田提供技术和实践依据,采用4种不同规格基质块(直径×厚度分别为50 mm×20mm、35 mm×20 mm、50 mm×25 mm、65 mm×20 mm,质量分别为40.0、19.6、50.0、67.6 g)与含5.19 mg·kg-1Cd的土壤组合成5个处理的盆栽试验,探索不同规格根际调控基质块对玉米生长及Cd吸收的影响,进行基质块根际调控阻抗重金属研究尝试。结果表明,体积和质量最大基质块处理5比其他处理显著促进了玉米地上部生长,同时,该处理的总根系干重、块内和块外根系干重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不用基质块的处理1(CK)相比,应用基质块的玉米地上部Cd含量降低了11.5%~46.3%、根系降低了1.19%~56.0%,只有处理5的玉米地上部Cd含量显著下降。试验结果还表明,根际调控需要适当调节空间,验证了本科研组提出的重金属根际调控技术的可行性以及实际应用的可操作性。

关键词: 根际调控 不同规格 基质块 玉米 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时空感知能力的农业信息搜索技术研究

南方农业学报 2013 CSCD

摘要:【目的】为具备时空感知能力的农业专业信息搜索引擎的研制提供关键技术与原型系统,并最终实现更高的查全率、查询效率和用户体验。【方法】以"农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搜索引擎系统结构、关键技术和数据结构的研究与分析,并借鉴现有的中分分词和搜索技术、地名搜索技术和地名词典等关键技术,向"农搜"加入独立于农业主题搜索的位置索引和位置查询的方法以实现对位置(区域)的检索。【结果】应用此项技术形成了具备时空感知能力的农业信息搜索原型系统,经测试该原型系统能使位置搜索的查准率达到80%以上。【结论】基于时空感知能力的农业信息搜索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必将能够提高农业信息系统的使用效率,进而取得较好的用户使用效果。

关键词: 农业信息搜索 时空感知 地理检索

不同有机肥对新建蔬菜大棚土壤的不同形态有机碳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的影响

浙江农业学报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种类有机物料与有机肥配施对新建蔬菜大棚土壤的不同形态有机碳含量及碳库管理指数(CPMI)的影响。试验设计6个处理:不施肥(CK)、常规施肥(CM)、施玉米秸秆+鸡粪(SM)、施草炭+鸡粪(PM)、施蘑菇渣+鸡粪(MM)和施高量鸡粪(HM)。研究结果表明:施肥的种类和数量均对土壤总有机碳(TOC)、易氧化有机碳(LOC)、微生物量碳(MBC)、水溶性有机碳(DOC)、碳库管理指数(CPMI)有显著的影响,高碳素投入量及有机肥与有机物料配施均有助于提高土壤不同形态活性有机碳含量,相应地也就提高了土壤CPMI。其中MM处理对土壤TOC,LOC,MBC,DOC的提高效果最显著,与空白处理相比,增幅在36%~182%;其碳库管理指数较等碳量的SM,PM,HM处理提高28%以上。土壤LOC,MBC,DOC,CPMI与TOC之间呈极显著相关关系,其中以DOC与有机碳库其他组分间相关性最好。不同形态有机碳及碳库管理指数对不同有机肥及其配施响应的变化特征表明,在有机农业生产中重视有机肥的选择和配合施用,将使土壤碳库处于良性状态,达到更好的培肥效果。

关键词: 有机肥 有机碳 碳库管理指数 大棚蔬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核心SNP位点鉴别玉米自交系的研究

玉米科学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多态性水平、染色体位置等信息从公共数据库上筛选了48个玉米核心SNP位点。利用48重-SNPLex分型系统对105份玉米自交系进行SNP基因分型分析,探索SNP标记在玉米品种鉴定中的应用前景。结果表明,48个SNP位点中有42个位点峰型正常;PIC值在0.019~0.375之间,平均为0.242;任何两份自交系间的遗传距离均在0.015以上,即42个SNP位点的基因分型数据信息可以将105份自交系材料区分开。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SNP 品种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