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7013条记录
荒漠草原区“科尔沁型”华北驼绒藜丰产试验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2

摘要:试验对"科尔沁型"华北驼绒藜进行不同的水肥耦合处理,并在不同生物期对其进行了生物量观测。试验结果表明,410g丰产素与水以1∶1000体积比混合喷洒200L、浇水8000L的条件下,"科尔沁型"华北驼绒藜的产量可以大幅度提高,播种后第3年其干草产量可由天然条件下的2460kg/hm2提高到5430kg/hm2。

关键词: 荒漠草原 “科尔沁型”华北驼绒藜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优质肉用羊三元杂交技术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2

摘要:利用阴道海绵栓法和孕马血清同期化处理试验母羊,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采用杜泊种公羊和巴美肉羊种公羊与巴寒杂交F1代母羊和杜寒杂交F1代母羊进行三元杂交,作为试验组;选择同龄当地小尾寒羊种公羊和小尾寒羊母羊自然交配,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杂交改良后的效果。结果表明,杂交F1代母羊的受胎率、产羔率低于小尾寒羊,但在生产性能方面,三元杂交F2代羔羊平均初生重和1月龄体重比当地小尾寒羊分别提高1.68kg和2.02kg;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三元杂交F2代羔羊体高、体长、胸围等均高于当地同龄小尾寒羊,其生长发育速度显著快于当地小尾寒羊。由此可以得出,以杜泊种公羊和巴美肉羊种公羊与巴寒杂交F1代母羊和杜寒杂交F1代母羊进行三元杂交改良,改良效果明显。

关键词: 杂交 品种改良 杜泊种公羊 巴美肉羊种公羊 巴寒杂交F1代母羊 杜寒杂交F1代母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新品种峰谷13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峰谷13是赤峰市农牧科学研究院谷子研究所在赤谷10号×承谷8号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出的一个优质高产综合抗性较好的谷子新品种。该品种为国家一级优质米,2009—2010年在蒙古自治区谷子品种区域试验中,适应度较高,2年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位居第一,平均产量8 165.11 kg/hm2,较对照赤谷6号、赤谷8号别增产26.73%、15.84%;在生产示范中,平均产量位居第一,最高产量13 950.00 kg/hm2。2011年3月该品种通过内蒙古自治区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峰谷13抗倒伏,抗白发病、黑穗病等谷子常见病害,春播生育期115d,适宜赤峰、通辽等地(≥10℃积温2 600~2 900℃)春谷区水浇地、旱地种植。本研究介绍峰谷13的选育、产量表现和栽培技术。

关键词: 新品种 峰谷13 选育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阴山北麓农田防风固土生物篱网营建技术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2

摘要:针对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马铃薯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冬春季节地表大面积裸露、表土疏松,与同期风大风多、降水稀少的自然特点叠加,导致土壤风蚀日趋严重的现状,在多年带状留茬间作轮作技术研究的基础上,研究集成生物篱网营建技术。研究发现,在大面积种植马铃薯田块间隔插入易留茬作物后,与残茬带间隔分布的不同带田宽度间作裸地在宽度小于8.4m时,土壤风蚀量与大面积裸地相比有效降低;当宽度大于10.0m后,土壤风蚀量呈直线上升趋势,但在带状留茬间作农田中隔3~5带将适宜北方旱地种植的油用向日葵按照1m(3行)的带田宽度或驼绒藜按照1m(2行)的带田宽度插入,利用油用向日葵秆或驼绒藜与作物留茬带的双重防护,可以使残茬对裸露地带的保护作用从8.4m宽增加到15.0m宽,解决了部分地块宽度大于8.4m后风蚀量加大的问题。

关键词: 旱作农田 土壤风蚀 生物篱 营建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糜子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研究

河北农业科学 2012

摘要:为筛选适宜赤峰地区种植的耐贫瘠糜子品种,在气候条件较好的赤峰市旱平地不施肥条件下对10个糜子品种进行了研究,运用方差分析比较了不同糜子品种的产量及农艺性状,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了糜子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0个糜子品种的单株产量顺序为伊糜5号>宁糜9号>赤糜1号>赤糜2号>赤黍2号>宁糜10号>gs内糜5号>大红黍>宁糜13号>宁糜14号;穗重与单株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株高与单株产量和穗重呈极显著负相关,茎粗与单株产量和穗重呈负相关。本研究条件下,10个糜子品种均能在赤峰正常成熟,耐贫瘠性顺序为伊糜5号>宁糜9号>赤糜1号>赤糜2号>赤黍2号>宁糜10号>gs内糜5号>大红黍>宁糜13号>宁糜14号。在糜子耐贫瘠育种时,应选择植株矮、茎粗适当、千粒重略大的株系,以利于提高产量。

