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新疆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4934条记录
探地雷达在土层厚度调查中的试验研究

土壤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土层厚度是评价土壤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如何快捷、准确获取土层厚度及相关特性一直是土壤、土地、水利、农学等领域专家关注的问题之一。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的佛罗里达州就开始用探地雷达(Ground Penetrating Radar,简称GPR)等地球物理技术来研究农业土壤性质的变异性。GPR监测可分直接和间接应用两种情形。

关键词: 探地雷达(GPR) 新疆伊犁地区 土层厚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亩旺特对新疆北疆地区苹果绵蚜的防效

新疆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通过田间试验明确亩旺特240SC不同剂量对苹果上检疫害虫苹果绵蚜的田间防效,为生产应用提供技术参考。【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每小区采用定株、定枝,每株按东、南、西、北、中各方向选取一个枝条,所标记的枝条大小一致,记录枝条上活苹果绵蚜的虫落数。施药前调查1次,药后3、7、14、21和28 d分别调查各处理小区定点株上残留活虫数,计算虫口减退率,并与对照区比较,计算校正防效。【结果】使用亩旺特240SC 3 000倍液防治苹果绵蚜,其药效显著、持效期长,药后28 d的防效最高可达到91.11%。药后14 d调查以亩旺特3 000倍药液防效最好,防效可达到80%以上。乐斯本1 000倍液在14 d之前的防治效果均高于亩旺特4 000倍液、5 000倍液,但药后21、28 d防效开始降低,亩旺特3种剂量的处理仍能保持较好的防效。【结论】在新疆苹果棉蚜发生区选用亩旺特240SC 3 000倍药液可有效控制苹果绵蚜的发生和危害。

关键词: 苹果绵蚜 亩旺特 药剂防治 防治效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胡杨林土壤细菌多样性分析

微生物学报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对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胡杨林土壤细菌多样性进行初步探索,为下一步从中筛选可用于生物饲料或生物肥料的微生物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可培养方法,进行细菌的分离纯化。对各菌株进行革兰氏染色及淀粉酶、酯酶、纤维素酶和NaCl耐受浓度的测定,并提取各菌株基因组DNA,进行16SrRNA基因扩增、测序及系统进化树的绘制,分析其多样性。【结果】共分离得到27株菌,其中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16株,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4株,厚壁菌门(Firmicutes)6株,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株。革兰氏染色结果表明,5株菌为革兰氏阴性,其余为革兰氏阳性;酶活测定结果表明,15株菌具有淀粉酶活性,9株菌具有酯酶活性,9株菌具有纤维素酶活性;NaCl耐受浓度测定结果显示,NaCl浓度为2%时所有菌株均能生长,5%时能生长的有22株,15%时能生长的有1株。【结论】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胡杨林土壤中存在较丰富的细菌类群,且具有一定的酶学活性和NaCl耐受性,具有进一步研究开发的价值。

关键词: 塔克拉玛干沙漠 胡杨林 细菌 多样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棉花植棉比较效益分析

新疆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研究新疆棉花植棉比较效益的变化。【方法】1981年至2009年近30年间相关资料汇编及年鉴。【结果】近30年间新疆棉花与小麦、棉花与玉米、棉花与(小麦+玉米)的整体平均净产值和减税纯收益均呈下降趋势,尤其是近5年棉花植棉效益下降明显(2010年除外)。造成植棉比较效益下降的主要原因有:棉花市场价格波动、植棉成本上升、产量徘徊、植棉环境的制约和扶持政策少;尤其是近年来劳动力成本的大幅上升使棉花比较效益优势明显降低,直接影响着新疆棉花的竞争力和棉农增收。【结论】从政策、市场、科技、投入等方面全面提升新疆棉花植棉比较效益,对提高新疆棉花产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实现品种、技术和环境的高效统一,以及新疆棉花可持续发展,提高植棉效益和全面均衡增产,促进棉农节本增收和保护环境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新疆 棉花 植棉 比较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杏加工品种数据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新疆农业科学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针对目前新疆杏品种资源加工品质数据库建设不够完善和杏加工专用品种选定缺少辅助系统支持等问题,建立新疆杏加工品种数据库系统。【方法】通过对新疆杏品种资源的收集和整理以及加工品质的特性分析,研究利用Visual Basic语言和Access2003关系型数据库技术构建基于Microsoft Dotnet平台的新疆杏加工品种数据库系统。【结果】该系统实现了杏品种资源的数字化存储、多类型查询和辅助筛选以及关键数据的权限控制等功能,利用该系统结合加工品质指标研究筛选出杏汁、杏干、仁用杏和鲜食杏等不同用途的品种。【结论】该系统可提高筛选工作的效率和结果的准确性,为杏品种分类、优良加工品种的筛选及系列产品的开发和提供数据参考。

