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棉花滴灌随水施滴灌专用肥中磷素的移动和利用率的~(32)P研究
《西北农业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同位素32P标记肥料和放射性同位素自显影技术,在网室利用平面根槽和盆栽试验通过滴灌随水施肥的方法,研究了滴灌专用肥(新疆农垦科学院专利产品)和磷酸二铵(美国进口)2种肥料中的磷在土壤中的移动和棉株对磷肥的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①棉株对滴灌专用肥中磷的利用率为21.05%,磷酸二铵为 16.88%。滴灌专用肥比磷酸二铵的利用率高出4.62%。②放射性自显影表明磷酸二铵中的磷在土壤中的最大垂直移动距离为6.2 cm,扩散面积为清水对照的1.85倍;滴灌专用肥中的磷在土壤中的最大垂直移动距离为 7.5 cm,扩散面积为清水对照的2.21倍。肥料随水滴施,提高了磷素在土壤中的运移能力。
关键词: 棉花 32P示踪 放射性自显影 磷肥利用率 平面根槽 滴灌专用肥 随水施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主要品质性状配合力和杂种优势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利用11个面团流变特性差异较大的冬小麦品种按NCⅡ配置杂交组合,对小麦面粉蛋白质含量、沉淀值及其面团流变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麦面粉蛋白质含量、沉淀值和面团流变学特性主要受基因的加性效应影响;GCA效应分析认为,在小麦品质育种中,亲本本身品质性状的表现和GCA效应值是亲本选配的重要依据;不同组合间和不同组合类型间SCA差异较大,在优质小麦育种中应根据不同育种目标选配不同组合类型,在强筋小麦选育中最好选用高×高和高×中组合类型,在弱筋小麦选育中最好选用高×低和低×低组合类型;在平均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测定中,除面粉蛋白质含量、稳定时间和评价值的平均中亲优势为正值外,其它品质性状的平均中亲优势和所有性状的超亲优势均表现为负向超亲优势;不同组合类型面团流变学特性的平均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测定中,高×高和高×中组合类型总体表现为较小的负向优势或较大的正向优势,高×低和低×低组合类型则表现为较大的负向优势,与特殊配合力分析结果较为一致。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疆棉区春大豆模式化栽培技术研究
《新疆农业科学 》 2005 CSCD
摘要:通过精量播种、平衡施肥、适量灌溉、化学调控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措施,2003~2004年连续两年实现棉花茬新大豆1号4600kg/hm2的高产,初步形成了北疆棉区春大豆模式化高产栽培技术。试验表明,棉花与大豆实行轮作具有较高的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对促进棉区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高光谱数据提取作物冠层特征信息的研究进展
《棉花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高光谱(Hyperspectral)遥感是指光谱分辨率在10-2λ的遥感信息,其特点是光谱分辨率高(5~10nm)、波段连续性强(在0.4~2.5μm范围内有几百个波段)。高光谱遥感器既能对目标成像(有时也称成像光谱遥感)、又能测量目标物的波谱特性,因此,它不仅可以用来提高对农作物和植被类型的识别能力,而且还可以用来监测农作物长势和反演农作物的理化特性。绿色植物具有独特的光谱曲线特征,而作物具有绿色植物典型的光谱特征曲线,基于作物的光谱特征研究与其生理生化特性之间的关系,高光谱遥感数据在提取作物生理生化特征、提取作物冠层信息、估产以及预测病虫害等许多方面都表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概述了利用高光谱数据提取作物冠层信息的研究现状、展望及其在新疆棉花生产中的应用和前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尉犁县生态园区地下水位年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干旱区地理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防止孔雀河中下游地区因土地开发利用灌溉抬高地下水位,造成土壤盐渍化,在尉犁县生态园区进行一年的地下水位观测,根据观测资料分析该区主要土壤类型地下水位年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得出孔雀河中下游地区河水对地下水的影响范围一般为50~100m内的河滩地,其影响特征为:具有变化幅度大,频率高;100m以外其它土地的地下水位则主要受灌溉渗漏水的影响,其特征与河水相反:变化幅度小,频率低;控制地下水位,防止土壤盐碱化的主要措施为调整农业结构和控制灌溉水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蛋白酶抑制剂应用研究进展
《粮食与油脂 》 2005
摘要:蛋白酶抑制剂(PI)是广泛存在于生物体内一种重要生命物质,其主要作用包括:保护个体免受病原体或昆虫侵害;调控内生蛋白酶活性及保护储存蛋白等。该文从PI在HIV、肿瘤等疾病治疗、病虫害防治及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几方面阐述PI当前研究进展,以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膜下滴灌“湿润体土壤水库”耗水模型研究
《灌溉排水学报 》 200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应用2003~2004年的试验资料,通过系统对比分析,拟合“湿润体土壤水库”耗水模型,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为今后膜下滴灌一膜一管模式灌水量与灌水时间提供了较为简便实用的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