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稻新品种龙稻201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促进水稻新品种龙稻201的推广及应用,本文介绍了龙稻201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产量表现及其配套栽培技术。龙稻201是2008年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栽培研究所以五优稻1号为母本、绥粳7号为父本配置的杂交组合,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于2019年5月9日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黑审稻20190009)。2018年龙稻201获得新品种保护权,授权号为CNA022360E。该品种具有米质优、产量高、抗倒伏等优点。龙稻201适宜在黑龙江省≥10℃活动积温2 725℃地区种植。


国登高纤亚麻品种华亚4号
《中国种业 》 2021
摘要:华亚4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亚麻品种改良岗位康庆华团队和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亚麻生理与栽培岗位王玉富团队2008年从波兰引进种质资源材料NEW中选择优良变异单株,采用系统选育法以高纤维、高产为目标进行定向选择,于2013年决选出优良株系NEW-3,在黑龙江、云南、安徽等地通过多年多点鉴定而育成的高纤亚麻品种。该品种于2019年10月31日在农业农村部登记,登记编号:GPD亚麻(胡麻)(2019)230004。华亚4号出麻率高、纤维产量高、抗倒、广适性好,为高纤亚麻品种。


大兴安岭野生药用植物内生真菌的分离及拮抗菌株初筛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挖掘野生植物内生真菌资源,本研究采集了大兴安岭东麓野生药用植物,通过传统组织分离法,从21种供试材料不同组织部位分离纯化内生真菌,以常见作物病原菌为靶标菌,采用平皿对峙法筛选拮抗菌株。根据拮抗菌株菌落形态及分子生物学特征进行菌株鉴定。结果表明:共分离纯化478株内生真菌,筛选出61株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11株抑菌带宽≥5mm,为高活性拮抗菌株。61株菌株经鉴定后有10株无法鉴定到属,其余51株分属于16个属,其中青霉属占24.59%,刺盘孢属占11.48%,离蠕孢属、瓶霉属、链格孢属和镰刀菌属占6.56%,其余均低于5%。


黑龙江省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试验
《农机化研究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玉米是黑龙江省第一大粮食作物,也是第一大秸秆产出作物.目前,在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理念引领下,玉米秸秆焚烧压力巨大.玉米秸秆粉碎覆盖还田、翻埋还田、碎混还田和离田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试验表明: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均优于对比的玉米秸秆离田旋耕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玉米秸秆粉碎翻埋还田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的秸秆腐解效果、土壤温度、有机质含量、作物生长效果最好,但机械作业成本最高;玉米秸秆粉碎覆盖还田耕作机械化技术模式土壤含水率效果最好,综合效益最高.因此,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应以粉碎还田为主、离田为辅,对实现"藏粮于地"、保护黑土资源、减轻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水稻三段式高产化控施肥技术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了提高水稻田肥料应用效率,减施增效,提高水稻抗性及产量,本研究采用田间随机区组试验,分别在水稻苗期、生长期、成熟期进行三段式高产化控施肥技术处理和常规施肥处理,比较添加微生物菌剂、纳米硅及磷酸二氢钾的三段式高产化控施肥技术对水稻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三段式高产化控施肥技术通过添加微生物菌剂、纳米硅肥及磷酸二氢钾比常规施肥处理显著提高了水稻分蘖数、叶绿素值、叶面积、根长、千粒重、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水稻倒伏面积比降低了82.15%,产量提高了6.74%,出米率提高了7.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