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大豆低聚糖种质筛选及遗传研究进展
《大豆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豆低聚糖是重要的可溶性碳水化合物,约占大豆籽粒干物重的10%,包括蔗糖、水苏糖、棉子糖等,与种子的耐储性及耐脱水性相关,还对豆制品的品质与口味产生影响。大豆种质资源中低聚糖含量存在基因型差异,积累过程除受合成途径中多种酶活性、稳定性的影响,更受到多基因调控。文章综述了特异低聚糖构成种质资源筛选、低聚糖遗传及相关QTL研究,以及代谢途径及相关酶基因的研究,初步了解大豆低聚糖的遗传机制及相关基因,利用这些基因可开发功能标记,为分子辅助育种奠定基础,为特用大豆育种提供有益信息。
关键词: 大豆低聚糖 种质资源筛选 遗传 相关QTL 相关酶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黑马铃薯在吉林省农科院经植所引种试验报告
《吉林蔬菜 》 2014
摘要: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植物研究所,通过3年黑马铃薯引种比较试验,从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商品性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美人杂-5品系的产量较高,属高产稳产型品系,比对照黑土豆增产26.79%,且薯型好,食味佳,抗病性强,适合本地区及相同生态类型地区示范种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肉牛PPARG基因第1内含子单核苷酸多态性的研究
《食品与机械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PCR—SSCP技术与DNA测序相结合的方法,以延边黄牛、德国黄牛×西门塔尔、利木赞×西门塔尔、夏洛莱×西门塔尔和红安格斯×西门塔尔5个肉牛群体为研究对象,对PPARG基因第1内含子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测序发现,在PPARG基因第1内含子区发现了A26106G突变,形成1个SNP位点,表现出TT、CT、CC 3种基因型:4个二元杂交群体的CC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延边黄牛群体(P<0.05),且等位基因C为优势等位基因;TT基因型只存在于延边黄牛群体;经卡方(X2)检验发现5个肉牛群体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群体遗传多态性分析表明,安格斯、德国黄、利木赞和延边黄牛4个肉牛群体的PIC(多态信息含量)均为中度多态,处于0.25和0.50之间;夏洛莱牛的PIC小于0.25,为低度多态。
关键词: 肉牛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受体 单核苷酸多态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吉林省主栽耐密玉米杂交种综合评价
《吉林农业科学 》 2014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对吉林省8个中晚熟主栽耐密玉米杂交种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所有品种达到国家一级玉米容重标准,商品品质优良。淀粉含量农华101最低,为淀粉普通型玉米;禾玉33最高,达到74.86%,其次是良玉208和吉单558,这3个品种达到国家高淀粉玉米二级标准;先玉335、迪卡516、郑单958、良玉188淀粉含量为三级,这7个品种可作为高淀粉玉米品种进行推广种植。产量表现为农华101>良玉208>吉单558>郑单958>先玉335>良玉188>禾玉33>迪卡516。品种产量方差分析表明,区组间差异不显著,品种间差异显著。指出品种种植中应注意的事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