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340条记录
小麦对升马唐(Digitaria ciliaris)种子发芽的异株克生作用研究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研究小麦植株对升马唐种子发芽的异株克生作用表明 :小麦植株不论是活体、植株水提液还是残体覆盖对杂草升马唐种子的发芽都有抑制作用。抑制程度随克生物质量的增加而加强。这种抑制作用在不同品种间表现差异 ,供试品种中以冀麦 2 4对升马唐发芽的克生能力最强 ;在小麦全生育期中 ,苗期 -灌浆期水提液克生能力较强 ,收获后的植株水提液克生能力降低 ;克生能力在植株不同部位中也存在差异 :茎叶 >穗 >根。在玉米田利用 45 0 0~ 75 0 0kg·hm-2 麦秸碎段覆盖 ,可有效降低升马唐发芽率

关键词: 小麦 升马唐 异株克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组织培养创造抗白粉病小麦-簇毛麦染色体易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遗传学报 2000 SCI 北大核心

摘要:对175株普通小麦与6D/6V代换系杂种当代幼胚培养再生植株进行谷草转氨酶同工酶分析,其中来自杂交组合遗4095×RW15(6D/6V代换系)的2个植株(编号分别为98R149和98R159)GOT-V2编码的6VL特异酶带缺失,SCAR标记分析证实了这2个植株存在6VS染色体臂,以簇毛麦总基因组DNA作探针的荧光原位杂交分析进一步确定了2个植株的6V染色体与小麦染色体发生了易位。用河北省采集的白粉病混合小种接种鉴定,两个植株均表现免疫。结果为利用组织培养有目的地创造可用的易位系提供了又一个实例。

关键词: Pm21 组织培养 易位 谷草转氨酶 SCAR 荧光原位杂交 标记辅助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胚乳糯性(wx)基因的染色体定位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首次利用谷子的“豫谷 1号”初级三体系列和SDS -PAGE蛋白电泳 ,对控制谷子胚乳的糯性基因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控制谷子糯与非糯性状的为一对单基因 ,非糯对糯为显性 ,并把糯性基因定位在谷子的第 4号染色体上 ,建立了 4个谷子糯性性状的标志基因系

关键词: 谷子 初级三体系列 糯性基因 染色体定位 标志基因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疯顶病发生及防治方法

华北农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玉米疯顶病的发病植株多数雌、雄穗小叶状增生畸形 ,叶片变厚、有明显的条状突起。鉴定结果表明玉米疯顶病是由霜霉科指疫霉属大孢指疫霉侵染所致 ,是玉米霜霉病的一种。种植抗病品种、适期浇水、防止大水漫灌、及时清除田间病株杂草和药剂拌种能有效防治本病

关键词: 玉米疯顶病 病原菌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省无538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省无 538是用系谱法从早熟品系邯 91与自育抗枯黄萎病桥梁品系 2 0 7杂交后代中选育成的低酚棉花新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耐旱涝、成熟早、适应性广等优良特性。平均产量皮棉为 1179kg·hm-2 ,霜前皮棉为 10 98kg·hm-2 ,相当于冀棉 2 0号 (常规棉 )产量水平。单铃重 5 3 g ,子指 10 6g ,衣分 4 0 2 %。其棉酚含量大大低于国际卫生标准 ( 0 0 2 %~ 0 0 4 % )允许量 ,属高抗枯萎耐黄萎类型 ,适宜黄河流域棉区种植。同时对此品种进行了系列开发 ,用其生产的棉芽菜 ,其营养价值和味道均优于其他芽菜 ,棉芽菜生产技术已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关键词: 棉花 选育 省无538 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北方陆地棉历代商用品种生理指标与农艺性状比较研究简报

棉花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品种(品系)对弯孢菌叶斑病抗病性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玉米弯孢菌叶斑病在我国日趋严重 ,其主要病原菌为弯孢菌 ,用人工接种的方法对生产上常用的 2 7个杂交种和 4 6个自交系进行抗病性测定 ,结果表明 ,弯孢菌各菌株间存在着明显的生理分化现象 ,不同玉米品种间抗病性存在着显著差异 ,但没有发现免疫的品种和自交系 ,当前生产上推广的品种大多为感病类型

关键词: 抗病性 生理分化 弯孢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杂交种对多种病害抗性鉴定结果初报

华北农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1997~ 1999年对 2 0 4份参加河北省和国家黄淮海区域试验的玉米杂交种 ,进行了 14 2 8份次玉米大、小斑病、矮花叶病、茎腐病、黑粉病、眼斑病人工接种鉴定和玉米粗缩病的病区自然发病鉴定。鉴定出能兼抗 4种以上玉米病害的杂交种有户单 961、承玉 5号、郑 94 - 2、邯 95- 4、衡单 10号、遵单 1号、遵单 3号、中原单 32、邢抗 2号、冀玉 8号、石 97- 1等 11份 ,占所鉴定材料的 5 4 %。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 玉米病害 多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幼胚愈伤组织辐照后代的遗传变异分析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 3个普通小麦品种为材料 ,用60 Coγ射线辐照小麦幼胚愈伤组织 ,在MR1、MR2 代中都观察到广泛变异 ,其后代在育性、株高、抽穗期、千粒重、株型、蛋白质含量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变异 ,这些变异较单纯用组织培养得到的无性系的后代的变异频率更大 ,变异范围也更为广泛 ,并且从MR2 中得到了几个有较高利用价值的变异株系

关键词: 小麦 辐照 愈伤组织 变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根际微生物对冬小麦根系发育及产量性状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对从冬小麦根际分离获得的微生物菌株进行了室内两种介质栽培试验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 ,采用蛭石 +田土 +适量磷酸二铵、尿素栽培介质试验结果与田间小区试验结果相一致 ,而采用纯蛭石的栽培结果则相差较大 ;根际微生物主要对冬小麦根长、根干重、根系活力、冬前分孽、有效穗数等产量性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对千粒重、穗粒数影响不大 ;筛选到一株优良的根际微生物链霉菌St56,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 ,可使冬小麦的根长、根干重、根系活力、冬前分蘖、有效穗数及终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 11 33 % ,15 37% ,18 52 % ,19 37% ,12 2 8%和 15 64 %。

关键词: 冬小麦 根际微生物 根系发育 产量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