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陇薯3号’和‘陇薯7号’试管结薯关键条件优化

中国马铃薯 2015

摘要:应用不同光照、温度、培养基等条件诱导‘陇薯3号’和‘陇薯7号’试管结薯,结果表明,自然光照室温培养、自然光照室温培养7 d转黑暗恒温培养以及黑暗恒温培养条件均能诱导2个品种结薯。自然光照室温条件下,‘陇薯7号’试管薯单瓶薯数、单瓶薯重及大薯数均极显著高于其他培养条件(P<0.01)。与"固体+液体"、"固体"培养基相比,"液体+液体"培养基结薯时间早,数量多,大薯率高。

关键词: 马铃薯 试管薯 自然光照诱导 培养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花粉致死基因Ki的SSR标记分析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小麦雄性不育主要是通过花粉的败育表现,其不育材料对小麦杂种优势的利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国外研究表明,某些特定普通小麦品种间杂交F1表现的花粉部分不育现象,受控于核基因组花粉致死基因Ki,为了筛选小麦花粉致死基因Ki的连锁标记,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定位该基因,克隆出花粉致死基因连锁标记片段,为小麦雄性不育种质材料的转育提供有效的选择标记。对小麦花粉致死基因Ki进行了分子标记定位,以‘中国春’和澳大利亚春小麦品种的BC1F1代作为定位群体,利用分离群体分组分析法(BSA)对位于小麦6B染色体上85对SSR引物进行多态性筛选,具有多态性的引物再通过BC1F1定位群体进行验证,从中筛选出与目的基因连锁的2个SSR标记Xgwm626和Xgpw4138。运用Mapmaker 3.0软件进行连锁分析。结果表明,Xgwm626和Xgpw4138与Ki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9.2 c M和6.9 cM,且2个SSR标记位于目的基因两侧,并将Ki定位于小麦6BL染色体上。研究结果为Ki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进一步精细定位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 小麦 雄性不育 花粉致死基因 SSR标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外源抗坏血酸对番茄自毒作用的缓解效应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外源抗坏血酸(As A)提高自毒作用下番茄抗逆能力的内在机制,以优良番茄品种"粉冠一号"为材料,用连作3 a番茄的基质浸提液处理种子及幼苗,研究了不同浓度(0、0.25、0.5、1 mmol·L-1)As A对自毒作用下番茄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幼苗主根、上胚轴长、抗氧化酶(SOD、POD、APX)活性、抗氧化剂(As A、GSH)含量、MDA含量和电解质渗漏率及根系超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单一基质浸提液处理可抑制番茄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降低SOD、POD和APX酶活性及GSH和As A含量,MDA含量和电解质渗漏率升高;当用含有不同浓度As A的基质浸提液处理后,与单一基质浸提液处理相比,番茄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均增大,幼苗主根和上胚轴的生长加快,植株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剂含量升高,MDA含量和电解质渗漏率均降低,对幼苗根系结构的不良影响减少。外源As A能维持番茄幼苗正常的生理功能,有效缓解连茬基质浸提液对其造成的自毒胁迫。所有处理各指标的综合隶属函数值分析表明,1 mmol·L-1的As A缓解效果最好,0.5 mmol·L-1次之。

关键词: 番茄 基质浸提液 抗坏血酸(AsA) 自毒作用 种子萌发 超微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提高主干对乔化“红富士”苹果光合效率和果实产量品质的影响

北方园艺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以陇南山区16年生乔化密植"红富士"苹果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提高主干处理对树体叶片净光合效率、有效相对光照强度比例、果实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主干提升高度≤100cm时,随着主干提升高度的增大,"红富士"苹果的叶片净光合效率、有效相对光照强度比例、果实产量和品质显著提高;主干提升高度>110cm时,随着提升高度的增加,叶片净光合效率、有效相对光照强度比例、果实品质略有增加趋势,但差异不显著。而果实产量开始显著减少;确定出甘肃陇南山区成龄乔砧"红富士"苹果栽培中,密度为3m×4m的果园,盛果期树干高为100~110cm是比较理想的优质栽培指标。

