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717条记录
新疆胀果甘草内生菌的分离及产甘草酸菌株的筛选

生物技术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从甘草植株中分离其内生菌,并从中筛选出1株可以产甘草酸的菌株。方法:用PDA和LB等培养基,通过组织分离法和研磨分离法从甘草的根、茎、叶中分离甘草内生菌,将分离的内生菌发酵培养,其发酵液经薄层层析初筛及高效液相色谱定性及定量检测来获得产甘草酸的内生菌。结果:分离到237株甘草内生菌,其中129株为细菌,经鉴定属于13个属;108株为真菌,根据其形态特征,确定属于6个属。获得1株产甘草酸的内生菌,产量可达0.22mg/L。结论:甘草内生菌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并能产生与宿主相同或相似生理活性代谢产物。

关键词: 甘草 内生菌 分离 甘草酸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不同世代材料相关性状的遗传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玉米优良杂交种掖单13号的F2∶3家系为材料,研究其产量性状的遗传特征,结果表明,在10个数量性状中,广义遗传力较高的为穗粗、行粒数、轴粗、穗行数、穗长;在F1代和F2∶3家系中,杂种优势强的性状是行粒数、穗粒重、穗长,较弱的是百粒重、出籽率。杂种优势与遗传力相关不显著,但与性状的变异系数相关显著。其中,行粒数、穗粗、穗行数、穗长与单株产量高度正相关。穗长、穗粒重、百粒重三个产量构成因子彼此高度正相关,穗长与穗粗极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表明,影响单株产量的依次是穗粗、穗行数、穗长、行粒数、出籽率。因此对掖单13号而言,在新疆条件下,穗粗的增加和穗行数的增加是获得高产的关键。

关键词: 玉米 新疆 遗传力 相关分析 主成分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南疆日光温室桃树熊蜂授粉试验初报

新疆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新疆南疆日光温室桃和油桃为研究对象,进行熊蜂授粉技术试验。结果表明,熊蜂具有适合为设施作物授粉的形态结构和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在南疆日光温室中,出巢活动温度9~12℃,比蜜蜂低5~6℃,日工作时间比蜜蜂长2~3 h;熊蜂授粉的座果率比蜜蜂和人工授粉分别提高9.5%和47.3%;单位面积产量比蜜蜂授粉提高15.3%,单果重提高14.7%,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提高9.9%,从而提高果实品质和商品性。由此可见,熊蜂更适合在南疆设施环境中为桃树授粉。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熊蜂 蜜蜂 授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施磷对长绒棉干物质积累、分配比例和产量的影响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施磷量对长绒棉干物质积累、分配比例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棉株各生育阶段干物质积累呈现出苗期缓慢,蕾期逐渐加快,开花到结铃盛期积累最快,此后又渐趋于平稳,符合植物增长的"S"型曲线。干物质积累过程可用Logistic曲线方程模拟表达,棉株总干物质和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速率最快的时刻分别在播种后的83~90 d和97~103 d。增施磷肥,干物质积累高峰推迟,快速积累时期延长,地上部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全生育期,处理间各器官干物质的分配比例基本一致,前期以茎、叶营养器官为主,但增长缓慢,中后期以生殖器官为生长中心,而且增施磷使叶的积累比例下降67.79%~70.20%,棉子的比例增加14.89%~16.59%、壳的比例下降11.74%~13.52%、棉纤维的比例增加4.51%~10.07%。增施磷肥能增加单株铃数,处理间最多相差0.5个/株,是皮棉产量差异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 长绒棉 干物质积累量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性信息素对酱用番茄棉铃虫发生监测及防治应用

新疆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酱用番茄棉铃虫性信息素与频振式杀虫灯对酱用番茄棉铃虫诱虫效果比较,性信息素诱捕器与频振杀虫灯所诱到的成虫消长规律基本一致。但频振杀虫灯诱蛾量稍高于棉铃虫信息素诱捕器。应用棉铃虫性诱剂对阜康市番茄棉铃虫发生动态进行监测,为酱用番茄棉铃虫的防治时间提供了理论依据。调查性诱剂诱捕器对棉铃虫诱杀效果,可降低番茄棉铃虫蛀果率,减少农药使用次数。

