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340条记录
1970-2020年间黄淮海夏大豆部分育成品种(系)结瘤能力鉴定

大豆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确定黄淮海地区大豆育成品种(系)的结瘤能力差异,本研究以1970-2020年黄淮海地区育成的143份大豆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在盆栽条件下接种根瘤菌菌株USDA110,以单株根瘤数、单株根瘤干重作为结瘤能力鉴定指标,筛选结瘤能力强和弱的大豆种质.同时比较黄淮海地区不同省市参试材料的结瘤差异,分析结瘤差异与产量、育成年份、蛋白含量、油分含量和蛋油总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参试的不同大豆品种(系)间单株根瘤数最大值为35个,最小值为6个,均值为17个,单株根瘤干重最大值为124.89 mg,最小值为26.44 mg,均值为53.81 mg.筛选出结瘤能力前5%品种(系),包括安豆1311、灌云大四粒、沿大粒、太丰6号、商豆7号、黄豆ZDD08405和08Y观205,作为培育强结瘤能力品种的亲本.不同地域来源参试材料间结瘤能力也存在差异:江苏省材料单株根瘤干重和单株根瘤数最大,分别为64.30 mg和20个;山东省材料单株根瘤干重最小,为48.50 mg;山西省和安徽省材料单株根瘤数最小,均为15个.单株根瘤干重与籽粒蛋白含量成正相关.研究结果可为黄淮海地区大豆育种提供强固氮亲本材料.

关键词: 结瘤鉴定 根瘤数 根瘤干重 种质筛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低温胁迫下链霉菌TOR3209对番茄根和茎可培养内生细菌的影响

微生物学通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背景]低温是影响北方温室番茄稳产与高产的主要障碍因子,前期研究明确链霉菌(Streptomyces sp.)TOR3209能显著提高番茄的耐低温能力.[目的]揭示菌株TOR3209提高番茄抗冷性与番茄内生细菌结构和特性的关系.[方法]在番茄根部施用TOR3209菌剂,分别在低温(5℃)和常温(25℃)条件下,采用平板分离法和16S rRNA基因序列扩增研究菌株TOR3209处理对番茄根系和茎部内生细菌菌群结构的影响.[结果]共分离、纯化获得内生细菌69株,分属4门20科28属.分析发现,与对照相比,在低温和常温下,接种菌株TOR3209均可提高番茄根茎内生细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在门水平上,番茄根茎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变形菌门和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在属水平上,芽孢杆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提高,假单胞菌属和黄杆菌属的相对丰度则显著降低;在种水平上,菌株TOR3209处理能显著提高番茄根茎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贝莱斯芽孢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和阿氏芽孢杆菌(Bacillus aryabhattai)等共有芽孢杆菌的相对丰度.常温和低温条件下,TOR3209处理的番茄植株中均分离出威兹曼芽孢杆菌(Bacillus wiedmannii)、耐寒短杆菌(Brevibacterium frigoritolerans)和约氏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johnsonii),实验证明这3株菌具有促进番茄生长和提高其耐冷的功能,均可显著提高番茄植株的株高、叶面积和生物量,其中耐寒短杆菌提高番茄植株生物量作用效果最为明显,与对照相比,地下部与地上部的鲜重分别提高55.13%和51.03%,干重分别提高48.37%和50.95%.未分离出冰核细菌成团泛菌(Pantoea agglomerans)、地中海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editerranea)和皱纹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orrugate)等条件致病菌.[结论]菌株TOR3209介导番茄根际后优化了番茄内生细菌的菌群结构,耐冷促生等功能菌增多,条件致病菌减少,对提高番茄耐低温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低温胁迫 链霉菌 番茄内生细菌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脱叶催熟剂喷施时间对不同部位棉铃发育和纤维品质的影响

棉花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时间喷施脱叶催熟剂对棉花不同部位棉铃的干物质质量、产量性状以及纤维品质等的影响,明确河北省喷施棉花脱叶催熟剂的最佳时期。【方法】以机采棉品种冀丰1458为供试材料,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的9月下旬到10月上旬,设置4个时间喷施50%(质量分数)噻苯·乙烯利悬浮剂,以9月20日喷施等量清水作为对照,分析棉花的脱叶率和吐絮率、不同部位棉铃的干物质质量、铃重、籽指与衣分、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纤维品质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各处理喷施脱叶催熟剂当天的吐絮率为40%~65%,处理后20 d的吐絮率和脱叶率均大于90%。与对照相比,9月20日处理的上部棉铃的铃重、籽指、衣分、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均显著降低;9月20日或9月25日左右喷施,上部、中部棉铃的干物质质量和单株棉铃总干物质质量均显著降低;9月20日至10月5日左右喷施脱叶催熟剂导致上部棉铃籽指显著降低,籽棉产量和皮棉产量显著提高,其中9月30日左右处理的籽棉和皮棉产量最高,并且其纤维品质综合表现也较好。【结论】初步认为,河北省植棉区露地直播棉田脱叶催熟剂的最佳喷施时间为9月30日、吐絮率为56%左右。

关键词: 脱叶催熟剂 棉铃 棉铃部位 产量 纤维品质 干物质质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米老面馒头发酵工艺优化

粮食与油脂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以小米粉、小麦粉为原料,采用老面作为发酵剂进行发酵,制作小米老面馒头.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综合品质指数为指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小米老面馒头的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工艺为以小米粉和小麦粉混合粉质量为基准,老面添加量46%、发酵温度32℃、发酵时间79 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小米老面馒头综合品质指数可达81.78.相关性分析表明,馒头的综合品质指数与黏附性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馒头的挥发性物质检测结果表明,小米老面馒头的风味物质较小米酵母馒头更丰富.

