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构建植酸酶、纤维素酶枯草芽孢杆菌工程菌的研究
《天津农业科学 》 2010
摘要:以产植酸酶枯草芽孢杆菌(A5)复合诱变的再生突变株Z56和产纤维素酶枯草芽孢杆菌(B6)复合诱变的再生突变株X57为亲本,利用双亲灭活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进行种内融合,构建可同时产植酸酶、纤维素酶的工程菌。结果表明,从构建的385个融合子中筛选到6株两种酶活性相对较高的工程菌,其中R4、R5的纤维素酶产量高于亲本,植酸酶产量也相对较高;粗酶液用90℃处理10min后,纤维素酶剩余酶活分别为对照的62%和58%,植酸酶剩余酶活分别为对照的73%和71%。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植酸酶 纤维素酶 原生质体融合 工程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辣椒抗疫病鉴定方法初探
《天津农业科学 》 2010
摘要:为了快速简便有效地进行辣椒资源抗疫病筛选,对游动孢子灌根接种法、疫病毒素离体叶片接种法、毒素灌根接种法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离体叶片毒素接种法鉴定结果与游动孢子灌根接种法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可以作为辣椒抗疫病鉴定的有效方法,对大批材料进行快速接种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肥力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潮土上进行了5年的定位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制度对土壤肥力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均衡施肥(NPK、M、NPKM),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全氮、全磷、速效氮、有效磷等肥力指标以及玉米产量,尤以M处理增幅最大,与本底值相比,土壤全氮、全磷、速效氮和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了15.00%,24.81%,18.97%和21.43%;而不均衡施肥(N、NK、NP)导致相应的营养元素的含量降低。分析表明,在潮土上施氮肥和磷肥对提高玉米产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部分省份推行“强镇扩权”改革研究综述
《城市 》 201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我国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省份以"一镇一品"、"一镇一业"为特色的镇域经济快速发展。随着经济规模的扩大、城镇化的发展和人口的集聚,传统的乡镇政府管理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M基因、NS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
《西南农业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根据GeneBank中流感病毒H1N1亚型M基因和NS基因序列,分别设计扩增M基因和NS基因的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方法扩增猪流感病毒天津株M基因和NS基因,分别将RT-PCR产物克隆至pMD18-T载体,进行序列测定和分析。结果显示M基因全长1027 bp,其核苷酸序列与参考毒株间的同源性在85.8%~99.7%,NS基因全长890 bp,与参考毒株之间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在80.7%~99.2%。M和NS基因的系统发育树显示:TJ2、TJ4株与我国香港、上海和广东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属同一分支,但与上海、广东分离株的亲缘关系更近;与2009年全球流行的人甲型H1N1流感病毒变异株和部分国外猪流感疫苗株的亲缘关系相对较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有机营养液处理对玫瑰香营养袋葡萄苗生长的影响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 2010
摘要:试验选用4种营养液:1号、2号(海藻鱼蛋白有机溶液)、果实美、碧护对玫瑰香葡萄营养袋苗进行灌根,定期测定株高、叶片数及叶绿素含量,研究其对葡萄苗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经过营养液处理后,碧护及1号营养液的促进效果最好,由强至弱顺序:碧护>1号营养液>果实美>2号营养液>对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西瓜遗传图谱构建及其强雌性状定位研究
《果树学报 》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雌花率稳定在80%以上的强雌性品系BG1(Citrullus lanatus var.lanatus)和普通花性型非洲野生西瓜900134(C.lanatus var.citroides)为亲本杂交自交获得F2群体,通过AFLP、RAPD及SSR技术对该群体进行扩增,建立了一个包括4个RAPD标记、140个AFLP标记、6个SSR标记和1个强雌性位点(subgy)的遗传图谱。该图谱包含17个连锁群,覆盖基因组1073.1cM,标记间平均图距为7.2cM。subgy定位在第5连锁群中,与s1454-1100、GT-CTA270两个标记连锁,距离分别为5.8cM和14.3cM。将特异条带s1454-1100回收、克隆、测序,设计特异SCAR引物,再对F2单株基因组DNA扩增,只在大部分的纯合强雌性单株和杂合普通花性型单株中扩增出一条375bp的特异带,以JoinMap3.0软件分析,该标记与与强雌性状位点的连锁距离为6.1cM,连锁较为紧密,表明已成功地将与西瓜强雌性连锁的标记转化为操作简便、表现稳定的SCAR标记,命名为SR375。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