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天津市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6636条记录
水稻APC/C辅激活子CDH1同源基因OsCCS52B的表达研究(英文)

西北植物学报 200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得到水稻的泛素连接酶APC/C辅助激活子CDH1的同源基因OsCCS52B.通过蛋白质序列分析发现OsCCS52B和苜蓿及拟南芥中的AtCCS52B(细胞周期转换开关基因)基因同源性最高;RNA原位杂交实验研究发现,OsCCS52B基因在减数分裂期间的表达存在一个高-低-高的波动变化.由于OsCCS52B表达变动的这个模式和减数分裂M-M(细胞分裂-细胞分裂)的转化过程中对受CDH1调控的细胞周期激酶CDKA活性的要求相一致,所以推测水稻的OsCCS52B基因参与了水稻减数分裂M-M转换期间对染色体复制的调控.同时,RNA原位杂交实验显示,OsCCS52B在核内复制旺盛的组织如根尖分生组织和穗下节的分生区和伸长区表达强烈,证明OsCCS52B可能参与了水稻的核内复制.

关键词: 水稻 减数分裂 OsCCS52B RNA原位杂交 APC/C辅激活因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麦苗粉中脱镁叶绿酸的含量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以建立测定叶绿素类产品中脱镁叶绿酸含量方法为主要目的,采用85%丙酮和乙醚萃取色素,经17%的盐酸溶液酸化后,用可见分光光度计测定667nm下样品的吸光值,计算出脱镁叶绿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脱镁叶绿酸浓度在0.13mg/L~127m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275X+0.0025,R2=0.9998。加样平均回收率为90.0%。

关键词: 大麦苗粉 脱镁叶绿酸 分光光度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海洋观赏动物的养殖设施

安徽农业科学 2009 北大核心

摘要:海洋观赏动物产业的发展依赖于相关养殖设施的发展。根据海洋观赏动物生长和繁殖对水生环境的需求,需要设置相应的养殖设施。阐述了海洋观赏动物养殖主要设施中养殖容器、过滤系统及光照等辅助设备的类型及构造,养殖设施对于成功饲养和繁殖海洋观赏动物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海洋观赏动物 养殖设施 类型 构造 功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方日光温室火龙果引种与栽培

中国果菜 2008

摘要:本文论述了在天津地区利用日光温室栽培火龙果的技术,包括育苗。

关键词: 北方日光温室 火龙果 引种 栽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民工回乡创业契机下的新农村建设主体选择问题研究

乡镇经济 2008

摘要:回乡创业农民工的数量在逐年增加,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回乡创业农民工的优越性决定了其为新农村建设主体的最佳选择,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吸引更多的优秀农民工回乡创业,壮大新农村建设的主体规模,使新农村建设能够顺利进行,文章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民工 回乡创业 新农村建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双孢菇保鲜与加工技术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8

摘要:双孢菇兼具营养与保健功能,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食用菌品种。阐述了目前常用的双孢菇低温、气调、辐射等保鲜技术和盐渍、酸渍、干制以及下脚料加工技术。

关键词: 双孢菇 保鲜技术 加工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春露地黄瓜新品种津优12号

长江蔬菜 2008

摘要:津优12号天津科润黄瓜研究所2005年育成的适合春、秋大棚栽培的杂交一代新品种。该品种在河北、山东、河南、天津、浙江等地推广面积均在万亩以上,成为很多黄瓜产区的主栽品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生防细菌B579对土传病害的防治效果及促长作用

中国生物防治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对生防细菌B579防治土传病害效果及促进黄瓜生长作用的研究,结果表明,生防细菌B579能够抑制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等5种天津地区常见土传病原菌,平皿抑菌率达到78%以上。盆栽试验表明,B579发酵液(10~8cuf/ml)浸泡黄瓜种子对黄瓜立枯病的防治效果达71.8%;提高黄瓜发芽率并且促进黄瓜生长,促长率达到30%以上。

关键词: 生防细菌 土传病原菌 抑菌率 促生作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我国蔬菜种业的沿革、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国瓜菜 2008

摘要:据农业部《中国农业统计资料》统计:近年我国蔬菜播种面积1800万hm2,总产5.6亿t左右。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国家和省级审定、认定和鉴定的蔬菜新品种超过1000个,主要蔬菜实现了3~4次品种更新,良种覆盖率超过90%,是我国农作物种业进入市场最早、市场化程度较高的产业之一,产业体系已具雏形,但发展仍显缓慢,商品率仅占30%~40%,与发达国家90%相比差距明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及保持系中特异序列的克隆、分析

分子细胞生物学报 200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细胞质雄性不育花椰菜ogura-A和相应的保持系ogura-B为材料进行ISSR及DDRT-PCR分析。选用30条ISSR引物,经扩增共产生306条清晰可辨的条带。每条引物可产生6-12条带,其中引物ISSR3在两系中呈现多态性扩增,在保持系中特异扩增出一条1100bp的片段,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与油菜、拟南芥线粒体基因组的部分序列高度相似,推测其可能来源于花椰菜线粒体基因组。在DDRT-PCR分析中,选用3条锚定引物、15条随机引物进行组合,最终共获得1122条大小在1000-50bp的带。经反向Northern杂交验证只有4条带特异的存在于两系中,分别命名为ogura-A205、ogura-A383、ogura-B307、ogura-B352。其中ogura-A205、ogura-A383只在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中表达,而ogura-B307、ogura-B352在保持系中呈现特异性表达,分析表明四个差异序列均为首次报道。其中ogura-A205、ogura-B307至今尚未发现与之相似的序列,有待于进一步研究;ogura-A383、ogura-B352与报道的拟南芥、大白菜等的叶绿体基因的一些片段具较高相似性,推测ogura-A383、ogura-B352可能来源于花椰菜叶绿体基因组。以上结果为进一步阐明花椰菜细胞质雄性不育及育性保持的分子机制提供了新线索。

关键词: 花椰菜 细胞质雄性不育 ISSR DDRT-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