关键词: 糜子 产量 农艺性状 相关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巴美肉羊INHA和INHBA基因多态性与产羔数关系研究

华北农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INHA和INHBA这两个基因对巴美肉羊产羔数的影响,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抑制素α亚基(α-inhibin,INHA)和βA亚基(βA-inhibin,INHBA)基因在巴美肉羊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发现,引物1,4,6扩增片段有多态性,其余3对引物的扩增片段均不存在多态性。引物1,巴美肉羊有2种基因型AB型和AA型,平均产羔数AB型比AA型多0.17只(P<0.01)。引物4,巴美肉羊存在3种基因型(CC、DD和CD),巴美肉羊平均产羔数DD型比CC型多0.44只(P<0.01)。引物6,巴美肉羊有3种基因型(EE、FF和EF),EE型比EF型平均产羔数多0.21只(P<0.01),结果表明,抑制素α亚基(α-inhibin,INHA)和βA亚基(βA-inhibin,INHBA)基因是影响巴美肉羊产羔数的重要基因。

关键词: 巴美肉羊 抑制素α亚基基因 抑制素βA亚基基因 PCR-SSCP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过瘤胃保护性精氨酸和大豆油对细毛羊肌内脂肪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

动物营养学报 2012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不同水平的过瘤胃保护性精氨酸(rumen-protected arginine,RP-Arg)和大豆油对细毛羊肌内脂肪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选用健康、体重相近的15只细毛羊,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 g/d RP-Arg、2.0 g/d RP-Arg、1.5 g/d RP-Arg+3%大豆油和2.0 g/d RP-Arg+3%大豆油的饲粮。预试期为5 d,正试期为45 d。试验结束后每组选2只羊进行屠宰,取背最长肌样用于测定肉质指标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试验组肌肉pH、系水率和熟肉率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肌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0.05);添加RP-Arg和大豆油有提高肌肉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脂蛋白脂酶(LPL)mRNA表达量,降低激素敏感性甘油三酯脂肪酶(HSL)mRNA表达量的趋势。综合指标,以1.5 g/d RP-Arg组与1.5 g/d RP-Arg+3%大豆油组添加效果较好。

关键词: 细毛羊 瘤胃保护性精氨酸 肌内脂肪 脂肪酸组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与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需要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2

摘要:对于转型后的农业科研单位图书馆而言,建设数字化图书馆的要求更加迫切,图书馆是农业科研院所科技创新的必要环节,农业科研单位图书馆应该不断挖掘数字信息资源,提供便捷有效的数字信息资源服务。阐述了建立数字化图书馆的必然性,分析了数字化环境下农业科研单位图书馆管理方式的变化,同时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就农业科研单位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 农业科研单位 图书馆数字化 建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牛结核病及其检测方法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2

摘要:牛结核病主要是由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的慢性传染病,近年来该病发病率有所上升,给奶牛养殖业造成了巨大的危害。主要对牛结核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方法等作一介绍,并分析了几种常用诊断方法的优、缺点,指出在普查牛结核病疫情时,比较合理的做法是迟发性变态反应试验和间接ELISA法同时运用。

关键词: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诊断方法 牛结核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BA对防风种子发芽特性的研究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

摘要:为了解6-BA对防风种子萌发和生长的调节作用,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6-BA对当年采集野生防风种子进行处理,观察其发芽情况.结果表明:用浓度10mg/L6-BA浸泡种子1h,种子发芽率最高(56.4%)、发芽势最高(41.5%)、胚根最长(2.5cm),分别比对照组高16.8%、16.9%和0.7cm;浓度为80mg/L6-BA浸泡2h发芽率最低(21.6%),发芽势最低(13.4%),胚根最短(0.2cm),分别比对照组低21.1%,13.4%和1.63cm.随着6-BA浓度的增高和浸泡时间的增加,发芽率、发芽势、胚根长都呈下降趋势.

关键词: 防风 6-BA 发芽率 发芽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