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北大核心(精确检索)
5920条记录
轮作植物对大豆胞囊线虫抑制作用的研究

大豆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轮作是防治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有效措施,旨在探讨常用和潜在的轮作植物对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抑制作用,为黑龙江省大豆生产轮作体系改进提供技术支持。2006年,选择5种轮作植物(大麦、红三叶草、万寿菊、亚麻、玉米)与感病品种一起种在大豆胞囊线虫病圃;2007年种植玉米、小麦和感病大豆,检测两年播种前和收获后土壤中大豆胞囊线虫胞囊、卵和二龄幼虫数量;2008年所有小区种植感病大豆,测定大豆产量。结果表明:连续种植大豆的处理卵数量增加了13%,而种植万寿菊、红三叶草和大麦茬后复种红三叶草三个处理的土壤中卵的数量明显减少,减少率分别为80%、58%和68%,其他轮作处理土壤中大豆胞囊线虫群体密度也有不同程度降低,而且,轮作区大豆产量也有提高。结果显示:合理种植万寿菊、红三叶草以及大麦后复种红三叶草可以减少土壤中胞囊线虫的密度,对大豆胞囊线虫的抑制作用好于常规轮作作物玉米。而综合考虑不同作物对土壤养分的影响,以及在黑龙江省的播种面积,则可以确定能够使土壤中胞囊线虫密度减少,同时又能够提高土壤养分的合理的轮作方式为万寿菊—玉米—大豆。

关键词: 大豆 大豆胞囊线虫 轮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维生素C对视黄酸受体γ基因作用的初探

江苏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研究在体外培养的猪成纤维细胞内添加不同浓度维生素C后视黄酸受体γ基因(RARγ)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维生素C可显著抑制RARγ基因的表达,但是不同浓度组间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 维生素C 视黄酸受体γ基因 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播期和密度对高油高产大豆合丰50脂肪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大豆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合丰50为材料,分7个播期、5个密度,研究不同播期及密度对其品质、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及密度对高油高产大豆品种合丰50的产量有较大的影响,随播期的延迟和密度的增加,该品种的产量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趋势,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播期对油份含量的影响较大,而且规律性极强,即随播期的延迟各密度处理合丰50的油份含量下降。不同密度处理对油份含量的影响较小,而且规律性也不强。合丰50的最佳播种时期为5月9日左右,而最适密度为25万株.hm-2,此时可获得最高产量和较高的含油量。

关键词: 播期 密度 大豆 脂肪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肥料增效剂对脱毒马铃薯作用效果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2008年在马铃薯上进行了肥料增效剂—抗腐威试验,在传统秋施肥地块上,第二年播种时,施用常规肥料与仅施抗腐威进行试验对比。结果表明:抗腐威处理,平均产量:20616kg/hm2。与常规施肥相比差异不显著,有效地提高了肥料利用率,节约肥料,可以在马铃薯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肥料增效剂 马铃薯 抗腐威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梨抗寒新品种雪香的选育

中国果树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雪香是1981年以大香水作母本、梨品种混合花粉作父本杂交育成的梨新品种。果实长圆形,平均单果重112.5 g,最大单果重125.0 g;果皮黄绿色,有光泽;果肉白色,肉质细、松脆,汁液多,香气浓郁,风味甜酸,品质上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5.60%,可滴定酸含量0.22%,维生素C含量70.60 mg/kg,冷藏条件下可贮藏3~4个月;在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果实9月下旬成熟;抗寒性强,可在黑龙江省牡丹江等地栽培。2009年1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 品种 雪香 抗寒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龙江小米地方品种的品质分析

食品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研究对黑龙江省栽种的几个主要谷子品种进行化学组分、物理特性和加工品质等指标的测定。结果显示,不同品种小米的化学组分含量存在差异,尤其是脂肪和灰分含量差异显著。小米的粒径大小与千粒重和脱皮率呈显著的正相关。吸水率与水分含量呈负相关关系。当小米的水分含量在9.9%~10.5%时,持水力最佳;水分含量为10.2%时,小米的硬度最大。

关键词: 小米 品种 组分 物理特性 加工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草类植物空间诱变育种研究

草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空间诱变育种作为一种新的育种途径已受到国内外遗传育种界的重视。在介绍植物空间诱变育种概念及其特点的基础上,根据植物材料在特殊的空间条件下,经受强辐射、微重力、高真空等太空诱变因子的复合作用,使其发生遗传性状变异,进而在地面经过筛选鉴定有益性状而获得新品种的基本原则。阐释了草类植物空间诱变时具有的自身优势,空间诱变在牧草育种中的巨大潜在优势,以及目前我国草类植物空间诱变育种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当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草类植物 空间诱变 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哈尔滨地区观赏海棠引种栽培及繁殖技术

北方园艺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分院于2006年3月,从吉林省长春市引进钻石海棠和王族海棠2个观赏海棠品种。经过3年多引种栽培试验,对其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生长规律及繁殖技术等进行了全面地试验研究,观察了2种海棠在哈尔滨地区的生长发育和越冬表现情况。结果表明:这2种海棠适应性强,花期长达1个月;嫁接繁殖苗木成活率均在85%以上,耐寒、抗旱、易移栽、耐修剪、病虫害,且树形优美、枝叶繁茂,整个观赏期叶子有深绿到紫色,观赏效果优于其它品种,且秋季果实累累,果实色彩鲜艳,观果效果极佳,是优良的新型绿化树种。

关键词: 观赏海棠 引种栽培 繁殖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活性酵母作为反刍动物饲料添加剂的研究进展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09 北大核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寒地区红豆草根瘤菌抗逆性研究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从甘南合作、甘南夏河桑科的红豆草(Onobrychis vicilfolia)根系中分离培养得到28个根瘤菌菌株,针对各菌株的耐盐性、耐酸碱及其泌酸碱能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集于桑科的红豆草根瘤编号STD111ⅠA、STD26ⅠB、STD411ⅠB、STF11ⅡA的菌株耐盐性极强,在10%NaCl培养基上正常生长;采集于合作的红豆草根瘤菌株HND26ⅠA、HND26ⅠB、HND26Ⅱ和桑科红豆草根瘤菌株STD111ⅠA、STD26ⅠB、STD411ⅠA、STD411ⅡA耐酸性最强,能在pH4.0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耐碱性最强的是夏河地区菌株STF11ⅢA,可以在pH12.0的培养基上正常生长.进一步试验表明,菌株HND26ⅠA、HND26ⅠB、HND26Ⅱ、STD111ⅠA和STD26ⅠB既能抗pH 4.0的酸逆境,又能抗pH11.0的碱逆境.同时研究发现,菌株耐碱性的强弱与其泌酸能力相关.

关键词: 红豆草 根瘤菌 耐盐性 耐酸碱性 泌酸碱能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