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中国特色的农业机械化路径研究——俱乐部理论的视角
《农业经济问题 》 2018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本文在俱乐部理论的框架下讨论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路径,认为农机跨区服务现象的本质是农机在中国具有俱乐部商品的属性,中国特殊的经济发展条件、地理特征和制度安排决定了农机俱乐部从萌芽到繁荣的可行性。进一步,本文运用相对静态均衡的研究方法分析了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农业劳动力工资上涨、大中型农机供给成本降低、土地流转速度加快等外部冲击如何影响中国农机化的发展路径。现阶段,中国应将发展农业机械化的重心转向提升大中型农机的供给能力和健全农机服务市场,从而降低农机服务成本、促进农机服务市场的有效运行。


农村股份合作经济股权纠纷的特质与生成机制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8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一般认为,集体对边界清晰化的诉求、产权制度的不完善以及法律与村规民约的冲突是引发农村股权纠纷的主要原因。对东莞市农村股份合作经济股权纠纷案例的分类研究发现,农村股权糅合了传统社区"成员权",其所含权益具有多重性特点,进而催生出不同于现代公司意义上的带有明显社区性特征的农村股权纠纷,因此多重性股权是农村股权纠纷的特质,而社区性是股权纠纷的鲜明特征。由此导致农村股权纠纷的生成机制有其独特性,具体表现为股民权益与居民义务相挂钩、股民对社区成员权益的诉求成为股权纠纷的重要内容,以及社区福利的差别化分配成为股权纠纷的隐患。对农村股权纠纷问题的原因探究与解决,必须承认农村股权的多重性和社区性特征,以顺利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关键词: 股份制改革 股权权益 股权纠纷 多重性股权 社区性 农村股份合作经济


基于产业集群的农业技术扩散网络研究——以广东省陈村花卉产业集群为例
《科技管理研究 》 2018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广东陈村花卉产业集群技术扩散网络进行分析,对其网络密度、平均距离等指标进行测算。研究发现:集群产学研发育不明显,集群内企业的技术获取多依赖于陈村花卉世界有限公司等核心企业,对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依赖性强,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获取成本,行业协会在技术扩散中的作用不明显;地缘关系是技术扩散网络形成的社会基础,技术溢出是技术扩散网络形成的直接原因。网络呈现"核心—边缘"结构,陈村花卉世界有限公司处于核心位置,其次是外资企业,而本地中小企业和传统种植户处于边缘位置。


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粮食产量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基于跨区作业的视角
《中国农村经济 》 2017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本文基于1978~2012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Durbin模型分析了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粮食产量的直接影响和空间溢出效应。本文主要结论有:第一,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粮食产量有空间溢出效应,即其他区域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本区域粮食产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从时间范围来看,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粮食产量的空间溢出效应在1999年以后更加显著,这契合了中国农业机械跨区作业的演进历史;第三,从空间范围来看,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对粮食产量的空间溢出效应主要发生在纬度不同的区域之间,在同一纬度的不同区域之间该效应并不显著,这契合了中国农业机械跨纬度作业的运行机制。


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
《农业经济问题 》 2017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本文利用58家农业上市公司2008—2013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借鉴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在考虑多元化内生的基础上,对于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经营与企业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主要结论有:(1)农业上市公司存在"多元化陷阱",非农化与经营绩效之间呈显著的U型关系,底部在赫芬达尔指数位于70%左右,此时非农收入约占总收入的20%;(2)Hausman检验表明,中国农业上市公司多元化战略具有内生性,其与企业的上市年限呈显著的正向关系,与最大股东持股占比呈"U"型关系,而与高管持股占比与托宾Q值无显著关系。


科技论文基金项目标注的不端行为及防范对策研究--基于178篇论文标注209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实证分析
《编辑学报 》 2017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抽样调查9种期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论文的标注情况,对项目标注存在的各种疑似不端问题进行实例解析。结果表明:9种期刊有178篇论文共标注209个国家基金项目,至少51篇论文发表内容与项目研究内容严重不符;22篇论文收稿日期与项目研究期限不符;3个项目疑为凭空捏造;同一项目在多篇论文中随意挂靠的现象较为普遍。从编辑、科研工作者、管理部门等角度提出论文中标注基金项目不端行为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不端行为 科技论文 对策建议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逻辑解析
《广东社会科学 》 2017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从经济、社会和生态三个层面解析当前我国农业生产面临的问题,深入剖析农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阐述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动因和内涵。在此基础上提出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方略,以重塑农业管理架构为改革基点,从供给空间、供给效率、供给质量、供给安全、供给价值、供给主体、供给稳定和供给可持续八个维度切入,实现农产品供需匹配。


农业机械化的空间溢出效应及其分布规律——农机跨区服务的视角
《管理世界 》 2017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农机跨区服务实现了区域间技术外溢和农业内部分工。本文基于2001~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空间Durbin模型研究农机化水平对谷物产量的空间溢出效应,得出的主要结论有:第一,农机的跨区服务导致农机化水平对谷物产量有空间溢出效应,即其他区域的农机化水平对本区域谷物产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从空间范围来看,农机化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辐射面广,经济距离半天之内的地区空间溢出效应占比为68.3%,一天之内的地区占比为85.4%;第三,从空间分布来看,农机化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发生在纬度不同的区域之间,而在纬度相近的区域之间并不显著,这契合了中国农机跨纬度作业的实际情况;第四,从时间范围来看,2001~2014年,农机化水平的空间溢出效应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其中2011~2014年空间溢出效应是2001~2005年的4.6倍,这契合了我国农机跨区服务规模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空间溢出效应 农业机械跨区服务 谷物产量 农业分工 时空范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