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黑龙江省乡村产业模式及振兴路径
《农业展望 》 2021
摘要: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乡村振兴是实现农民大幅度增收和城乡一体化,以及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的重大战略,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前提。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产地,同时又具有寒地气候和区位边缘等特殊性,各地产业资源差别较大,特别是在农村人口减少、农民增收缓慢、农村工业落后和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等背景下,实现其乡村产业振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对黑龙江省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和实现路径的分析,指出了现阶段黑龙江存在的生产成本高、精深加工少、思想意识差和集体经济弱等问题,提出了乡村产业发展、相关企业投资建设和广大农民创业增收等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建议。


工业大麻(纤维)收获机用多层分麻装置设计及试验
《农业机械 》 2021
摘要:工业大麻(纤维)收获机用多层分麻装置,采用多层结构,分别对工业大麻(纤维)茎秆的根部、中段、梢部进行分禾,加强前尖上层分麻杆的横向尺寸最大,能将工业大麻(纤维)上段分蘖部分更好地分禾。中层分麻杆的横向尺寸小于上层分麻秆的横向尺寸、大于分麻板的横向尺寸,既将麻株中段很好的进行分禾,又能减小分麻阻力。该装置不仅适用于工业大麻(纤维),还适用于高茎秆、密植作物的分禾。


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黑穗醋栗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减少黑穗醋栗果园化肥使用量,明确最佳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比例,本研究设置5个施肥处理(100%化肥、75%化肥+25%生物有机肥、50%化肥+50%生物有机肥、25%化肥+75%生物有机肥、100%生物有机肥)和1个不施肥对照,研究不同化肥减量配施生物有机肥对"绥研1号"黑穗醋栗树体生长发育、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对株高、冠幅、果实大小和果穗长度、产量和经济效益均有明显促进作用;单施有机肥和化肥配施生物有机肥,增加了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和VC含量,降低了可滴定酸含量。50%化肥+50%生物有机肥为最佳配施比例。


南瓜果胶脱蛋白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中国调味品 》 2021 北大核心
摘要:以籽用南瓜果肉为原料,将酶法与三氯乙酸法相结合,优化提取后果胶的脱蛋白工艺。以果胶留存率与脱蛋白率检测结果为依据,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确定正交设计参数范围,优化酶联合三氯乙酸(ETCA)法脱蛋白,对脱蛋白前后南瓜果胶清除羟基自由基活性进行检测。结果表明,ETCA法最优参数为酶浓度0.5%,酶解时间1.5 h,酶解温度50℃,验证试验结果显示:脱蛋白率可达83.28%,果胶留存率可达76.4%,方差分析与直观分析结果相一致,其中酶用量对果胶脱蛋白所起作用最显著。羟基自由基清除试验结果显示:脱蛋白后的果胶比脱蛋白前的果胶具有更强的抗氧化活性。


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影响作物产量的光合生理及分子生物学机制
《土壤与作物 》 2021
摘要:全球气候变化下,大气CO2浓度升高产生的"肥料效应"因温度的升高对作物产量的影响产生了不确定性,关键在于相关光合生理和分子机制对两因子互作的响应程度。本文综述了不同作物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Rubisco酶活性等关键生理指标及产量对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的响应,并从代谢组角度总结了大气CO2浓度和温度升高对作物光合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提出了从转录组、代谢组及蛋白组学角度探讨不同农业生态区作物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展望了作物关键光合基因表达与其区域气候变化的未来研究方向,以期为不同生态区作物对气候变化适应性及调控途径提供理论参考。


1GJHS系列秸秆碎混还田深松起垄整地机的安装调整与使用维护
《农机使用与维修 》 2021
摘要:伴随黑龙江省秸秆全面禁烧政策落实,符合农艺要求的秸秆碎混还田机数量逐年增多,产品种类多样化趋势明显。但秸秆碎混还田机作业后,仍存在抛洒田间的秸秆飞扬、有机质流失、部分环境污染等问题,此外还存在机具使用中故障频发等问题。介绍一种新型多功能整地机的使用方法与维护保养要点,该机具是集秸秆粉碎、灭茬旋耕、深松起垄于一体的组合机具,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正确的使用维护和保养方法,可以提高该机具使用效率,减少因操作不当、保养不及时等人为因素造成的机具故障。


稻米品质影响因素探讨
《现代农业科技 》 2021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及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对稻米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在介绍我国水稻栽培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稻米品质的影响因素,包括品种、播种时间、栽种密度、肥料、水分管理、病虫害等因素,以期从源头上改善稻米品质,推动水稻产业长足发展.
关键词: 水稻;稻米品质;现状;影响因素


增施秸秆有机肥及减施化肥对玉米产量形成和肥料偏生产力的影响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1
摘要:为提高黑土区玉米田肥料利用率并提升地力,本研究采用常规施肥(缓释肥,29-10-13,600kg·hm-2)为对照(CK),设置4个不同秸秆有机肥+减施化肥处理,分析玉米植株农艺性状、叶片SPAD值、产量构成及肥料偏生产力,评价玉米田增施秸秆有机肥和减施化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秸秆有机肥+减肥20%处理(T2)玉米产量增加10.6%,秸秆有机肥+减肥30%和50%处理(T3、T4)均未降低玉米产量;3个秸秆有机肥+减肥处理(T2、T3、T4)提高了叶片SPAD值,株高和产量构成要素较CK无显著差异;相比于常规施肥,秸秆有机肥+叶面肥处理(T1)叶片黄化,叶片SPAD值降低,穗长和行粒数减少,显著减产46.9%。3个秸秆有机肥+减肥处理(T2、T3、T4)氮肥偏生产力分别较对照提高38.4%、41.6%和100.5%。在本试验条件下,不使用化肥仅依靠秸秆有机肥和叶面肥,无法满足玉米需肥水平而严重减产,同时减化肥20%~50%配施秸秆有机肥可实现玉米减肥不减产且能提高肥料偏生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