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微丝骨架与信号转导研究进展
《华北农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微丝骨架作为细胞骨架的一种 ,它在细胞的许多功能活动中起重要作用。近年来 ,研究证明微丝骨架受信号转导的调节。动物细胞中存在着细胞外基质 (ECM ) 质膜 (PM ) 细胞骨架(CTK)连续体 ,胞内、外信号可以通过此连续体进行双向传递。研究还证明 ,植物细胞中存在细胞壁 (CW ) 质膜 (PM ) 细胞骨架 (CTK)连续体 ,并认为它类似于动物细胞中的ECM PM CTK连续体 ,有着相同的功能。本文还对调节微丝骨架的主要信号传递途径进行了综述


特早熟桃新品种-春霞蜜
《果树科学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春霞蜜是用深州蜜桃*雨花露杂交育成的特早熟桃新品种.果实生育期55~58 d.平均果重125 g,果实长圆形,果肉白色,粘核,风味甜,有香气,可溶性固形物10.0%~11.5%.高产稳产,适应性强.截至1997年底已在省内外试种推广983.8 hm~2.


土壤中铵的固定与温度的关系及调控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实验室培养方法 ,研究了褐土与潮土中肥料氮的矿物固定与土壤温度的关系及利用盆栽15N同位素示踪方法 ,研究了小麦施肥时的环境温度对铵的固定及肥料氮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2 5℃常温条件下 6 0d内肥料氮的固定率为 18%~ 2 2 92 % ,但在 - 5~ 0℃的低温下则达 37 6 9%~ 4 5 31% ,低温较常温条件下肥料氮的固定率增加一倍左右。在盆栽条件下 ,利用低温季节施肥可增加肥料氮的暂时固定 ,而固定后的肥料氮在小麦生长季节内基本全部释放 ;低温季节施肥可提高肥料利用率 ,增加了肥料氮在土壤中的残留 ,减少了肥料氮的损失


黄河流域棉花品种产量及其组分的长期预测及技术研究
《棉花学报 》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黄河流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的皮棉产量、单株铃数、单铃重及衣分等资料为原始数据 ,应用谐波分析技术建立模型进行了拟合及预测研究。经拟合及精度检验 ,拟合指数均在 0 .90以上 ,历史符合率达 1 0 0 % ,模型为一级精度。可预测第 2 0轮区试参试品种的皮棉产量为 1 2 0 9kg· hm- 2 ,单株铃数为 1 5.1 6个 ,单铃重为 5.1 5g,衣分为 38.55%。该项研究为棉花品种发展趋势的长期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