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广东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5840条记录
2009—2014年间广东省菜心炭疽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

农药学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了解广东省菜心炭疽病菌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差异和变化,于2009—2014年从广东省15个县/市菜心产区分离获得105个菜心炭疽病菌菌株,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其对咪鲜胺的EC50值,并比较了同一年份不同地区菜心炭疽病菌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差异和不同年份间菜心炭疽病菌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变化。结果显示:同一年份菌株间,采自2009年间的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差异最小,敏感性最低地区菌株的平均EC_(50)值是最高地区菌株的1.2倍;采自2014年间的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差异最大,敏感性最低地区菌株的平均EC50值是最高地区菌株的34.9倍;其余年份间的不同地区最大平均EC_(50)值和最小平均EC50值相差9.2~10.4倍。不同年份菌株间,2010年的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最高,平均EC_(50)值为0.052 0μg/m L;2012年的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最低,平均EC_(50)值为0.259 9μg/m L;2012—2014年的菌株对咪鲜胺的平均EC_(50)值范围在0.104 5~0.259 9μg/m L之间,高于2009—2011年的菌株对咪鲜胺的平均EC_(50)值(0.052 0~0.074 3μg/m L)。2009—2014年广东省田间菜心炭疽病菌菌株对咪鲜胺的敏感性呈降低趋势,存在潜在抗药性风险。

关键词: 菜心 炭疽病菌 咪鲜胺 敏感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复合酸化剂对热应激文昌鸡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中国家禽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为研究复合酸化剂对热应激文昌鸡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遗传背景相同、体重相近(634.11±1.77)g的45日龄文昌鸡384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4只。分别饲喂添加0、1、2和3 g/kg复合酸化剂的基础日粮。试验期为39 d。结果显示:(1)2 g/kg酸化剂组末重和日增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与对照组相比,2 g/kg酸化剂组白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尿酸水平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添加2 g/kg复合酸化剂可改善热应激文昌鸡生长性能。

关键词: 复合酸化剂 热应激 文昌鸡 生长性能 血清生化指标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产业集群的农业技术扩散网络研究——以广东省陈村花卉产业集群为例

科技管理研究 2018 北大核心 CSSCI

摘要:借助社会网络分析法对广东陈村花卉产业集群技术扩散网络进行分析,对其网络密度、平均距离等指标进行测算。研究发现:集群产学研发育不明显,集群内企业的技术获取多依赖于陈村花卉世界有限公司等核心企业,对外资企业的技术溢出依赖性强,增加了中小企业的获取成本,行业协会在技术扩散中的作用不明显;地缘关系是技术扩散网络形成的社会基础,技术溢出是技术扩散网络形成的直接原因。网络呈现"核心—边缘"结构,陈村花卉世界有限公司处于核心位置,其次是外资企业,而本地中小企业和传统种植户处于边缘位置。

关键词: 农业产业集群 技术扩散网络 陈村花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荔枝蒂蛀虫的产卵选择性研究

果树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荔枝蒂蛀虫是荔枝、龙眼上的主要害虫,深入认识其产卵选择机制,对于该虫的有效控制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产卵选择试验,测定荔枝蒂蛀虫对荔枝果实、产卵介质表面纹理结构、颜色、形状和大小以及荔枝嫩叶和老叶等的产卵选择。【结果】荔枝果实可吸引荔枝蒂蛀虫产卵,即使在无法接触果实的情况下,成虫也可在产卵介质上产卵,其落卵量与直接产于果实上的落卵量无显著差异。但将荔枝果实密封包裹或烘制成果干后,则未观察到成虫在上面产卵。可见,荔枝果实吸引荔枝蒂蛀虫产卵的活性物质主要存在于其气味中。荔枝蒂蛀虫对产卵介质的表面纹理结构有选择性,成虫在200~400目(0.038~0.075 mm)筛网表面产卵较多,在复印纸、80目(0.18 mm)和100目(0.15mm)筛网表面产卵较少,该虫偏好在表面具有细小缝隙的产卵介质上产卵,表面过于光滑或缝隙过大均会减少其落卵量。但当荔枝果实被密封包裹后,即使表面纹理结构适合,成虫也不产卵。荔枝蒂蛀虫对产卵介质颜色、形状和大小均无显著的选择性。此外,荔枝蒂蛀虫可在装有荔枝嫩叶和老叶的产卵介质上产卵,其落卵量与装有荔枝果实的产卵介质上的落卵量无显著差异,说明荔枝叶片和果实一样,均可吸引成虫产卵。【结论】荔枝果实、嫩叶和老叶均可吸引荔枝蒂蛀虫产卵,该虫对产卵介质表面纹理结构有选择性。荔枝叶片表面光滑,可能是荔枝蒂蛀虫在自然条件下较少选择在叶片上产卵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荔枝蒂蛀虫 产卵选择 荔枝 气味 表面纹理结构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助剂对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在荔枝叶片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