关键词: 提高主干 “红富士”苹果 光合效率 产量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7个春小麦新品系丰产性稳定性分析

甘肃农业科技 2015

摘要:利用2007—2008年甘肃省水地春小麦(西片)区域试验产量汇总资料,通过DPS数据分析处理软件和高稳系数法对甘肃省新育成春小麦品种(系)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陇春2609,9075-2、E32-1和7095是丰产性优良、稳定性较好的小麦新品系(种),适宜甘肃省河西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

关键词: 春小麦 新品系 甘肃 丰产性 稳产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食用向日葵杂交种SH361在5个产区的播期对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 2015

摘要:研究了食用向日葵杂交种SH361在5个产区播期对农艺性状、抗病性、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内蒙古五原县6月15日之后播种难以成熟外,其它地区随着播期的推迟生育期均缩短,病情指数降低。不同地区较高产量的适宜播期有所差异,吉林省通榆县最佳播期为6月15—25日;内蒙古五原县适宜于5月18—25日播种,甘肃省武威市适宜于4月25—30日播种;黑龙江省甘南县适宜于6月5—10日播种;新疆奇台县适宜于5月2—9日播种。

关键词: 播期 食用向日葵 农艺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兰州桃树流胶病的发生现状及防治措施

中国果树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通过对甘肃省兰州市桃树流胶病发生现状的调查,了解和掌握了兰州地区桃树流胶病的发生现状和特点,对有可能导致兰州地区桃树流胶病发生的主要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注重栽培管理措施为主,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

关键词: 桃树流胶病 发生 因素 防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糜子品种陇糜10号的选育及栽培要点

中国种业 2015

摘要:陇糜10号由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杂交选育而成,2012年分别通过了甘肃省糜子品种认定和国家糜子品种鉴定(甘肃省认定编号:甘认糜2012001;国家鉴定编号:国品鉴杂2012018)。该品种的突出特点是高产稳产、适种范围广,适宜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和达拉特旗、陕西定边、宁夏固原和盐池、甘肃平凉和会宁、河北张家口等地区及其相似生态区种植。1选育方法和选育过程该品种是以8115-3-2(庄浪黄糜和丰双-4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原子吸收光谱法检测技术研究综述

甘肃农业科技 2015

摘要:综述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结构、原子化法分类、优越性和局限性以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并展望了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原子吸收 光谱法 原子化 综述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有机肥对油用亚麻品质的影响

土壤与作物 2015

摘要:为探讨胡麻(Linum usitatissimum Linn)优质安全生产,以张亚2号为材料,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山西省大同市和甘肃省兰州市、白银市4个地点,以不施肥(T0)和单施化肥(T1)为对照,研究了4种不同有机肥—当地农家肥(T2)、胡麻油渣(T3)、清调补有机肥(T4)和窝里横有机肥(T5)对油用亚麻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有机肥对油用亚麻品质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含油率和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化。油用亚麻品质中有效成分的积累受有机肥料类型和农田环境因素协同影响,未出现统一性变化。与不施肥和施用化肥相比,尽管4种有机肥对棕榈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木酚素有一定影响,但处理间均无显著差异,肥料处理后油份品质差异主要体现为含油率、硬脂酸和碘值的变化。窝里横有机肥较化肥显著提高含油率1.24%,而农家肥和窝里横有机肥较化肥处理硬脂酸含量显著降低4.97%和12.04%。品质特性和产量对不同试验点的响应较大,4个试验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以兰州和白银点居高,鄂尔多斯点呈现较高的含油率及油酸和亚油酸含量,亚麻酸则以兰州和大同点为优。产量效应则集中体现在鄂尔多斯和兰州点,有机肥处理后产量分别为2 356 kg·hm-2和2 067 kg·hm-2,可为兰州和鄂尔多斯作为优质油用亚麻生产基地提供高产、高值化参考。油用亚麻主要品质性状可能主要决定于其遗传特性,有机肥除影响含油率和硬脂酸含量外,更多地体现在产量效应上。

关键词: 有机肥 胡麻 含油率 品质性状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