关键词: 加工品种 数据库 系统设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农业技术经济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本文根据阿拉山口口岸1991—2007年统计资料,从阿拉山口口岸通关过货量、进出口贸易额角度出发,利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误差修正模型以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尝试对阿拉山口口岸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增长与通关过货量、经济增长与进出口贸易总额之间分别存在着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通关过货铁路过货量、公路过货量都是阿拉山口口岸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无论是短期内还是长期内,进出口贸易增长对阿拉山口口岸的经济增长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阿拉山口口岸 通关过货 进出口贸易 格兰杰因果检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灌浆期冠层温度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作物杂志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揭示冬小麦冠层温度对产量作用的实质,探索影响二者关系的相关因素,以10个冬小麦品种(系)为材料,在喷灌和地面灌溉两种灌溉条件下,对子粒灌浆各阶段的冠层温度进行了方差分析,并对冠层温度与小麦产量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种灌溉条件下,基因型和子粒灌浆时期对冠层温度的影响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不同子粒灌浆时期的冬小麦冠层温度和产量之间均显示不同程度的负相关,其相关系数都是中后期>中期>前期。在喷灌条件下,只有灌浆中后期冠层温度和产量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灌浆前期和中期的相关系数均不显著;而在地面灌溉条件下,灌浆前、中、中后期的冠层温度和产量之间均达到极显著负相关。说明冬小麦冠层温度不仅受基因型影响,还受灌浆时期和环境条件影响。

关键词: 冬小麦 灌浆期 冠层温度 产量 相关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新疆树上干杏不定芽再生影响因子的研究

北方园艺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以新疆树上干杏茎段为材料,研究了外植体消毒、植物激素的种类及其浓度和取材时间等因素对茎段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75%酒精30 s+0.1%HgCl25 min+15%H2O220 min具有较好的灭菌效果,且不会较大影响茎段不定芽的再生;最适诱导不定芽再生的培养基为改良MS+TDZ 1.0 mg/L+NAA 0.1 mg/L,培养15 d后出芽率可达到90.8%;分裂素TDZ促进不定芽再生的效果优于6-BA;春季取材效果明显优于夏季取材。

关键词: 不定芽 再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咖啡酸-O-甲基转移酶基因的原核表达及蛋白纯化鉴定

西北植物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获得大量高纯度的GhCOMT2蛋白以便研究其功能和性质,以pMD18-GhCOMT2质粒为模板,PCR扩增GhCOMT2基因的cDNA编码区,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28a-GhCOMT2,经酶切鉴定并测序后转化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并采用Western blotting方法鉴定表达产物。结果表明:在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成功表达了与标签蛋白融合的GhCOMT2蛋白,大小约为40.062 kD,浓度为0.62 mg/mL。重组蛋白的最佳诱导条件为:0.2 mmol/LIPTG在16℃诱导12 h。重组蛋白以可溶形式高效表达,用蛋白标签亲和层析柱(HisTrapTMHP)获得纯化重组蛋白,Western blotting分析表明其能与His多克隆抗体起特异性反应。

关键词: GhCOMT2 原核表达 蛋白纯化 Western blottin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摘心及其他药剂处理对仁用杏果实品质的影响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10 北大核心

摘要:以仁用杏龙王帽和优一为试材,分别进行新梢摘心、喷施缩节胺、亚硫酸氢钠和赤霉素处理,初步探讨不同处理因子对仁用杏果实、果核、杏仁的质量和部分营养成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喷施缩节胺和亚硫酸氢钠对增加杏仁产量效果较好;喷施缩节胺、亚硫酸氢钠和进行新梢轻度摘心对增加出仁率效果较好;赤霉素、缩节胺和亚硫酸氢钠处理对所测的杏仁营养成分含量无明显影响。生产中可综合运用以上措施来促进杏仁产量和品质。

关键词: 仁用杏 摘心 出仁率 品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