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思路与对策——以河北省石家庄市为例
《河北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现代农业示范区对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意义深远。根据石家庄市的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对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发展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基本思路、发展定位及发展对策,并对其发展的保障措施进行了分析,以期将石家庄打造成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行距配置对小麦生长与产量的影响
《安徽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行距配置下小麦生产与产量形成特点,为小麦生产提供依据。[方法]以高产小麦品种石新828为材料,开展15.0 cm+15.0 cm和16.7 cm+16.7 cm+26.7 cm行距配置研究。[结果]干物质积累量以15.0 cm+15.0 cm处理稍高,而产量以16.7cm+16.7 cm+26.7 cm处理较高。生育前期以叶片干物质的积累量最高,生育后期以子粒干物质的积累量最高。开花前储藏在营养器官的同化物开花后向子粒再分配量和再分配率以15.0 cm+15.0 cm处理较高。开花后干物质同化量对子粒的贡献率以16.7 cm+16.7cm+26.7 cm处理较高。[结论]15 cm+15 cm和16.7 cm+16.7 cm+26.7 cm这2种行距配置均适用于河北平原区当前小麦生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麦棉套作模式下起垄种植对棉花生态因子及其生长发育的影响
《河南农业科学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索麦棉套作模式下提高棉花霜前花率、促进棉花早发的措施,在麦棉套作模式下,设置了棉花预留行起垄与平作2种种植模式,以单作春棉为对照,研究了棉行土壤温度、水分与光照强度的变化规律以及棉花的生长发育及品质情况。结果表明:起垄能提高棉行光照强度,出苗期、二叶期的日平均光照强度较平作分别增加26.4、40.6 klx,5 cm深层土壤温度分别提高1.3、1.2℃,且可以调节棉行土壤水分含量以适应棉苗生长需求;起垄促进棉花早发,不同生育时期棉花的株高、真叶数、果枝数、单株铃数均高于平作,伏桃比例提高9.8个百分点,霜前花率提高8.3个百分点,籽棉产量提高15.0%,皮棉产量提高14.7%;起垄种植提升了棉花纤维品质,对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纺纱均匀性指数、整齐度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对纤维长度影响不大。可见,起垄种植是提高麦棉套作棉花霜前花率、促进棉花早发早熟的一项有效技术措施。
关键词: 麦棉套作 起垄 光照强度 土壤温度 土壤水分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草专用谷子品种冀草谷1号选育及栽培技术研究(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6
摘要:[目的]解决生产上缺少饲草专用型谷子品种的问题。[方法]利用野生大谷莠子为原始材料,经多年多代的系统选育,育成饲用谷子品种冀草谷1号(S724)。[结果]冀草谷1号具有如下突出特性:1、粗蛋白含量高。谷草粗蛋白含量高,品质检测结果表明,粗蛋白含量达9.81%;2、鲜草、干草产量高。专家田间检测平均鲜草产量58 308.15kg/hm2,较对照饲草2号(35 763 kg/hm2)增产58.29%;干草产量15 922.65 kg/hm2较对照饲草2号(11 548.05 kg/hm2)增产37.88%;3、生物学特性,幼苗绿色,生育期122 d,株高198.22cm,穗长23.65 cm,茎叶比1.43,干鲜比37.86,种子产量3 383.4 kg/hm2;有分蘖,一般2~3个。[结论]该品种适宜在华北地区农闲田夏播或内蒙等地春播饲用,适合机械化收割。加大推广力度,可促进饲用谷子产业化开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浓红型苹果新品种冀红的选育(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6
摘要:冀红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石家庄果树研究所选育的浓红型苹果新品种。该品种果实个大,平均单果重234 g,最大单果重500 g;果实浓红,易着色,着色指数95%;果实酸甜适口,肉质松脆,汁液较多,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6.0%;品质优良,丰产、稳产,果实成熟期10月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甜樱桃矮化砧木扦插方法
《河北果树 》 2016
摘要:1试材的准备选取多年生或当年生健壮、无病虫害的吉塞拉5号、吉塞拉6号和兰丁2号苗木,剪取当年生半木质化、尚未停长的枝条为插穗,剪成12 cm左右茎段,下部剪口为马蹄形,上部剪口为圆形,留1片叶,叶片大的留半片叶。完全木质化的枝条与嫩梢淘汰。扦插方法分别于5月中下旬与8月中下旬取材扦插。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农机农艺结合生产技术规程(英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 2016
摘要:针对目前谷子生产农机农艺不配套造成的生产效率低、损失率大、产量低等问题,河北省农林科学院谷子研究所将地膜覆盖技术和机械化生产技术进行集成,形成了谷子农机农艺结合生产技术;并对其中的生产整地、施肥、品种选择、播种、中耕施肥、收获等环节进行技术规范,促进农机与农艺的配套,提高谷子机械化、生产化水平,力争达到轻简化生产,节约劳动力成本,预期推广前景广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