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6636条记录
春播胡萝卜新品种天红5号的选育

中国蔬菜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天红5号以雄性不育系HLBcms005为母本,由日本引进的抗抽薹品种经过多代分离提纯后而获得的品系HLBm005为父本,采用雄性不育三系配套育种技术选育的胡萝卜一代杂种。株高62 cm左右,10片叶,叶丛直立;肉质根根形整齐,表皮光滑,呈圆柱形,橘红色、颜色深,髓心较细,平均根长14.47 cm,根粗4.06 cm,根质量106.92 g;胡萝卜素含量70.28 mg.kg-1(FW),可溶性固形物9.11%,品质好;大棚春播抽薹率0.26%,较适宜春播。生长期100~105 d(天),每667 m2留苗28 000~30 000株,产量3 200 kg左右。

关键词: 胡萝卜 天红5号 一代杂种 春播 雄性不育三系配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葡萄产业态势分析

中外葡萄与葡萄酒 2009

摘要:目前,中国葡萄产业发展迅猛,根据现有葡萄栽培面积与产量、品种结构、产后加工、贮藏与低温物流、出口市场贸易量的情况,综合分析了中国葡萄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趋势,提出了葡萄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 葡萄产业 存在问题 发展方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玉米秸秆青贮饲料贮存期的营养品质变化规律

西北农业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玉米秸秆青贮饲料营养物质随时间变化规律,选取生长期为105 d的青玉米秆调制青贮饲料,50 d后开窖,考察了青贮饲料在50~290 d贮存期间7种主要营养物质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了营养物质与贮存时间以及纤维类成分与干物质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建立了一元回归模型。

关键词: 玉米秸秆青贮饲料 营养品质 贮存期 回归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浅析天津林地食用菌发展及其经济效益

天津农林科技 2009

摘要:文章综述了发展林地食用菌的优势,并对天津市的林地食用菌栽培现状、技术要点以及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林地食用菌 技术要求 经济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熟青麻叶大白菜新品种津秋78

中国蔬菜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津秋78是由自交不亲和系J406和H229配制而成的中熟青麻叶大白菜一代杂种。J406来自1992年配制的组合F215的二环系,是经过8代自交纯化和系统选择形成的自交不亲和系。H229是天津农家品种黑牛城小纹经过7代自交纯化和系统选择形成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耕作措施对黑土腐殖酸组成与红外光谱特性的影响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2009 EI SC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选择公主岭市范家屯长达10年的耕作处理试验地,采集了不同耕作处理模式下的土壤样品,利用元素分析、可见光谱、红外光谱分析了不同处理对黑土的0~20cmHA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旋耕深松、宽窄行交替休闲处理下HA的N/C,H/C,O/C值明显高于翻耕垄作、旋耕垄作处理;翻耕垄作处理下0~20cm土壤胡敏酸E4/E6值最小,芳构化程度高;而宽窄行交替休闲处理下0~20cm土壤胡敏酸的E4/E6值最大,其芳化度最低;旋耕深松和旋耕垄作下表层0~20cm土壤胡敏酸的E4/E6值相同,与翻耕处理相比其芳化度有所降低;红外光谱吸收峰分析表明,翻耕处理下表层土壤胡敏酸中杂环氮的数量增加,宽窄行交替休闲处理下表层土壤胡敏酸结构中的含氮化合物数量、脂肪族化合物数量增加,而旋耕垄作处理增加了表层土壤胡敏酸结构中的OH基、脂肪族的CH2官能团、氨基化合物含量;旋耕深松、翻耕垄作处理增加其表层胡敏酸结构中的C=O基及C—O基数量。

关键词: 耕作措施 腐殖质 元素分析 可见光谱 红外光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重度盐渍化土壤灌溉碱性淡水与施用改良剂效果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利用脱硫石膏有机活性改良剂结合碱性淡水淋盐的研究,以达到改良盐碱地、脱硫废弃物及水资源有效利用的目的。采用2因素3水平组合设计,3个灌水量,3个改良剂施用量,3次重复。结果表明:灌水量525m3/hm2、750m3/hm2土壤全盐量由1.72%分别降至0.48%~0.64%、0.4%~0.6%。施用改良剂与对照相比,土壤ESP、HCO3-、Cl-和K++Na+分别下降了2.83%~26.44%、9.13%~43.47%、19.6%~29.9%和11.8%~33.2%。土壤SO42-与Ca2+分别增加了10.36%~58.22%和0.68%~62.24%。灌水淋洗可以使重度盐渍化土壤迅速脱盐,施用改良剂能够改变土壤盐分组成,降低土壤碱性。从节水、土壤盐分积累综合分析,灌水量525m3/hm2能够将土壤中大部盐分淋洗掉,为避免土壤全盐量过多积累,改良剂施用量以3000kg/hm2为宜。

关键词: 重盐渍化土壤 土壤改良 改良剂 碱性淡水 灌水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潮土施用改良剂与长期灌溉微咸水模拟试验研究

土壤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试验采取5因素多水平组合设计,模拟1~20a灌溉4~5gL-1微咸水及施用不同改良剂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施用4种改良剂土壤水稳性团聚体增加了12.71~45.81%。施用磷石膏1~20a,提高了土壤初始入渗率10.23%。施用磷石膏、沸石40%+磷石膏60%土壤总碱度比对照分别下降了25.74%和10.53%,土壤碱量(AP)分别下降了25.00%、41.67%,Cl-/SO42-比率分别下降了39.20%和57.00%,土壤钠吸附比(SAR)分别下降了99.99%和80.79%。

关键词: 微咸水 灌溉 模拟试验 土壤改良剂 土壤理化性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应用SRAP标记分析黄瓜的遗传差异

生物技术通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49对SRAP引物对4种不同类型28份黄瓜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差异分析。结果表明,有35对引物扩增出多态性,在28份资源间共产生724条扩增带,平均每对引物组合产生20.69条;共检测出337个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比率为46.5%,每对引物平均为9.63个。利用NTSYS软件分析遗传相似系数,UPGMA方法聚类分析表明,28份资源可聚为两大类。试验结果表明SRAP标记位点多,重复性好,可以揭示不同类型黄瓜种质之间的遗传基础。

关键词: 黄瓜 SRAP 聚类分析 遗传 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天津地区草坪腐霉枯萎病病原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草原与草坪 2009

摘要:连续3年对天津地区草坪腐霉枯萎病病害发生调查,总结出病害发生规律:高温高湿的气候条件是腐霉枯萎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天津地区的病害发生期主要有两个:(1)苗期(8月下旬~9月下旬),造成幼苗猝倒;(2)7月下旬~8月中旬的夏季,造成大面积坏死枯草斑。通过病原菌致病性测定,筛选强致病性菌株,并鉴定其为瓜果腐霉(Pythium aphanidermatum)。通过对其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病原菌生长的最适温度为35℃,最适pH值为7.0~8.0,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其次是蔗糖,且差异显著(P<0.05)。

关键词: 草坪腐霉枯萎病 病原鉴定 生物学特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