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甘肃苹果蠹蛾的发生现状与研究进展

生物安全学报 2015

摘要:苹果蠹蛾是果园最重要的害虫之一,1987年入侵甘肃敦煌,2005年苹果蠹蛾在河西地区严重发生。各地先后开展了一系列的防控与监测工作,并对苹果蠹蛾的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甘肃苹果蠹蛾的发生历史、为害与防控现状及其生物学、生态学及防治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以期为全国苹果蠹蛾的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苹果蠹蛾 扩散 为害 生物学 生态学 防治 甘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兰州桃园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监测及其综合防控技术

中国植保导刊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连续3年对梨小食心虫发生动态监测表明,兰州地区桃园梨小食心虫1年发生4代。越冬代成虫最早出现在3月底4月初。越冬代和第1~3代成虫高峰期分别出现在4月下旬、6月中旬、7月下旬和8月下旬。第3代成虫终于9月下旬。分析提出雄成虫发生高峰期后7 d以内为梨小食心虫化学防治的关键时期。总结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相结合,减少化学农药防治次数的综合防治技术。

关键词: 桃园 梨小食心虫 发生规律 监测 综合防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播期对藜麦农艺性状及品质的影响

灌溉排水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栽培试验,研究了不同播期对藜麦农艺性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藜麦在高寒阴湿区4月中旬—5月上旬播种均可以正常成熟,推迟播期可以提高出苗率,藜麦株高为185.3~204.1 cm,分枝数为22.9~30.6个,有效分枝率为85.6%~93.1%,主穗长为33.6~38 cm,分枝穗长为16.1~20 cm,主穗直径为9.9~11.6 cm;千粒质量为2.68~3.46 g,单株产量为77~113.3 g;粗蛋白、粗脂肪、粗灰分、赖氨酸质量分数分别为146.6、64.0、35.4、6.2 g/kg。康乐地区,藜麦最佳播种时期为4月下旬—5月上旬,可获得较好的品质和较高的产量。

关键词: 藜麦 播期 农艺性状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析

财会研究 2015

摘要:随着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实施以来,我国财政科技投入快速增长,科研项目和资金管理不断改进,科研经费预算管理也随之全面推行,国家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规范化、精细化管理要求也越来越高。基于此,文章主要针对科研项目经费预算编制和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科研经费 预算管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小麦品种(系)面筋强度和糯蛋白基因分布规律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分子量麦谷蛋白、1B/1R易位系和糯蛋白基因是影响小麦面包、面条和馒头加工品质的重要因素。为明确甘肃省小麦品种(系)品质状况,用Dx5、By8、By9、Bx7OE、1B/1R、Wx等基因的特异性分子标记鉴定其对应基因在甘肃4个麦区298份小麦材料中的存在状况。结果表明,甘肃省小麦品种(系)中被检测基因分布频率在不同生态区域存在一定差异,从西部到东南部,Dx5、By8、Bx7OE、Wx-B1b基因的检出频率逐渐降低,而By9基因和1B/1R易位系检出频率逐渐升高;春小麦中Dx5(46.4%)、By8(26.1%)、Bx7OE(1.4%)、Wx-B1b(14.4%)基因的检出频率明显高于冬小麦中Dx5(26.3%)、By8(25.0%)、Bx7OE(0)、Wx-B1b(7.5%)基因的检出频率;但春小麦By9(34.8%)基因、1B/1R易位系(27.5%)检出频率低于冬小麦By9(41.3%)、1B/1R(38.8%)的被检出频率。面筋强度和糯蛋白基因的分布频率表明甘肃省小麦品种(系)用于加工面包、面条和馒头的品质状况较差,且从西部到东南部品质逐渐变劣,春小麦品质优于冬小麦。甘肃省大部分小麦品种(系)仅适宜于加工普通馒头和面条。

关键词: 小麦品种(系) 面筋强度 糯蛋白 分子检测 品种改良

6个花椰菜新品种在兰州的适应性评价

甘肃农业科技 2015

摘要:采用露地直播栽培方式,对6个花椰菜新品种的生育期、株高、株幅、单球重及产量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圣雪3号综合性状优良,花球商品性好,生育期为113 d,株高80.3 cm,株幅79 cm,单球重1.2 kg,折合产量52 200 kg/hm2,比对照品种雪妃增产12.15%,可作为主栽品种在兰州地区及相同气候区域种植。

关键词: 花椰菜 兰州 品种 适应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试论甘肃河西灌区春小麦生物节水技术的应用

甘肃农业科技 2015

摘要:针对甘肃河西灌区水资源利用与春小麦生产现状,论述了春小麦生物节水技术开发应用的必要性、生物节水型品种目标设计、探索实践及应用的经济效果,分析了需要解决的问题。认为河西灌区发展春小麦生物节水,将有利于形成"工程措施+农艺措施+生物措施"的综合节水新技术体系,是支撑和实现灌区节水农业的根本措施与潜力所在,应加大推广应用转化力度。

关键词: 春小麦 生物节水 节水专用型品种 主动节水 水分生产效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基因型啤酒大麦品种(系)籽粒灌浆特征及产量性状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9个不同基因型啤酒大麦品种(系)为供试材料,比较了籽粒灌浆特性及产量性状等指标。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啤酒大麦品种(系)籽粒灌浆过程均呈"S"型曲线变化,开花后天数与千粒重的关系均符合Logistic方程,籽粒灌浆速率变化均呈"慢—快—慢"规律;高秆、旗叶宽大的品种(系)粒重增加时间较早;分蘖能力强或旗叶宽大的品种(系)灌浆速率峰值显现较早,且为单峰,其他品种(系)则为双峰;株高、分蘖能力、旗叶适中的品种(系)保持较高灌浆速率的持续时间较长;在各灌浆特征参数中,最大灌浆速率(Rmax)与产量的灰色关联度最大,平均灌浆速率(R)与千粒重的灰色关联度最大,起始生长势(C0)对前期贡献率的灰色关联度最大。旗叶宽大、分蘖能力和抗旱性较强的品种(系)穗长和穗粒重最大,穗粒数最多,具有一定的产量优势,可作为育种选择目标。0110-16和甘啤7号品种(系)单位面积产量较高,可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啤酒大麦 基因型 品种(系) 灌浆特征 产量性状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2013—2014年甘肃省胡麻区试品种(系)品质及丰产稳产性分析

甘肃农业科技 2015

摘要:利用多年多点联合方差分析法,对2013—2014年甘肃省胡麻区域试验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618-3平均折合产量1 855.55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0号增产14.10%,含油率40.42%,综合性状优良,可大面积推广种植。2004M1-15-1-1-1平均折合产量1 830.13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0号增产12.50%,含油率40.43%,丰产性、稳定性及适应性好。2000-16平均折合产量1 796.10 kg/hm2,较对照品种陇亚10号增产10.41%,含油率39.60%,丰产性、适应性好,稳定性居中。3个材料可进一步试验推广。

关键词: 胡麻 品种(系) 多点试验 丰产、稳产性 甘肃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文冠果栽培技术

甘肃农业科技 2015

摘要:从育苗、栽植、田间管理、采收等方面介绍了文冠果栽培技术。

关键词: 文冠果 育苗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