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灌浆期高温胁迫对小麦灌浆的影响及叶面喷剂的缓解作用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针对我国华北麦区灌浆期高温影响小麦灌浆和产量的问题,本研究在2013—2014年和2014—2015年两个小麦生长季,采用田间塑料棚自然升温的方式,在灌浆期设4个时段高温胁迫处理作为主处理,两年分别在花后12~25 d、12~16 d、15~20 d和20~25 d,花后8~21 d、8~12 d、14~20 d和16~21 d进行高温处理,以不罩棚自然温度作为对照(分别用A1、A2、A3、A4和A5表示,A5为对照);以0.2%磷酸二氢钾、0.05%硫酸锌、清水和不喷施4个喷剂作为副处理(分别用B1、B2、B3和B4表示),研究了灌浆期不同时段高温处理对小麦籽粒灌浆的影响及喷施不同叶面喷剂对高温胁迫的缓解作用,并对不同处理下的小麦灌浆特征进行了量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小麦灌浆期不同时段高温与自然温度对比均造成小麦减产,减产幅度两个试验年度分别为12.64%~15.34%和2.04%~9.41%,并且高温胁迫时间长,处理时间早的A1减产幅度最大,且较对照A5达极显著水平;高温减产的直接原因是小麦穗粒数减少及千粒重降低,两个试验年度穗粒数分别减少0.71~5.45个和1.73~3.00个,千粒重分别降低1.28~3.41 g和0.84~4.27 g;从2013—2014年度模型模拟的灌浆特征看,不同时段高温处理使小麦提前到达第1和第2拐点,A1~A4第1拐点较对照提前0.29~0.75 d、第2拐点提前0.22~1.42 d,因此高温处理缩短了灌浆时间,且平均灌浆速率降低,最终造成千粒重降低。(2)叶面喷剂具有缓解高温胁迫的作用,两个试验年度叶面喷剂分别比不喷对照提高产量3.08%~7.05%和2.09%~3.52%,可一定程度缓解高温对穗粒数和千粒重的不良影响,两个试验年度叶面喷剂分别增加穗粒数1.04~2.30个和0.95~2.01个,提高千粒重1.10~1.42 g和0.60~0.89 g,且B1效果最好;从灌浆数值特征分析看,叶面喷剂推迟了到达第1和第2拐点的时间,不同喷剂推迟到达第1拐点时间为0.48~0.98 d,推迟到达第2拐点的时间为0.32~0.98 d,延长了灌浆的时间,平均灌浆速率提高0.01~0.04 mg·grain?1·d?1,以B1(磷酸二氢钾)的作用最好。因此叶面喷剂可延长小麦灌浆期,不同程度地增加了穗粒数和千粒重,是增产和减灾的有效措施之一。
关键词: 高温胁迫 灌浆特性 Logistic模型 叶面喷剂 增产机理 小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对河北省苹果生产的建议
《北方果树 》 2016
摘要:据笔者对河北省苹果生产的了解,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布局分散。我省苹果分布范围较广,但多以果农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规模小,投入少,果品的销售、生产资料的供应、技术培训等仍是靠果农自行解决,不利于实行规模化管理和集约化经营,规模栽培的优势难于体现。二是果品整体质量不高。我省各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乙烯调节剂对深州蜜桃贮藏品质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减少贮藏期间冷害的发生,以深州蜜桃(Prunus persica L.Batsch cv.Shenzhou)为供试材料,研究了自发气调包装联合聪明鲜(MAP+SF)以及联合乙烯控释剂(MAP+ESF)对果实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温贮藏49d后,MAP+SF处理果实PPO活性显著高于对照果实(CK),果肉褐变指数显著低于MAP处理果实;MAP+ESF处理保持了果实硬度,降低了果肉褐变指数、出汁率和总酚含量、PPO活性。20℃货架3d后,MAP+SF延缓了果肉褐变,减少了总酚含量,但提高了果实出汁率,加剧了果实腐烂率;MAP+ESF处理减少了果肉褐变和果实腐烂,降低了出汁率和总酚含量。这表明MAP+ESF处理技术可有效改善果实贮藏品质,延长货架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评价种衣剂对温室二点委夜蛾防效的方法
