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基于BSA-seq技术对番茄封顶花序节位基因的精细定位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主茎花序数的多少影响着自封顶类型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的产量,精细定位其封顶花序节位基因,可为进一步基因克隆以及功能分析、调控机理解析提供依据。本研究以低节位自封顶番茄品系AXF和高节位自封顶番茄品系GXF为亲本构建F2分离群体,应用混合群组分离分析测序(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 sequencing, BSA-seq)和分子标记方法进行了连锁分析及基因定位。结果表明,关联区间位于2号染色体47.56~47.59 Mb,大小约为25 497 bp,含有3个候选基因(硫代硫酸硫转移酶18(thiosulfatesul furtransferase 18, TST18)(GenBank No. XM_004232452.4), MLO类家族蛋白4(MLO-like protein 4, MLO4)(GenBank No. XM_019212390.2)和26S蛋白酶体非ATP酶调节亚基4(26S proteasome non-ATPase regulatory subunit 4, PSMD4)(GenBank No. XM_010318126.3))。进一步开发118对InDel(insertion-deletion)/CAPS(cleav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 sequences)/dCAPS(derived CAPS)引物进行精细定位,筛选获得1对多态性高的dCAPS14分子标记,该标记与PSMD4紧密连锁。qRT-PCR分析表明该候选基因在两个亲本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存在显著性差异。PSMD4功能为参与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介导的蛋白降解,可能对番茄封顶花序节位起着重要调控作用。本研究对分子辅助选育易于栽培操作的理想型自封顶番茄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自封顶番茄 混合群组分离分析测序(BSA-seq) 分子标记 基因定位


不同复合安梨膏品质及抗氧化性能的比较研究
《中国食品添加剂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丰富梨膏种类和提升产品品质,以安梨汁为材料,采用常压加热浓缩方法制备安梨膏,探究7种不同药食同源药材浸提液添加对其理化指标、感官品质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对照组(以安梨汁单独熬制),添加不同浸提液后,感官评分发生显著变化,色度均显著变暗(P<0.05),其中金银花组感官品质最高;8组安梨膏均不含蔗糖,但含有果糖、山梨醇和葡萄糖,各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金银花组葡萄糖和山梨醇含量最高,罗汉果组果糖含量最高;总酚、总黄酮含量及DPPH自由基清除率均显著增加(P<0.05);电子鼻和电子舌检测表明,各梨膏气味和滋味之间存在差别,可进行有效区分。综上,药食同源类药材浸提液添加可显著提升梨膏总酚、总黄酮含量和抗氧化活性,赋予梨膏特殊滋味和气味。
关键词: 复合型安梨膏 药食同源药材浸提液 浓缩 品质 抗氧化


铺设反光膜促进设施葡萄着色的机理初探
《华北农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探明设施内铺设反光膜对果实品质的影响和促进着色的机理,以京艳为试材,行间铺设反光膜,监测覆膜后葡萄果实的外观与花色苷含量的变化,利用高通量测序和Illumina Novaseq 6000 测序平台对着色差异的果皮进行转录组测序及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结果表明,12 个样本得到了41 151 986~46 673 908 条Clean reads,且Q30 都在94%以上、Q20 在98%以上.Clean reads与葡萄参考基因组比对总数为92.69%~94.22%.差异表达的基因统计结果显示,CK 0 d~CK 7 d差异表达基因数目是3 768 个,上调基因1 488 个,下调2 280 个;覆膜后RF0d~RF7 d差异表达基因数目是5 129 个,其中上调表达2 048 个,下调表达3 081 个,可见覆膜能够促进基因的差异表达.覆膜7d后,与对照相比,获得934 个差异表达基因,上调表达441 个,下调表达493 个.KEGG富集分析表明,934 个DEGs中,共有179 个被注释到64 条信号通路上,主要富集在代谢、细胞过程、环境信息处理、遗传信息处理和生物系统五大类代谢途径.其中,苯丙烷生物合成、内质网蛋白加工、植物病菌互作、植物激素信号传导途径多个基因表达出现差异.PAL、F3'H、3GT的多个转录本均上调表达,多个生长素相应蛋白基因下调表达.转录因子WRKY基因以上调表达为主,bHLH、C2H2、NAC、MIKC-MADS、Dof 等多是下调表达.综上所述,铺设反光膜可能通过提高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的活性,提高相关基因(F3'H、3GT等)的表达,从而促进花色苷合成.转录因子WRKY、bHLH、C2H2、MYB、NAC、MIKC-MADS、Dof也可能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有机物料投入对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的整合分析
《中国土壤与肥料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壤有机碳含量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有机物料添加对于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重要作用.但是不同自然条件和农艺措施下有机物料添加对土壤有机碳含量的系统性影响尚不明确.研究搜集了国内外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献数据,并建立了有机物料投入下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的数据库.运用整合(Meta)分析方法定量分析有机物料投入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影响的综合效应,进而量化分析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用有机物料可以显著增加表层土壤有机碳 41.9%.不同区域、土壤质地、土壤pH、初始有机碳含量、碳投入量、有机物料类型、施用有机物料时间和种植制度条件下,施用有机物料对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均存在显著差异.在华北地区有机碳的增加率最大(58.3%),且显著高于东北地区(31.5%)和西北地区(32.1%);黏土(48.2%)和壤土(41.7%)有机碳增加率均显著高于砂土(25.0%);碱性土壤(50.9%)有机碳增加率显著高于酸性土壤(29.4%);土壤初始有机碳含量<6 g/kg的土壤有机碳增加率(90.3%)显著高于土壤初始有机碳含量 6~12 和>12 g/kg的土壤有机碳增加率(37.5%和 38.2%);累计碳投入量>100 Mg/hm2 时土壤有机碳增加率(87.8%)显著大于累计碳投入量<50 和 50~100 Mg/hm2(15.6%和36.7%);施用粪肥土壤有机碳增加率(46.5%)显著高于施用秸秆(33.6%);施用有机物料时间<10 年的土壤有机碳增加率(16.6%)显著低于施用有机物料 10~20 和>20 年(47.0%和 52.2%);种植制度为一年两熟时施用有机物料土壤有机碳增加率(47.8%)显著高于种植制度为一年一熟(32.4%).综上,施用有机物料对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具有重要意义.提升土壤有机碳含量需要考虑不同区域特点,加大单季有机物料用量,坚持长期施用有机物料以及秸秆还田和施用粪肥相结合是提升土壤有机碳的最重要措施.


