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贵州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油菜隐性核不育系从低芥向双低转育的技术

文献类型: 中文期刊

作者: 侯国佐 1 ;

作者机构: 1.贵州省油料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隐性核不育;低芥;双低;转育

期刊名称: 贵州农业科学

ISSN: 1001-3601

年卷期: 2001 年 29 卷 02 期

页码: 10-12

收录情况: CSCD

摘要: 用双低品种对不育系转育测交后 ,在 F2 代分离出的不育株上再用其品种回交 ,然后在 B1F2 (回交种的 F2 )代群体中选可育株自交 ,自交株通过室内硫甙粗测分析淘汰种植 B1F3 的低硫株行 ,花期选择出现 1/4不育株率的株系进行系内兄妹交 ,再种植鉴定 ,选 50 %左右不育株率的株系成对测交。用 3年 6代 (含夏繁 )育成了不育株率为 51.8%、硫甙含量为 31.2μmol/g的不育系——油研 7号双低不育系。其选择群体在 10 0~50 0株的范围 ,双低株系的入选株率在 5%以上 ,不育系稳定的入选株系率可达 6 0 %左右。

  • 相关文献

[1]甘蓝型黄籽双低油菜隐性核不育恢复系8274R的选育. 邵明波,李风华,白俊霞. 2012

[2]甘蓝型油菜隐性胞核不育材料双低转育研究. 王华,侯国佐,赵继献. 1993

[3]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材料籽粒成熟特性研究. 王华,汤晓华. 2000

[4]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两系86AB的选育. 张瑞茂,陈大伦,李敏,胡腾文. 2011

[5]甘蓝型油菜早熟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系YD 3361 AB的选育及应用. 邹芳,喻时周,秦信蓉,赵云. 2014

[6]黔油12号双低杂交油菜制种技术研究Ⅸ.硼砂施用方式、数量及时期与制种群体产量和经济性状变化. 肖华贵,饶勇,陈静,李超,杨光富. 2006

[7]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117A的遗传研究. 侯国佐,王华,张瑞茂. 1990

[8]甘蓝型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油研1220制种技术研究. 侯剑,程国平,代传学. 2010

[9]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材料118A的遗传与应用研究. 张瑞茂,陈大伦,汤晓华,李敏. 2007

[10]甘蓝型黄籽双低油菜恢复系材料2188R的选育. 冉光权. 2006

[11]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核不育两型系237 AB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赵继献,任廷波,程国平,王华,汤晓华. 2011

[12]化杀灵在油菜核不育两系制种除杂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高志宏,孙志刚,付云龙. 2011

[13]双低杂交油菜油研七号选育研究. 侯国佐,杜才富. 1997

[14]三北98杂交油菜高产制种母本的适宜密度. 程国平,刘宣强,赵继献,安兴智,李继智,何恒. 2013

[15]甘蓝型黄籽高油分隐性核不育两系8187AB的选育研究. 邵明波,李风华. 2006

[16]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种质的SSR遗传多样性分析. 李德文,王瑞,魏忠芬,李加纳,王军,李大雄,张太平. 2013

[17]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系可育、不育型初花前后特性的观察. 侯国佐. 1991

[18]甘蓝型隐性核不育杂交油菜制种中父本和可育株花粉授精竞争力的研究. 秦信容,杜才富. 2001

[19]甘蓝型油菜隐性核不育亲本的遗传距离与杂种优势分析. 李德文,魏忠芬,王军,王瑞,李加纳,张太平. 2014

[20]甘蓝型油菜黄籽双低隐性核不育两系7274 AB的选育. 张瑞茂,李敏,陈大伦,汤晓华. 2008

作者其他论文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