《中国植保导刊 》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研究温室二点委夜蛾幼虫虫龄、玉米苗龄、地表覆盖物、防逃措施等因子对该虫为害率的影响,建立了一种评价种衣剂对二点委夜蛾防治效果的方法,并选择40%噻虫嗪·溴氰虫酰胺悬浮种衣剂和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分别包衣进行验证。试验设置3龄二点委夜蛾取食玉米2叶期幼苗,结合植株茎基部覆盖接虫介质,并用PVC管围棵防逃的取食环境,空白对照的植株被害率可达91.67%;40%噻虫嗪·溴氰虫酰胺悬浮种衣剂在药种比1∶167时防效达83.17%,优于对照药剂60%吡虫啉悬浮种衣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硬粉果番茄硬度遗传分析
《农学学报 》 2016
摘要:为了选育硬粉果型番茄新品种,研究硬粉果番茄硬度遗传规律问题,选取硬粉果骨干亲本材料母本P27、父本P31及配置的F_1组合15#为试材,利用质构仪研究果实硬度变化及遗传特性。结果表明,同一果实横向硬度最低,纵向硬度次之,果肩硬度最高。中青果期果实的平均硬度较高,转色期和红熟期硬度下降明显加快;P27、P31、F_1组合15#红熟果平均硬度分别为13.27、10.88、12.28 N;红果期与青果期果实硬度极显著正相关;F_1组合15#红熟果的果形指数为0.87,果实圆形,果皮厚度0.7~0.8 cm,5~6个心室,单果重258 g,是硬粉果番茄选育的理想品种。番茄果实硬度与果实大小、果皮厚度、心室数、单果重没有必然的联系,果形指数可作为番茄硬度的间接选择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粮棉轮作模式下施氮磷钾肥量对小麦产量及籽粒氮磷钾含量的影响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明粮棉轮作模式下小麦经济合理施肥量,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试验,按照N、P2O5、K2O分别设置了0,75,150,225,300kg/hm~2 5个用量梯度,研究了不同肥料用量对小麦产量、养分吸收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用量在0~150kg/hm~2之间时随施N量增加,小麦籽粒产量增加,在N用量超过150kg/hm~2后小麦籽粒产量趋于稳定,籽粒N含量随施N量增加先升后降,在225kg/hm~2时达到最大值2.249%,籽粒N田间携出量随施N量增加先升后降,在225kg/hm~2时达到最大值190.5kg/hm~2;随P2O5用量增加,籽粒产量先升后降,施P2O5量在75kg/hm~2时达到最高值,P2O5用量在300kg/hm~2籽粒产量降低5.1%,籽粒P含量与P2O5田间携出量随施P2O5量增加而持续升高,最高值分别达到0.700%与131.3kg/hm~2;K2O对小麦籽粒产量影响不显著,但随施K2O量的增加,籽粒K含量持续增加,K2O田间携出量在34.6~37.0kg/hm~2之间。综合考虑产量结果与氮磷钾养分的田间携出量,小麦季节肥料适宜用量为N 150~225kg/hm~2,P2O575~150kg/hm~2,免施钾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三连栋日光温室的温度性能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 》 2016
摘要:三连栋日光温室结合了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的结构特点,实现了日光温室的连栋化和连栋温室的节能化。作者以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为对照,对三连栋日光温室不同时段的温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三连栋日光温室冬季和早春的温度介于连栋温室与日光温室之间,果菜较连栋温室冬季延迟采收20~30 d、早春提早定植15~20 d;夏季温度低于日光温室和连栋温室,果菜能够正常越夏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