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7013条记录
华北驼绒藜育苗及防护林建植技术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2

摘要:华北驼绒藜是一种耐寒、耐旱、耐瘠薄、营养丰富的优良旱生半灌木。主要介绍了华北驼绒藜育苗栽培技术及防护林建植技术。应选择通风向阳、水源充足、土壤肥沃、pH值在7~8的壤土地或沙壤土地作为育苗地,播前对种子进行晾晒除杂、浸泡处理,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精细整地,灌足底水,3~5d后,采用直播方式播种,在出苗后做好田间管护,于当年秋季即可移栽定植,春季移栽可在翌年萌动前的4月初进行。选择沙壤土或沙土地建植防护林地,建植时间为5月上旬和中旬,建植方法为植苗造林。

关键词: 华北驼绒藜 育苗技术 防护林建植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资源生态学视野下的毕节试验区畜牧业发展评析

河南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评析了毕节试验区畜牧业1988-2010年的发展成就、态势、优势、障碍和潜力,提出了毕节试验区畜牧业的发展定位、目标、重点和方向。

关键词: 资源生态学 毕节试验区 畜牧业 评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5个紫花苜蓿品种在内蒙古赤峰地区的生产性能评价

草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在内蒙古赤峰地区对引进国内外的35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进行田间试验,比较了生长第2年的越冬率及不同茬次的株高、鲜草产量、干草产量、叶茎比等各项农艺性状指标的差异,并通过灰色关联分析综合评价不同苜蓿品种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在种植第2年,综合评价最优的参试品种是龙牧806,其次是飞马、肇东、龙牧801、公农1号等,这些苜蓿品种均为适宜在赤峰地区推广种植的优良品种,而肇东苜蓿、龙牧系列、公农1号与敖汉苜蓿越冬率相对较高,生产性能在综合评价中表现良好,其全面的特点更适合在赤峰市气候偏冷的北部旗县地区推广应用。

关键词: 紫花苜蓿 生产性能 灰色关联分析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滨藜灌木在优质羊肉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2

摘要:主要分析由耐盐植物滨藜灌木加工而成的饲料对羊肉品质的影响。滨藜可以提高胴体中瘦肉的比例,同时可增加肌肉中VE的含量,保持肉色稳定。概述了滨藜在羊肉生产中的最佳利用方式,通过综合考虑放牧条件和动物消化能力两方面因素,改变肉质组成和提高VE含量。滨藜的利用难点是能量值较低、增重效果差,单独饲喂满足不了肉羊生产需要,所以必须在饲料中补充高能牧草或精料。强调了耐盐滨藜灌木在羊肉生产中的作用,由于山羊具有采食滨藜灌木枝芽的特性,所以其增重较明显,同时又可提高瘦肉率和VE含量。

关键词: 滨藜灌木 胴体品质 食用品质 肉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荒漠草原区不同饲草组合对苏尼特羔羊饲喂效果研究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2

摘要:为合理利用荒漠草原区饲草资源,开展了分别以华北驼绒藜、紫花苜蓿为主要饲草配合谷草、冰草饲喂苏尼特羔羊的试验。根据组合效应原理科学组合,试验共设100%华北驼绒藜、50%华北驼绒藜+50%谷草、50%华北驼绒藜+50%冰草、100%苜蓿、50%苜蓿+50%谷草、50%苜蓿+50%冰草6个处理。结果表明,100%苜蓿处理的羔羊增重、屠宰率、净肉率都明显高于其他饲草处理,其饲喂效果最好。不同饲草组合饲喂效果为:50%华北驼绒藜+50%谷草>100%华北驼绒藜、50%华北驼绒藜+50%冰草;100%苜蓿>50%苜蓿+50%谷草、50%苜蓿+50%冰草。

关键词: 华北驼绒藜 紫花苜蓿 苏尼特羔羊 饲喂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12个玉米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品质的灰色关联度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玉米群体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营养品质的关系,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对12个玉米群体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营养品质等进行了灰色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与产量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是出籽率、行粒数、穗粗、百粒质量、株高等;与粗蛋白、粗脂肪、粗淀粉和赖氨酸含量等营养品质密切相关的农艺性状是穗粒数、百粒质量、行粒数、出籽率、穗行数等。根据玉米群体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灰色关联度关系,说明在玉米群体产量、营养品质改良的过程中,在保证适当株高的前提下,要注重选育出籽率、百粒质量较高品种,同时不要忽略对玉米群体穗行数、行粒数、穗粗的选择,为选育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玉米群体 农艺性状 产量 营养品质 灰色关联度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驼绒藜属植物研究现状及进展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2

摘要:驼绒藜属植物为旱生、超旱生优良饲草,粗蛋白质、氨基酸含量较高,适口性好,营养丰富,防风固沙作用强,在改良草地、防止草原"三化"及荒漠草原区发展畜牧业生产中具有重要作用。阐述了驼绒藜属植物解剖学与细胞学、种子生理、抗性生理、生物学、生殖生物学与生殖生态学研究等6个方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展及存在问题。

关键词: 驼绒藜属植物 特征 特性 研究进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移民过程考探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2

摘要:通过对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移民过程的研究,证明该地区移民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但清廷边疆政策一直主导移民过程。对清代归化城土默特地区的移民过程进行了考探,以期为研究其他地区移民带来参考借鉴。

关键词: 归化城土默特地区 移民过程 清代 考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羊布鲁菌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2

摘要:羊布鲁菌病是由布鲁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是当前世界上危害最严重的人畜共患病之一,不仅给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还给人的生命安全带来威胁。结合多年临床经验,就羊布鲁菌病的流行特点、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进行介绍,并提出有效防控措施,以期为羊布鲁菌病的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布鲁菌病 流行特点 防治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驼绒藜属3种植物开花习性及雌花柱头微形态研究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2

摘要:研究驼绒藜属3种植物开花规律、开花日动态、结实率及柱头微形态。结果表明,华北驼绒藜和驼绒藜雄花开花高峰均在上午8:00—10:00,有利于传粉和受精,而北美驼绒藜雄花在中午11:00—13:00达开放高峰,其雌雄花开花高峰期不一致,不利于传粉、受精,从而结实率降低。三者的开花最适温度基本一致,都在20~24℃。三者的雌花均在下午14:00左右达到开放高峰。雌花柱头微形态研究结果表明,华北驼绒藜的柱头有利于接受花粉,而北美驼绒藜的柱头不利于接受花粉。此外,华北驼绒藜与驼绒藜的雌、雄花花期相遇结实率较高,而北美驼绒藜因花期不遇,故导致结实率低。

关键词: 驼绒藜属 开花习性 雌花柱头微形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