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甘肃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8423条记录
黑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联合发酵生产单细胞蛋白工艺参数的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5 CSCD

摘要:为利用黑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联合发酵玉米秸秆生产单细胞蛋白,笔者利用经航天诱变筛选的高产纤维素酶活菌株黑曲霉ZM-8和产朊假丝酵母SJ2,采用混菌固态发酵方式,研究产朊假丝酵母SJ2接种量、接种时间和联合发酵时间等因素在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的培养基中对发酵产物中单细胞蛋白(SC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优发酵条件为先接入1:30黑曲霉,24 h后接种5%的产朊假丝酵母,黑曲霉和产朊假丝酵母联合发酵36 h。在最优发酵工艺条件下,发酵产物中SCP的含量达到了25.44%。

关键词: 黑曲霉ZM-8 产朊假丝酵母SJ2 混菌固态发酵 单细胞蛋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春小麦第二次绿色革命依托技术——节水专用型新品种

发展 2015

摘要:一、甘肃春小麦第一次绿色革命成效及存在问题春小麦是甘肃省特别是河西灌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和优势作物。当第一次绿色革命在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印度)兴起并取得显著成效后,20世纪70年代初,我国引进了由墨西哥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培育的墨巴65、墨巴66、卡捷姆、利波留拉、纽姆、塞洛斯等矮秆、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微生物与酶制剂在秸秆发酵饲料生产中的应用

中国酿造 2015

摘要:利用微生物的自身代谢活动与酶制剂而生产的发酵饲料正逐渐成为解决饲料紧张和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微生物与酶制剂将难以直接消化吸收的农作物秸秆等原料转化成易被牲畜采食消化吸收的、营养价值更高且无毒害的发酵饲料。该文对发酵饲料的定义、在发酵饲料中应用的微生物与酶制剂和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并对微生物与酶制剂发酵饲料的进一步发展做了展望。

关键词: 发酵饲料 微生物 饲料添加剂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谷子新品种陇谷12号选育报告

甘肃农业科技 2015

摘要:谷子新品种陇谷12号为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抗病种质B476作母本,以会宁等身齐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14年通过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认定编号:甘认谷2014001)。在2011—2012年甘肃省谷子品种多点试验中,2 a平均产量4 735.5 kg/hm2,较对照增产13.9%。籽粒含粗蛋白105.2 g/kg、粗脂肪45.7 g/kg、粗淀粉763.6 g/kg、赖氨酸2.81 g/kg,人工接种黑穗病发病株率3.7%,高抗谷子黑穗病。适宜在甘肃省海拔1 900 m以下谷子产区种植。

关键词: 谷子 新品种 陇谷12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牛苹果虎皮病在果皮与果肉中的发病症状及生理变化比较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讨花牛苹果虎皮病的发生机理,对‘俄矮二号’和‘卡迪’2种花牛主栽品种在(0±0.5)℃冷藏及冷藏8个月后模拟货架10d(25℃)期间虎皮病的发病率、病情指数,以及果皮与果肉中α-法尼烯、共轭三烯、丙二醛(MDA)、总酚的含量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冷藏5个月后花牛苹果果皮开始产生虎皮状病斑,6个月开始爆发,果肉始终无病斑出现;果皮中α-法尼烯、共轭三烯、MDA、总酚的平均含量及PPO的平均活性均极显著的高于果肉(P<0.01),虎皮病发生主要在果皮而非果肉;推测PPO主导的酶促褐变是虎皮病发生在果皮的主要原因,而共轭三烯的积累只是原因之一.

关键词: 花牛苹果 虎皮病 果皮 果肉 α-法尼烯 共轭三烯 PPO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送风式通风条件对贮藏马铃薯和环境条件的影响

粮食加工 2015

摘要:采用送风式通风方式,研究不同通风条件对贮藏马铃薯和环境条件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马铃薯贮藏过程中采用送风式通风的最佳工艺条件参数为:A.通风量0.144 m3/(h·kg)、B.通风温差4~8℃、C.通风时间90min,三种因素对贮藏马铃薯和环境条件影响的主次顺序为C>A>B。送风式通风能够有效降低薯心温度、薯皮湿度和马铃薯贮藏环境的温湿度,降温和除湿效果都比较明显,所需的通风时间较短。

关键词: 马铃薯 送风式通风 通风量 通风时间、通风温差 贮藏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树腐烂病研究综述

甘肃农业科技 2015

摘要:概述了梨腐烂病的为害症状、病原菌种类及生物学特性、发病规律及发生原因以及综合防控技术,以期为该病害进一步的防控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梨树 腐烂病 病原菌 发病机理 防控措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省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发展特点

中国食用菌 2015

摘要:分析总结2014年甘肃省食用菌产业现状、产业发展特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今后发展的对策建议。目前甘肃省食用菌栽培种类20多种,年总产量120 000 t,年总产值6.6亿元。产业发展呈现多种类、区域性、规模化发展方向;栽培模式、栽培方式多样化并存,生产周年化。产业发展中存在各地区发展不均衡,当地农作物资源开发利用不够,栽培设施简陋,技术人才少,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等问题。建议增加投入,加强研发,培养技术人才,推行标准化生产,推动产业发展。

关键词: 甘肃省 食用菌产业 现状 发展特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全粉加工兼早熟菜用马铃薯品种LK99再生体系的建立

甘肃农业科技 2015

摘要:以马铃薯品种LK99试管苗茎段为外植体,分别在6种培养基上进行愈伤组织的诱导,比较接种28 d时的出愈率及愈伤组织的形态,并将胚性愈伤接到8种不同分化培养基上进行再生苗的分化。结果表明,在接种28 d后,6种培养基均可诱导出大量的愈伤组织,以MS+2.5 mg/L 6-BA+0.5 mg/L NAA+3 mg/L GA3+0.5 mg/L 2,4-D培养基上胚性愈伤诱导率最高,生长状态最好。胚性愈伤在MS+2.5 mg/L 6-BA+1.0 mg/L ZT+3.5 mg/L GA3培养基上分化率最高,并且分化苗键壮。

关键词: 马铃薯 LK99 愈伤组织 再生体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型超甜玉米新品种朝甜603

中国蔬菜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朝甜603为早熟鲜食加工兼用型超甜玉米新品种,鲜穗籽粒排列整齐、致密、金黄色,饱满度好、甜度高、皮薄无渣适口性好;植株耐热耐湿,抗倒伏、抗病性强。朝甜603( 原名超甜603) 是以E09Z28为母本,E09Z31为父本配制而成的超甜玉米杂交种。母本E09Z28是以SHE-03与金甜甜为基础材料杂交后经多代自交系选而成,父本E09Z31是以RDE-05与金凤超甜玉米(05)为基础材料杂交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