华北大黑鳃金龟致病球孢白僵菌JCF的鉴定和致病力测定
《昆虫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华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oblita是花生等多种农作物、果林及苗圃的重要害虫,长期以来主要以化学防治为主.本研究测定了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JCF对华北大黑鳃金龟幼虫和成虫的致病力,为华北大黑鳃金龟的生物防治提供真菌资源.[方法]对罹患病害的华北大黑鳃金龟虫尸上的寄生真菌进行分离及回接试验,分离纯化出致病菌株JCF;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菌株形态学特征,PCR扩增JCF的rDNA-ITS序列并测序,构建JCF系统发育树对菌株进行分子鉴定;采用浸渍法和田间模拟试验测定其对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和幼虫的致病力.[结果]JCF菌株菌落初期为白色绒状,后期变为黄色或浅黄色絮状,背面无色.产孢细胞呈瓶状簇生于分生孢子梗上,分生孢子梗呈穗状,着生在营养菌丝上;分生孢子单生,透明,近球形,直径(2.0~3.5)μm×(1.5~2.0)μm.rDNA-ITS序列分子鉴定表明菌株JCF为球孢白僵菌.这一球孢白僵菌菌株JCF对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的致死中浓度(medium lethal concentration,LC50)值为2.124 × 107孢子/mL,用其2 × 108,1 × 108和5 × 107孢子/mL孢悬液处理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时,致死中时(medium lethal time,LT50)值分别为6.267,6.852和7.455 d;球孢白僵菌JCF菌株对华北大黑鳃金龟1,2和3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5.47 ×106,1.59 ×108,2.50×108孢子/mL;1 × 108孢子/mL浓度下,球孢白僵菌JCF菌株对华北大黑鳃金龟1和2龄幼虫的LT50值分别为8.6和18.6 d;5 ×108孢子/mL浓度下,球孢白僵菌JCF菌株对华北大黑鳃金龟2和3龄幼虫的LT50值分别为10.3和13.2 d.田间模拟试验2 ×108孢子/mL球孢白僵菌JCF孢悬液对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和幼虫同样表现出良好的致病效果.[结论]球孢白僵菌菌株JCF对华北大黑鳃金龟成虫和幼虫均有较高致病力,为开发白僵菌制剂防治金龟科害虫提供了新的菌种资源,对生物防治金龟科害虫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球孢白僵菌 华北大黑鳃金龟 致病力 rDNA-ITS序列分析 分离鉴定


94份谷子核心种质资源分子身份证构建
《华北农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科学准确的鉴别谷子种质资源,加强对谷子种质资源管理和新品种保护.筛选出33 对SSR标记对94 份谷子种质资源进行了分子身份证的构建.从分布在谷子9 条染色体上的500 多对SSR标记中,筛选出33 对多态性标记扩增国内外94 份谷子种质资源,检测到203 个多态性片段,每对标记的等位基因数为3~10,平均为6.2 个.标记位点的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429~0.864,平均为0.740.品种间特异指数差异较大,为 63.336~268.523,平均为189.000.结果表明,根据标记的等位基因数确定 10 对分子标记b185、b260、b224、b103、b225、CAAS1044、b186、b253、b105、CAAS3008 组合,即可将94 份核心种质资源完全区分开.


