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玉米新品系合玉327的组配及表现
《农村科学实验 》 2020
摘要:合玉327由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玉米所于2017年用偏硬粒型自交系佳系23为母本,以偏马齿型自交系佳系71为父本杂交育成.根据育种目标,结合本区生态特点组配一系列杂交种中决选出的一个优良组合,我们2019年参加所内鉴定及省内适应区多点鉴定及示范,均表现出高产、稳产、抗倒、抗病等特点,明显优于对照品种.


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胡杨林更替及光合特性分析
《防护林科技 》 2020
摘要:为探讨塔里木胡杨自然保护区内胡杨林的更新演替特征,采用野外样方资源调查和光合作用测定方法,对保护区内胡杨林的消长和主要植物区系分布及胡杨的光合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保护区内胡杨林面积已由2006年的96 097 hm~2下降到2015年的57 742 hm~2;(2)在塔河南岸,离河道越近,胡杨、柽柳和芦苇的植株数量均明显增加,且植被覆盖度从10%上升到100%;(3)胡杨在水源地附近的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高于沙漠干旱地区;(4)异形叶的净光合速率排序为:卵形叶>锯齿叶>条形叶.水分条件是影响胡杨更新演替的决定性因素.保护区的生态劣变严重抑制胡杨林的繁衍更替.


植物酵素在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黑龙江农业科学 》 2020
摘要:农用植物酵素含有矿质养分、有效活菌、有机酸和植物激素等生物活性物质。为促进植物酵素的推广应用,本试验采用大区对比法研究植物酵素对水稻苗期秧苗素质、成熟期产量性状及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酵素对水稻苗期生长具有促进作用,成熟期水稻的产量增加了7.9%,直链淀粉下降5.01%,蛋白质提高4.05%,有效提高了稻米的产量和品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有机资源。


拟南芥AtR8 IncRNA对盐胁迫响应及其对种子萌发的调节作用
《植物学报 》 2020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长链非编码RNA (IncRNA)是一类长度大于200个核苷酸且不编码蛋白质的非编码RNA,主要由RNA聚合酶Ⅱ转录生成,大量存在于生物体内并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AtR8 IncRNA是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RNA聚合酶Ⅲ转录的长链非编码RNA.前期研究发现,水杨酸(SA)处理诱导萌发种子中AtR8 IncRNA的表达,AtR8 IncRNA缺失抑制SA胁迫下的种子萌发.进一步研究发现,AtR8 IncRNA转录区域内存在保守的盐胁迫响应元件(TCTTCTTCTTTA);NaCI处理抑制萌发种子中AtR8 IncRNA的表达;与野生型相比,高浓度NaCl处理明显抑制了atr8 (AtR8 IncRNA部分缺失型拟南芥)种子萌发.研究结果表明,AtR8 IncRNA在拟南芥种子萌发期的盐胁迫中起重要作用.


玉米新品系合玉351的组配及表现
《农村科学实验 》 2020
摘要:合玉351由黑龙江省农科院佳木斯分院玉米所于2017年用偏硬粒型自交系佳系23为母本,以偏马齿型自交系佳系64为父本杂交育成.根据育种目标,结合本区生态特点组配一系列杂交种中决选出的一个优良组合,我们2019年参加所内鉴定及省内适应区多点鉴定及示范,均表现出高产、稳产、抗倒、抗病等特点,明显优于对照品种.


喜肥高产牡丰7号、耐瘠稳产牡豆8号大豆新品种选育与推广
《中国科技成果 》 2020
摘要:牡丰7号、牡豆8号由育种者采用多基因聚合育种和传统系统选择方法创制培育,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适宜黑龙江省、吉林省MG0-Ⅰ组的生态区种植.根据不同生态区域特点,依据生态育种理念,设计并培育了适应喜肥水高产的牡丰7号和耐瘠(旱)稳产的牡豆8号两种不同生态类型的大豆新品种.在不同适应区域进行推广,促进了不同生态区域大豆品种的合理布局,进而达到提高大豆产量的目标.项目创建了以品种为核心,多项技术集成,企业、科研、推广多方协同应用转化的机制,凝炼了喜肥高产牡丰7号、耐瘠稳产牡豆8号大豆新品种选育与推广的研究成果,将为大豆品种创制及转化应用借鉴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