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340条记录
葡萄叶片植株再生及基因导入研究

中国果树 200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因型HS86-11去雄穗细胞胚胎学观察

华北农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基因型HS 86- 11去雄穗细胞胚胎学观察发现 ,该基因型具有兼性无融合生殖假配合特性 ,表现在 :( 1)有性生殖胚囊与无融合生殖胚囊同时存在 ,属于兼性无融合生殖类型。( 2 )在有性生殖胚囊中 ,可观察到完整的八核胚囊。 ( 3)在无融合生殖胚囊中 ,卵细胞、助细胞行单性生殖 ,在未受精的情况下 ,自主发育成胚。可观察到细胞分裂及幼胚发育的不同时期。( 4 )在同一卵器中 ,助细胞与助细胞、助细胞与卵细胞之间 ,发育并不一致 ,有时发现助细胞发育超前于卵细胞。 ( 5)极核细胞能自主融合成为一个次生大细胞 ,但未观察到融合后的细胞进一步分化。 ( 6)在所有切片中 ,尚未发现胚乳细胞形成。 ( 7)自主发育的卵细胞最大可发育到两核幼胚阶段 ,进而发现胚囊解体。估计与不能形成正常胚乳细胞 ,没有能量供应有关

关键词: 小麦 细胞胚胎学 兼性无融合生殖 单性生殖 两核幼胚 胚囊解体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组织培养和辐射诱变创造高频率小麦与簇毛麦染色体易位

遗传学报 2000 SCI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荧光原位杂交证明普通小麦与硬粒小麦-簇毛麦双二倍体杂种培养细胞和再生植株中能够发生属间染色体易位,易位染色体不仅有臂间易位,还有小片段易位,表明通过杂种组织培养是创造属间易位的一个可行的方法。辐射处理能够大幅度促进杂种愈伤组织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特别是易位频率达到7.4%。观察还表明,培养时间对杂种愈伤组织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和结构变异都有较大影响,培养细胞的染色体变异在培养的初期阶段就已出现。在一定时间里,随培养时间的延长,未发生变异的细胞频率逐渐下降,染色体数目减少的细胞逐渐增多。培养时间对染色体数目增加的细胞频率影响不大。对于染色体结构变异,培养时间延长主要是提高了端着丝点染色体的频率。在杂种培养细胞中还观察到一定频率的染色体加倍细胞(2n=84),但是培养一段时间后这类细胞就逐渐消失了。

关键词: 普通小麦 簇毛麦 组织培养 辐射 易位 培养时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稻瘟病菌毒素对水稻根冠细胞微丝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用稻瘟病菌 90 - 2菌株产生的毒素 ,处理水稻同核异质野败型雄性不育细胞质珍汕 97A及其保持系正常细胞质珍汕 97B的根冠细胞 ,以异硫氰酸荧光素 -鬼笔环肽为探针 ,观察了毒素处理前后细胞微丝骨架的形态及分布变化。结果显示 ,毒素处理前珍汕 97A ,珍汕 97B的根冠细胞中 ,微丝由内向外广泛散布 ,粗细不等 ,呈无序网络分布。毒素处理后 ,珍汕 97A的根冠细胞微丝的密集分布被破坏 ,纤丝状微丝不复存在 ,微丝集聚成粗束 ,有的呈碎片状 ;而珍汕97B的根冠细胞微丝破坏程度轻 ,微丝分布类似于毒素处理前的分布。本文研究了在毒素作用下 ,不同细胞质微丝状态及分布的变化 ,并探讨了毒素致病机理及微丝参与信号转导的可能性

关键词: 毒素 微丝 雄性不育细胞质 信号转导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几种特种玉米的苗期性状及部分抗性鉴定

华北农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对十余份特种玉米进行了苗期性状观察和部分抗性鉴定 ,发现特种玉米市售品种存在较多问题 ,有必要对市场及制种进行行为规范 ,从技术上提高特种玉米的抗性 ,从而保证农业生产。

关键词: 特种玉米 苗期性状 抗性 行为规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株高近等基因系的RAPD标记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RAPD技术 ,以 4个小麦株高基因近等基因系 (分别含有rht、Rht1、Rht2、Rht3)为材料 ,对 2 96个单一随机引物 (10个核苷酸 )进行了筛选。发现 2 5个引物的扩增产物在近等基因系间表现出特异性。在 6次重复试验中 ,有 18个引物的特异扩增片段不能重复 ,6个引物可以重复 2~ 3次 ,唯有OPAM 0 1在全部试验中均能稳定重复 ,其特异扩增片段OPAM 0 1186 0 可以作为 rht基因的RAPD标记

关键词: 小麦 基因标记 rht基因 RAP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蛋白玉米遗传育种研究进展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从遗传规律、种质资源、品种选育3个方面对优质蛋白玉米研究进行了综述.OPAQUE2基因可调节醇溶蛋白的合成,改善胚乳蛋白质品质;修饰基因可克服OPAQUE-2基因的负面效应,作用机理可能与γ-醇溶蛋白含量增加有关.将OPAQUE-2基因和修饰基因导入普通玉米种质,选育出若干优质蛋白玉米基因库、群体,并进行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研究.今后应注重遗传规律研究,为育种提供新思路、新方法.热带、亚热带地区结合杂交种选育继续拓宽遗传基础,温带地区应重点开展种质的引入、改良及创新研究,在育种工作中应用简便、有效的品质检测方法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

关键词: 玉米 种质资源 品质育种 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株高近等基因系的RAPD标记研究

作物学报 200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 RAPD技术 ,以 4个小麦株高近等基因系 (分别含有 rht、Rht1、Rht2、Rht3基因 )为材料 ,筛选了 2 96个单一随机引物 ( 10个核苷酸 )。发现 2 5个引物的扩增产物在近等基因系间表现出特异性。在6次重复试验中 ,有 18个引物的特异扩增片段不能重复 ,6个引物可以重复 2~ 3次 ,唯有 OPAM0 1在全部试验中均能稳定重复 ,其特异扩增片段 OPAM0 11860 可以作为 rht基因的 RAPD标记。

关键词: 小麦 基因标记 rht基因 RAPD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棉花品种来源系谱分析

中国棉花 2000 北大核心

摘要:截止目前 ,河北省育成审定棉花品种共 40个 ,其中 ,有斯字棉和岱字棉亲缘的品种达 30个 ,占 75.0 %,遗传基础非常狭窄

关键词: 棉花 品种 系谱 河北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杏早熟鲜食新品系早美红

中国果树 2000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