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农抗120防治花生叶斑病试验
《山西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试验表明,用2%农抗120水剂按种子量的2%拌种或用30~50倍液浸种,以及播前种子处理并在花生叶斑病初发期用该药100~200倍液喷雾,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均可取得显著的防治效果,防效分别为670%,667%~67.0%和665%~780%;且增产作用明显,增产率在3%~17%之间。农抗120是防治花生叶斑病的理想药剂。
关键词: 农抗120水剂,花生叶斑病,防效


玉米粗缩病近年向山西中部扩展蔓延
《植物保护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玉米粗缩病(MRDV)在山西主要发生在南部运城和临汾两地区,近年有向中部冬麦区春玉米上扩展蔓延迹象。据1996~1998年调查,晋中地区大部分县市、阳泉市的一些县区和吕梁地区东部的几个县市都有零星发生,尤以中部冬麦区的春玉米上发生普遍且严重。1998...


晋A棉花质核不育系的天然异交与成铃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研究了晋A棉花质核不育系的天然异交与成铃。结果表明,在山西运城地区常年治虫4~7次背景下,天然异交成铃率高达60%以上。优良的晋A棉花不育材料,单株成铃已达到同类常规品种水平。表现了突出的早熟性和天然异交优势。这预示着实现三系配套后,克服昆虫传粉障碍已成为可能,从而为棉花质核不育三系制种和杂种优势利用展现了良好的前景。
关键词: 棉花,质核不育,天然异交


高粱品种资源光周期敏感性研究
《华北农学报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996份中国高粱品种资源的光周期敏感性鉴定表明,中国高粱在每日10h短日照处理条件下,所有鉴定材料都比在自然光照下提前抽穗开花,而且品种间差异很大(5~47d)。按照分级标准,光反应迟钝的材料有35份,占3.5%;中间型的材料有736份,占73.97%;敏感型的材料有225份,占22.6%。统计分析表明,光敏感的程度与鉴定材料的生育期及原产地的地理纬度有一定的相关性。同时,受日照的影响,鉴定材料的株高、叶片数变化与其光敏感性相关
关键词: 高粱,光周期,敏感性


特早熟显性无腺体种质系汾显无1号的选育及应用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利用杂交、回交、自交、测交相结合的手段,经10年转育、纯化、筛选、鉴定,将存在于海岛棉1号的无腺体基因2(Gle2)转育到了特早熟普通常腺体棉品种上,选育出携带有单节显性无腺体基因的特早熟陆型无腺体棉花新种质系汾显无1号。并对该品系在低酚棉育种和杂交种选育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研究。
关键词: 特早熟,汾显无1号,海岛棉1号,无腺体


旱地冬小麦主要性状的配合力研究
《华北农学报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 Griffing 方法Ⅰ ,利用6 ×6 完全 双 列杂 交对 旱 地冬 小麦 主 要性 状 的配 合力 、反 交效应和遗 传规律进 行了研 究。结果 表明,研究 的8 个性 状中, 株高、主穗 长、千粒 重、单 株重 的一 般配合力、特殊配合 力和反交 效应方 差达显著 或极显 著水平;穗 下节 长、成 穗率 的一 般配 合力 和反 交效应方差 达显著差 异,穗粒 数仅反 交效 应 方差 达显 著 水平 ,而 结实 小穗 三 种方 差均 不 显著 。大 多数性状的 遗传背景 是加性 基因效应 占优 势; 旱地 小麦 农 艺性 状 具有 较高 的 遗传 力, 而产 量性 状 具有较低的 遗传力 。


晋南南部油菜晚播覆盖措施研究
《山西农业科学 》 1999 CSCD
摘要:试验表明,9月30日覆膜播种与常规9月10日播种油菜各性状差异不显著。覆膜播种日期最晚可在10月10日,过晚播种,不利越冬。两种覆盖方式中,膜侧比膜内的效果好。
关键词: 油菜,复种指数,覆盖


地膜覆盖技术在草坪建植中的应用及效果
《草业科学 》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春播建植草坪时采用地膜覆盖技术,能提高地温,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加快草坪出苗速度,草坪出苗可提前2~5d。地膜覆盖能大幅度降低建坪成本,每1000m2草坪可减少浇水开支91.80~441.80元,节约种子开支300.00~500.00元。
关键词: 草坪,地膜覆盖,建植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