关键词: 小米 发酵 老面 馒头 风味物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晚熟桃新品种'秋怡'

园艺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秋怡’桃是以‘大久保’为母本,‘晚蜜’为父本杂交培育而成的晚熟桃新品种。树势强健,树姿半开张。花蔷薇形,有花粉。果实近圆形,平均单果质量334 g,最大果质量515 g;果皮茸毛短,果面90%以上着深红色;果肉白色,硬溶质,味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6%,粘核。耐贮运。果实发育期约150 d。丰产,定植第5年产量45.7 t·hm-2

关键词: 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无人机载遥感的水分胁迫下冬小麦叶绿素变化及冠层光谱响应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23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究水分胁迫下冬小麦冠层反射率在各生育期响应叶片叶绿素变化的特性,针对2020年—2021年小麦生长季11个品种(分为强、一般和弱3个抗旱性品系),设置了 2次灌溉(拔节、扬花)、1次灌溉(冬季、返青、拔节、拔节后7天和拔节后14天)以及无灌溉总共3个水分梯度处理,分析了叶绿素与反射率之间的相关性,利用波长随机组合方式[简单比值(SRSI)、简单差值(SDSI)和归一化(NDSI)]与线性拟合方法,筛选了对叶绿素最为敏感的窄波段光谱指数.结果表明:(1)所有品系叶绿素含量在各生育期均差异显著,从拔节到灌浆大致表现为降低—升高—降低态势,但冬季和返青期灌溉处理下的抗旱性一般品系、以及返青期灌溉处理下的抗旱性较差品系除外;(2)随着发育进程推移和品种抗旱性减弱,不同处理间在近红外区域的冠层反射率差距逐渐增大.(3)叶绿素与窄波段光谱指数的线性拟合决定系数高值区集中在绿(445~591 nm)和红边(701~755 nm)波段.抗旱性较强品系和抗旱性较差品系的SRSI指数均在开花期反演叶绿素的精度最高,分别达0.762和0.811;抗旱性一般品系的NDSI指数在灌浆期精度最高,为0.732.该研究对于揭示水分胁迫下叶绿素变化的反射率响应在冬小麦各关键生育期以及品种间差异等,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可为基于无人机载高光谱技术的抗旱小麦品种高效筛选奠定基础.

关键词: 遥感 无人机 冬小麦 水分胁迫 高光谱反射率 叶绿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地棉2-酮戊二酸依赖型氧化酶GhAOP2-like基因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华北农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研究棉花中AOP2-like(GhAOP2-like)与抗旱耐盐的相关性,根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遗传育种研究室前期获得的蛋白质组数据,利用同源克隆法得到了GhAOP2-like的基因序列,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GhAOP2-like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亚细胞定位等进行了分析,利用qRT-PCR技术检测了GhAOP2-like的组织特异性表达以及在干旱、盐和激素处理下的表达量变化.结果显示,GhAOP2-like位于D13 染色体上,CDS序列长 972 bp,编码 323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GhAOP2-like蛋白的分子式为C1654 H2525N429O478 S19,理论等电点为5.20,不含信号肽和跨膜结构域,定位于细胞质中.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棉花与其他物种中的AOP序列被明显分成 2 组,但与木槿中AOP序列关系最近.根据qRT-PCR的结果,发现GhAOP2-like在根、茎、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都表达,但在根中表达量最高,并且在干旱、盐、GA3、MeJA和ABA处理下上调表达,但在MeJA处理下表达变化最强烈,说明GhAOP2-like可能通过参与茉莉酸信号通路调节根系的生长从而提高陆地棉的抗逆性.

关键词: 陆地棉 非生物胁迫 GhAOP2-like 茉莉酸信号通路 次生代谢产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番茄品种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抗性基因分析及田间抗性评价