吡虫啉和噻虫嗪对苜蓿盲蝽的防治效果及其在苜蓿中的残留
《植物保护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评价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和噻虫嗪对苜蓿盲蝽的防治效果及安全性,采用田间喷雾法测定了20%吡虫啉可溶液剂(SL)和30%噻虫嗪悬浮剂(SC)对苜蓿盲蝽的防治效果,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UPLC-MS/MS)测定了施药1、2、3次后(间隔7 d),药剂在苜蓿中的残留情况。结果表明,当吡虫啉和噻虫嗪在施药剂量分别为25.02 g/hm~2和18.00 g/hm~2时,药后3~7 d对苜蓿盲蝽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0.01%~82.01%和77.54%~83.29%。吡虫啉和噻虫嗪连续施药3次后,在苜蓿中的最终残留量分别为1.90 mg/kg和0.08 mg/kg,吡虫啉已超过我国食品安全国家标准GB 2763-2021规定的果蔬中的最大残留限量(0.5 mg/kg)。因此建议每茬苜蓿生长期,可选用吡虫啉和噻虫嗪防治苜蓿盲蝽,吡虫啉和噻虫嗪喷施次数分别不宜超过2次和3次。
关键词: 紫花苜蓿 新烟碱类杀虫剂 苜蓿盲蝽 防治效果 农药残留


褪黑素通过H2O2调控盐胁迫下小豆Na+/K+平衡机制
《华北农学报 》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褪黑素对盐胁迫下小豆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保红 876 为材料,设置 4 个处理:CK(清水)、S(60 mmol/L NaCl)、MT(50 μmol/L褪黑素)和S-MT(60 mmol/L NaCl和50 μmol/L褪黑素),并分析了小豆幼苗生长指标、光合指标、矿质元素离子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盐胁迫条件下,较CK处理,小豆幼苗的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 浓度(Ci)显著降低;叶、茎中Na+含量显著上升,叶片中Ca2+含量显著上升而Mg2+含量则显著下降,豆苗Na+/K+比值显著增加;MDA和H2 O2含量显著上升,破坏了膜脂选择透性.盐胁迫下施加褪黑素后,较S处理,显著提高了豆苗株高、叶面积和生物量,总根长显著增加;同时提高了叶绿素含量、叶片Pn、Tr和Ci;叶、茎中Na+和K+含量显著降低,叶片Mg2+含量显著升高同时Ca2+含量显著降低,豆苗Na+/K+比值降低;MDA、O-2 和H2 O2 含量下降;提高了叶片和根系SOD、POD和CAT活性.正常条件下,施加褪黑素可以促进豆苗的生长,提高幼苗的光合能力,提高了可溶性蛋白含量.对15 个代表指标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总根长、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抗氧化酶活性均与Na+/K+比值和ROS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盐胁迫下,褪黑素通过激活了豆苗抗氧化酶活性,可直接和间接的减少H2 O2 含量,保持膜脂渗透稳定性,从而利于植物体内Na+/K+平衡;同时,H2 O2 和Ca2+作为信号分子,在褪黑素调节细胞内离子平衡的过程中存在协同效应,从而提高植物的耐盐能力.


设施短程番茄栽培模式差异化比较及效益评估
《江苏农业科学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为了比较不同模式短程栽培番茄生产表现,探索一种适合我国北方地区简易设施结构下番茄高效生产的短程栽培模式,以番茄丰收74-560 RZ F1为材料,设置3个试验处理,即土壤栽培(S)、岩棉栽培(R)和水培(H),分析短程栽培3种模式对番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水分利用和经济效益的影响,并且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短程栽培模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R处理能够明显增加番茄株高、茎粗、单株叶面积、叶片数,其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量与S、H处理相比显著提高86.12%、42.45%.水培可以改善番茄的品质,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其中可溶性固形物、维生素C含量最高,比R处理显著高出40.18%、29.37%,比S处理显著高出22.19%、27.40%,水分利用效率比R、S处理显著高出5.53%、22.78%.在试验中,R、H处理与S处理相比单株产量均表现为增产,通过产量和成本计算利润,H处理单位面积利润最高,分别是R、S处理的7.70、1.53倍,净利润为38.692元/m2.进一步对番茄的主要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其中H处理的综合得分最高,通过综合得分发现短程水培番茄模式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改性处理对面条品质影响的研究进展
《粮食与油脂 》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介绍了 4种改性方法(物理改性、化学改性、生物改性及改良剂的添加)对小麦面条和其他种类面条的质构、蒸煮、降糖、风味及贮藏品质的影响,为面条的主食化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