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3718条记录
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 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农业经济问题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一、新的农业科技革命蓬勃兴起与发展态势世界农业高速发展应归功于近代科学技术进步的重大贡献。19世纪中叶,达尔文的杂种优势理论与以后的孟德尔和摩尔根遗传学理论促进了现代育种技术和种子产业发展,李比希的植物矿质营养学说为化肥工业兴起奠定了坚实基础,由此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坛紫菜主要营养成份的分析

台湾海峡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坛紫菜味美价廉,资源丰富。本文通过对坛紫菜的营养成份测定,证实其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是品位极高的营养保健食品,应在其深加工和药用价值上加以研究,开发出造福人类的坛紫菜新产品。

关键词: 坛紫菜 营养成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区农村发展高效集约生态农业的思路与对策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阐述了生态农业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点,并介绍了主要模式与应用成效.结合山区农村的实际,提出发展高效集约生态农业的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山区农村 高效集约 发展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因工程固氮菌肥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初探

上海农业学报 1999 CSCD

摘要:采用大田栽培及盆栽试验两种方法,观测工程菌株UB37及野生菌株UB1在不同施肥水平下,对玉米植株的固氮效果,利用公顷产量、棒三叶面积以及植株于重、全N含量等指标进行评定。结果表明,工程菌UB37的固氮效率比野生菌UB1高,但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玉米 固氮菌 工程菌UB37 野生苗UB1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福建西番莲病毒病的发生及其病原黄瓜花叶病毒亚组鉴定

植物保护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1988~1995年对福建西番莲病毒病的发生为害进行调查,发现在西番莲栽培区病毒病普遍发生,发病率通常在30%~40%,严重的达90%以上。田间症状主要表现为叶片环斑、皱缩、花叶、环斑花叶,死顶和果实木质化等。从田间病株采集40份样本,经电镜观察和采用A蛋白夹心ELISA(PAS-ELISA),用西番莲木质化病毒(PWV)、西番莲黄花叶病毒(PFYMV)、紫果西番莲花叶病毒(GMV)、烟草花叶病毒(TMV)及黄瓜花叶病毒(CMV)的抗血清进行测定,其中36个样本检测出CMV,表明福建西番莲病毒病的主要病原为CMV。与此同时,对西番莲上CMV进行亚组鉴定,采用鉴别寄主和单、多克隆抗体双夹心ELISA(DAS-ELISA)对36个CMV阳性样本进行测定,结果35个属CMV亚组Ⅰ,1个属CMV亚组Ⅱ,表明田间以CMV亚组Ⅰ分离物占绝对优势。

关键词: 西番莲 病毒病 黄瓜花叶病毒 黄瓜花叶病毒亚组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牧草与沼渣栽培毛木耳及其残渣改良土壤效果

生态农业研究 1999 CSCD

摘要:以不同比例牧草与沼渣替代木屑栽培毛木耳对其产量、品质及氨基酸含量影响各异。30%草粉+30%沼渣替代木屑效果较好,生物效率为107.5%,产量比对照高82.2%,粗蛋白、氨基酸、粗脂肪、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对照高3.7%、1.75%、0.13%、0.37%;以50%草粉或沼渣替代木屑其毛木耳产量分别比对照高55.1%和61.0%。山地果园连续3年施用5t/hm~2沼渣、5t/hm~2菌渣和5t/hm~2鲜草处理区与对照相比,其红壤中腐殖酸碳含量分别提高22.9%、26.5%和16.5%;红壤中团粒结构依次提高78.5%、79.9%和69.3%,改良土壤效果较好。

关键词: 牧草 沼渣 毛木耳栽培 改良土壤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大果型枇杷新品种──香钟11号

中国果树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外销的迅速发展,国内外市场对枇杷的果实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但要求果实大(单果重在50g以上)、外观好、耐贮运,而且更要求风味佳(高糖、低酸、化渣和香气等)。生产实践表明,通过栽培技术,如整形修剪、疏花疏果、增施肥料等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柑桔潜叶蛾种群变动的外部因素及可控要素的利用

中国南方果树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柑桔潜叶蛾广泛分布于世界各柑桔产区,寄主较单一,仅限于为害芸香科柑桔类植物,但为害程度却很严重。我国南方各省区自50年代以来,随着柑桔品种不断更新和栽培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柑桔园害虫优势种群发生过几次明显演替,但潜叶蛾始终作为一种主要害虫种群严重影响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亚洲栽培稻起源分化的遗传学研究(综述)

上海农业学报 1999 CSCD

摘要:从遗传学角度回顾了亚洲栽培稻( Oryza sativa L.)起源进化研究简史,并结合作者的研究结果,阐述了国内外研究者在不同时期,以不同方法对亚洲栽培稻起源进化、系统分化和分类等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并对其进行比较、评述。主要内容包括两种分类法和两个起源假说。本文还探讨了目前水稻起源进化研究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 栽培稻;分类;起源;分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0%除尽防治甜菜夜蛾和小菜蛾

农药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 1998 年对10 % 除尽悬浮液防治甜菜夜蛾和小菜蛾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 % 除尽防治甜菜夜蛾的效果好于防治小菜蛾,以1500 倍的使用剂量防治甜菜夜蛾和小菜蛾,3 天后田间防效分别为9553 % 和8549 % 。建议大田可使用1500 倍剂量防治甜菜夜蛾和使用1000 倍剂量防治小菜蛾

关键词: 小菜蛾;甜菜夜蛾;防效;除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