植物病理学报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明确抗性基因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抗性水平及田间应用效果,本研究利用已报道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抗性基因Ty-1、Ty-2、Ty-3及Ty-3a的分子标记对43个番茄品种(含供试品种37个,对照品种6个)进行抗性基因型分析,并采用田间自然鉴定方法验证不同抗性基因型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43份参试番茄品种中,31个品种携带抗病基因,占全部参试品种的72.09%,其中Ty-1检出率为65.12%,在番茄抗病毒病育种中应用最为广泛;共检出10种抗性基因型,分别包括1~3种抗性基因,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抗性由高到低依次为:Ty-1/ty-1+Ty-2/ty-2+Ty-3a/ty-3a、Ty-1/Ty-1+Ty-2/ty-2+Ty-3a/ty-3a、Ty-1/Ty-1、Ty-1/ty-1+Ty-3/ty-3、Ty-1/ty-1+Ty-3a/ty-3a、Ty-1/Ty-1+Ty-3a/ty-3a、Ty-3a/ty-3a、Ty-1/ty-1+Ty-2/ty-2、Ty-1/ty-1、Ty-2/ty-2,其中含有单基因杂合抗性的番茄品种,抗性表现为中抗或感病;含有2个及2个以上抗性基因的品种表现为中抗或以上水平抗性;方差分析显示,携带3个抗性基因位点表现出的聚合抗性显著高于Ty-1、Ty-2单基因杂合抗性,说明抗性基因具有累加效应;抗性分析结果显示:37个供试番茄品种中,筛选出6个高抗品种、9个抗病品种、9个中抗品种、13个感病品种,鉴定圃中TYLCV发病率为58.03%,ToCV发病率为4.67%,ToCV与TYLCV复合侵染后可显著降低品种抗性,暗示TYLCV及ToCV复合侵染对抗性基因有潜在不利影响。本研究结果为抗病基因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 TYLCV ToCV 抗性评价 抗性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NZ-4生防潜能及基因组学分析

江苏农业科学 2023 北大核心

摘要:明确菌株NZ-4无菌发酵滤液抑菌稳定性、抑菌促生相关酶类活性、抑菌物质遗传基础,为该生防菌剂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利用生长速率法测定菌株NZ-4发酵液在不同理化条件下对尖孢镰刀菌的抑菌稳定性;通过鉴定培养基检测菌株NZ-4的抗病促生能力;结合第二代(Illumina NovaSeq)及第三代(PacBio)测序数据拼装出NZ-4基因组完整序列,通过系统发育分析确定该菌株的生物学种类,并将基因组序列与各数据库进行比对分析,预测菌株NZ-4产生的酶类和抗生素相关基因。结果表明,菌株NZ-4无菌发酵滤液耐高温、耐酸碱、耐紫外线,对胰蛋白酶不敏感。该菌株具备能够产生几丁质酶、果胶酶、纤维素酶、蛋白酶、酪蛋白酶并合成铁载体等分解真菌细胞壁和促生能力。NZ-4基因组中含与之对应的几丁质酶、葡聚糖酶、纤维素酶、蛋白酶的基因,还含有编码表面活性素、泛革素、杆菌霉素等9种抗生素的基因簇。菌株NZ-4所产生的抑菌活性物质稳定性高,且基因组内存在与之相应的抗生素基因簇和破坏真菌细胞壁的酶类基因。说明该菌株具有很好的生防潜力,适合进一步开发成生防菌剂。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生物防治 基因组学 抗生素 尖孢镰刀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年一作玉米产量性状和籽粒灌浆特性对播期的响应及其与气象因子的关系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202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限水灌溉条件下,播期对一作玉米产量、产量性状和籽粒灌浆特性的影响及阶段气象因子与产量、产量性状及灌浆参数的相关关系,探讨播期对一年一作玉米产量的影响机制,为低平原区玉米高产高效生产提供数据支撑。试验采用‘先玉335’和‘郑单958’两个玉米品种,设置5个播期:5月5日(SD1)、5月20日(SD2)、6月5日(SD3)、6月20日(SD4)和6月30日(SD5)。结果表明:1)播期对产量影响显著,且受品种和年型综合影响。随播期的延后,产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两年平均以SD1产量最低,SD4产量最高,SD3和SD4间产量差异不显著。SD4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穗粒数和百粒重较高。2)通径分析表明,产量要素对产量的贡献相互影响,其中对产量直接作用最大的是百粒重。3)采用Logistic模型研究粒重变化特征(R~2>0.98,P<0.01),粒重的大小由平均灌浆速率(V)和灌浆持续期(D)的乘积决定,其中D对粒重的直接贡献最大。4)从气象因子对产量和百粒重的影响来看,播种到吐丝的日平均气温(TAvsf)越高,吐丝到成熟的日均温差(TRAvfm)越大,产量越高;吐丝后10 d≥35℃的天数(D1fa)越多,吐丝到成熟的日均气温(TAvfm)越高,产量和百粒重越低;其中TAvfm对产量和百粒重的直接贡献最大,且各气象因子对产量和百粒重的作用相互影响。SD1粒重较低的主要原因是TAvfm高、TRAvfm小,且D1fa高,D较短。SD3和SD4粒重较高的主要原因是TRAvsf较大,V、D较高。SD5虽然TRAvfm较大,但因TAvfm较低,总体D缩短,最终粒重降低。5)从品种来看,‘先玉335’较‘郑单958’产量高的主要原因是穗粒数和百粒重高,且‘先玉335’的V和V×D分别较‘郑单958’高0.19 mg·grain-1·d-1和0.73 mg·grain-1·d-1。这说明选用产量潜力大、灌浆速率高的品种,在6月上旬到6月中下旬播种可优化生育期气象要素,进而提高粒重和产量。

关键词: 低平原区 玉米单作 一年一作 高产高效 产量性状 灌浆特征 播期 气象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