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和田冬小麦播期与播量效应研究初探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研究表明:在和田地区随着播期推迟,冬小麦全生育期逐步缩短,但在同一播期,密度增加生育期有所增加;播期推迟,影响小麦前期营养生长和小穗分化及小花分化,造成小麦分蘖减少、穗小粒少。因而,冬前分蘖总数和总茎数也随之减少;在冬前总茎数中分蘖所占的比例,随播期推迟而下降,在同一播期内,随播量增加而下降;在同一播期内,随播量增加,单株分蘖减少,因播量的弥补,分蘖总数、总茎数和成穗数增加;随着播期推迟,穗粒数、千粒重逐步增加,成穗数下降,但在同一播期内,穗粒数、千粒重随播量增加而下降,收获穗增加;晚播小麦的增产要依靠群体,走"小个体,大群体"的增产途径。


接种丛枝菌根菌对盆栽孔雀草生长的影响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在盆栽孔雀草上接种两种丛枝菌根真菌(Glomus mosseae和Glomus versiforme)。在两个月的试验期内,前40 d两种处理在株高、茎粗、主叶片数上都表现出显著的促进宿主植物营养生长的作用,在单株花蕾数上表现出延缓生殖生长的作用;后20 d两种处理在茎粗方面以及处理G.versiforme在株高上仍然表现出显著的促进宿主植物营养生长的作用,而两种处理在单株花蕾数上表现出促进生殖生长的作用,但对花冠直径没有影响。


新疆棉花机械采收技术及发展展望
《新疆农业科学 》 2007 CSCD
摘要:棉花是新疆富有特色的支柱产业,连续多年其种植水平和规模均居全国领先水平,但"拾花难"一直成为新疆棉花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机械采棉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概述了机械采棉的特点,并结合新疆实际概述了机械采棉技术的组成内容、存在问题,提出新疆机械采棉发展展望。


新疆棉花光温生产潜力估算与分析
《棉花学报 》 2007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依据《新疆棉花区划新论》,从光热资源的角度,对新疆各个棉花分区的光合生产潜力、光温生产潜力进行了测算与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光热资源丰富,各棉花亚区的光合生产潜力都很高,平均高达13076.7 kg.hm-2,是近三年棉花平均现实生产力的8.6倍。光温生产潜力达4391.2~5502.6 kg.hm-2,比现实生产力高出2.3~3.9倍。其中,中熟棉亚区的光温生产潜力最高,达5502.6 kg.hm-2,其余依次是早中熟棉亚区、早熟棉亚区、特早熟棉亚区。


干旱胁迫和正常灌溉条件下玉米产量性状的QTL分析
《植物遗传资源学报 》 2007 CSCD
摘要:产量及其产量因子是衡量玉米耐旱能力的重要性状。本研究利用Lo1067×Y i72的F2∶3家系进行产量性状的数量性状位点(QTL)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常水分条件和开花期干旱胁迫条件下,分别有14个QTL与产量性状穗重、粒重、轴重、百粒重、穗数、穗粒数有关。此外,还检测到7个与抗旱指数(TI)相关的QTL。各QTL所解释的表型变异在1%~78%;这些QTL以部分显性和超显性为主。不同胁迫条件下检测到的QTL不一致,说明存在显著的QTL与环境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