关键词: 酱用番茄 棉铃虫性诱剂 测报 防治应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棉花纤维品质性状的QTL分析

棉花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自育高品质中长绒棉品种(新陆中9号提高系)9-1696为母本,与主栽品种中棉所35为父本配置单交组合,筛选出12对SSR引物在F2群体和B1群体进行纤维长度、整齐度、比强度和伸长率4个纤维品质性状的QTL分析,采用区间作图法(LOD>2.0),在F2群体中检测到6个与纤维品质性状连锁的QTL位点。其中,检测到纤维长度、纤维整齐度、伸长率各1个QTL位点,比强度检测到3个QTL。在B1群体中检测到2个QTL,分别与比强度和纤维长度连锁。

关键词: 陆地棉 纤维品质 SSR QTL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主要栽培杏品种制汁相关性状评价

果树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新疆南疆地区加工用杏品种制汁相关性状的评价标准,以轮台国家果树资源圃的库尔勒托永、小白杏、赛买提等18个品种果实为试材,比较南疆加工用杏品种制汁相关性状,结果显示18个杏品种平均单果质量为14.4~52g,出汁率为44.6%~6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3.2%~25.4%,可滴定酸含量为0.67%~1.59%,维生素C含量为26.7~146.5mg/kg,糖酸比为4.35~17.09,可溶性糖含量为6.64%~15.52%。以目前生产中仅15%~25%的品种能达到的性状为特级指标,我们提出南疆制汁用杏品种的特级标准为:单果质量≥40g、出汁率≥58%、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维生素C含量≥100mg/kg、糖酸比达到8.31~12.19且可溶性糖含量为7.81%~15.11%。

关键词: 果汁 性状 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粉管介导的准噶尔小胸鳖甲抗冻蛋白转基因棉花的筛选

新疆农业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新疆荒漠昆虫抗冻蛋白基因进行遗传转化是培育新疆棉花抗寒品种的新途径。研究采用RT-PCR结合RACE技术从新疆荒漠昆虫准噶尔小胸鳖甲(Microdera puntipennis dzungarica)中克隆获得抗冻蛋白(Antifreeze protein)基因MpAFP149。将MpAFP149克隆至pBI121上,获得重组质粒后采用电转化法将重组质粒转入农杆菌EHA105内,PCR筛选鉴定重组子,并测序确定抗冻蛋白植物表达载体构建正确。将pBI121-MpAFP通过田间的花粉管导入技术转化棉花,收取转化的棉花种子,经检测证明在转化10 000朵花中,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出13株,PCR检测有2株阳性植株。实验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抗冻蛋白基因转化棉花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准噶尔小胸鳖甲 抗冻蛋白 基因转化 花粉管导入 棉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复播玉米新品种(系)综合性状评价

玉米科学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DTOPSIS法所提供的合理的量化分析指标,比单用产量分析更为客观准确,且原理易懂,计算简便,便于计算机操作,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综合评定方法。应用DTOPSIS法对2006年新疆复播玉米区域试验参试品种进行多个性状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CX4721品种评价值最高,为0.577 3;其次为新玉9号和CX3416品种,评价值分别为0.510 1和0.44,3个品种适合在南疆大面积示范推广。

关键词: DTOPSIS法 玉米新品种 综合评价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检测及其对致病性的影响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JZA1高效检测菌株生物显影技术,首次从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Acidovorax avenae subsp.citrulli)检测到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cyl-homoserine lactone,AHL),并证明其侧链为8个碳原子,将能够降解细菌信号分子的aiiA基因转化到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NJF10菌株中,显著降低了其信号分子的产生。室内接种试验表明,该转化菌株的致病性明显的减弱,证明其对果斑病菌的致病性具有调控作用。

关键词: 瓜类细菌性果斑病菌 群体感应 aiiA基因 信号干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