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00条记录
商品化是我国农业转型的基础

贵州农业科学 2001 CSCD

关键词: 农业 商品化 转型 基础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花生新品种黔花生一号的选育

贵州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黔花生一号系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以 84 - 2 117为母本 ,兴义扯花生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珍珠豆型花生新品种 ,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良和适应性广等特点。贵州省区试平均产量4 119.0 0 kg/ hm2 ,比对照增产 37.10 % ,生产试验示范最高产量达 692 5 .5 0 kg/ hm2 。2 0 0 0年 8月经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命名 ,现已在贵州累计推广种植面积达 3万 hm2 。

关键词: 花生 黔花生一号 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隐性核不育群体硫甙含量不稳定性及降低技术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研究表明 :隐性核不育材料不育株子代的硫甙含量受不育株 ( A)和可育株 ( B)遗传基因的共同影响 ,但硫甙性状为母体遗传 ,B株硫甙含量的遗传基因在 A株当代上表现不出来 ,从而使隐性核不育材料硫甙含量不易稳定。本试验采取 A株和 B株配对测交同时进行硫甙分析选择、套袋自交的低硫 B株分离测交以及隔繁群体连续低硫定向选择的方法 ,使油研七号不育亲本种子的硫甙含量从原来的 30 μmol/ g以上降低到17μmol/ g左右

关键词: 硫甙含量 亲本整理 选育技术 降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油菜隐性核不育系从低芥向双低转育的技术

贵州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用双低品种对不育系转育测交后 ,在 F2 代分离出的不育株上再用其品种回交 ,然后在 B1F2 (回交种的 F2 )代群体中选可育株自交 ,自交株通过室内硫甙粗测分析淘汰种植 B1F3 的低硫株行 ,花期选择出现 1/4不育株率的株系进行系内兄妹交 ,再种植鉴定 ,选 50 %左右不育株率的株系成对测交。用 3年 6代 (含夏繁 )育成了不育株率为 51.8%、硫甙含量为 31.2μmol/g的不育系——油研 7号双低不育系。其选择群体在 10 0~50 0株的范围 ,双低株系的入选株率在 5%以上 ,不育系稳定的入选株系率可达 6 0 %左右。

关键词: 隐性核不育 低芥 双低 转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社会性别分析在贵州山区社区自然资源管理中的运用

贵州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贵州山区社区自然资源管理中运用社会性别分析的方法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项目在试验区干预措施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但要挑战数千年来形成的主流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达到持续、公平的经济发展目标 ,仍须长时间的策略干预 ,即满足弱势妇女群体的实际需求、培养能力 ,有组织地实现弱势妇女群体进入发展主流的战略目标

关键词: 性别分析 山区社区 自然资源管理 公平发展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胞核雄性不育材料H90S的遗传研究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200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油菜生态型胞核不育材料H90S与甘蓝型油菜品种、隐性胞核不育和显性胞核不育材料的可育株、胞质不育保持系等测交及回交后代育性分析表明 ,H90S不育性受 3对独立遗传的重叠隐性基因a1、a2 、a3 共同控制 ,3对基因同时为隐性即表现不育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隐性核不育 隐性基因 遗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优质杂产玉米黔单10号的选育

贵州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黔单10号是贵州省农业科学院旱粮所用自交系93-63作母本、Q102作父本组配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紧凑型玉米杂交种,2000年已通过贵州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适应性,其产量一般在7500kg/hm^2左右;能抗大小斑病、丝黑穗病等多种病害;其粗蛋白含量为11.27%,赖氨酸含量为0.37%,营养品质优.已列为2001年农业部丰收计划推荐推广品种,具有较大的推广和利用潜力.同时黔单10号制种难度小,制种产量高,推广和经营均可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关键词: 玉米 黔单10号 杂交种 选育 产量表现 特征特性 栽培要点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油菜生态型核不育材料H90S制种技术研究

贵州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对 H90 S×花恢制种研究表明 :靠近父本的母本行除株高以外的植株性状及经济性状都强于远离父本的株行 ,靠父本行越近结实越好 ;角果数、产量的分布及分枝生产效率以 4~ 6分枝最高。杂交种纯度随行比的增大、母本位置的增加而显著降低 ,其中两个年度 1∶ 1到 1∶ 3行比内杂种纯度大于 95 % ,而 1∶ 4以上行比杂种纯度达不到推广要求 ;另两个年度只有 1∶ 1行比杂种纯度在 93.82 %~ 94 .0 1% ,1∶ 2行比的杂种纯度只有 91.65 %和 92 .0 5 % ,1∶ 3以上行比的杂种纯度在 85 .4 9%~ 67.5 8%。分枝上的杂种纯度有随开花序位的增加而降低的趋势 ,主花序及各分枝部位的平均杂种纯度随分枝序位的上升而明显降低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生态核不育 生产效率 杂种纯度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蓝型黄籽油菜黄籽外显率及其含油量

贵州农业科学 2001 CSCD

摘要:研究了甘蓝型黄籽油菜不同品系材料、不同单株间千粒黄籽外显率及其与含油量、黄籽级数和千粒重的关系。结果表明 ,甘蓝型黄籽油菜是一个不同黄色程度的黄籽组合体 ,甘蓝型黄籽油菜黄籽外显率品系间差异显著 ,单株间差异较大。黄籽外显率与含油量呈极弱相关关系 ,与黄籽级数 (最低级 )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与千粒重呈弱相关关系。综合分析表明 ,甘蓝型黄籽油菜黄籽外显率应在 85%以上 ,才能作为育种选择对象和高油分含量的菜籽色泽检测指标。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黄籽 黄籽外显率 含油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