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水稻花粉植株的诱导及其后代观察
《遗传学报 》 1975 SCI
摘要:研究了水稻(Oryza sativa)花药的离体培养及其花粉植株后代的表现,得到如下结果: 1.用加有2,4-D 1—5毫克/升的Blaydes培养基培养水稻花药,诱导出水稻花粉愈伤组织。采用花粉处于单核期的花药进行培养比较合适。 2.诱导愈伤组织成苗,以二次诱导法效果较好。即将愈伤组织种植在低浓度激素的培养基上(IAA 0.05—0.5毫克/升,激动素1—2毫克/升),在此培养基上分化快,芽点多,但芽不易伸长;芽点出现后再移到激素浓度较高的培养基上(IAA 2毫克/升,激动素4毫克/升),很快出现幼苗。 3.水稻花粉植株二代,田间表现和室内分析结果表明基本整齐一致,没有分离。杂种F_1花粉植株后代在许多性状上超过双亲,有选种价值。说明水稻花药培养用于育种是可能的。


大豆辐射育种的研究
《遗传学报 》 1974 SCI
摘要:采用X、钴~(60)-γ射线照射大豆干种子能引起后代生育期、含油量、丰产性、抗倒伏性等的变异。生育期的变异一般以M_2生育期的变异起主导作用,在M_2发生成熟期变异后,有传递给后代的性能。从钴~(60)-γ射线5,000伦琴照射东农4号中选出比对照早熟25天的极早熟类型。用X、γ射线照射大豆干种子能诱发后代子实内粗脂肪含量的变异,通过选择能选出含油量高的品种,如从X射线照射满仓金的后代中选出黑农6号,四年平均粗脂肪含量为23.25%,比对照满仓金的粗脂肪含量四年平均为22.25%提高1%。X、γ射线照射大豆种子对后代的产量及抗倒伏性均有影响,通过选择能选出抗倒伏及丰产的大豆品种,并能分离出新的变异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