农药学学报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接触角测量仪测定了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difenoconazole WG)不同倍数稀释液在荔枝叶片上的静态接触角和0~60 s动态接触角,用于计算荔枝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和表面自由能,进而分析药液在荔枝叶片表面的润湿性能;采用全自动张力仪测定了在10%苯醚甲环唑WG不同稀释液中分别添加体积分数为0.4%的silwet stik和0.2%的as 100 2种助剂后溶液的表面张力,研究了助剂添加前后表面张力的变化。结果表明:荔枝叶片近轴面的表面自由能为23.74 mJ/m~2,远轴面的表面自由能为11.89 mJ/m~2,均以色散力分量(非极性分量)为主导。在10%苯醚甲环唑WG 500倍稀释液中加入体积分数为0.4%的silwet stik溶液,其表面张力为21.90 mN/m,低于荔枝叶片的临界表面张力(22.64 mN/m),且在0~10 s内接触角下降最快。研究结果表明:荔枝叶片的近轴面比远轴面更易被药液润湿;在荔枝园喷施10%苯醚甲环唑WG时,若在稀释倍数500倍的药液中添加0.4%的silwet stik助剂,则可使药液在叶片上能更快更好的润湿铺展。

关键词: 助剂 silwet stik as 100 苯醚甲环唑 荔枝叶片 润湿性 表面自由能 表面张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60)Co-γ辐射对甘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初探

种子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由于甘蔗遗传基础狭窄,传统的甘蔗杂交育种难以获得创新种质,而辐射育种为创新种质提供了新途径。为探讨~(60)Co-γ辐射对甘蔗杂交种子的诱变作用,以70Gy的剂量对5个甘蔗杂交组合的种子进行辐射处理,鉴定其对甘蔗杂交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辐射处理对甘蔗杂交种子萌发状况的影响较小,甘蔗杂交组合间存在一定差异。辐射处理对甘蔗杂交种子幼苗生长状况的影响较大,甘蔗杂交组合间存在的差异偏大。辐射后的甘蔗幼苗出现生长缓慢、矮小、叶片卷缩等发育不良状况。

关键词: 60Co-γ 甘蔗 诱变育种 种子萌发 幼苗生长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大数据背景下广东农村基层治理现状分析

热带农业工程 2018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基层治理一直采用村民自治的方式。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社会的传统格局被打破,村民自治面临新的挑战,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为农村基层治理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通过对广东省农村基层治理的现状、问题和信息化基础进行调查,发现农村基层治理处于转型期的多样化状态、农民对基层治理的参与积极性低、党组织在基层群众中的认可度不高、农民对基层治理的监督意识低等,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大数据 基层治理 智能手机 微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8

摘要:政府采购制度作为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干预国民经济,主要是为了弥补市场缺陷,其优点是为政府节约资金、营造廉洁的党风、抵制各种违法行为。虽然我国实行政府采购的时间较短,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仍然不能避免政府采购制度中出现的各种弊端。基于此,本文分析了我国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针对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事业单位 政府采购管理 采购预算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萎凋方式对黄化英红九号红茶品质的影响

食品与机械 2018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黄化英红九号红茶为材料,研究日光萎凋和鼓风萎凋2种方式对红茶生化成分和色度值的影响,并对其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日光萎凋方式相比,鼓风萎凋方式对茶叶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总黄酮、游离氨基酸和茶色素的影响较大;茶红素和茶褐素含量高。萎凋时间在10~15h的鼓风萎凋红茶茶汤色差值较大。随萎凋时间的延长,茶多酚、总黄酮和儿茶素显著降低,可溶性糖和咖啡碱变化不显著;茶汤ΔL*和ΔE*ab增加,Δa*和Δb*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萎凋叶含水量与总黄酮、Δa*、Δb*极显著正相关。茶黄素和茶红素对Δb*显著正向作用。茶黄素对Δa*有显著正向作用。

关键词: 红茶 萎凋 生化成分 色差 相关性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枫蓼醇提液槲皮素含量测定及药效

中国兽药杂志 2018 北大核心

摘要:建立一种枫蓼醇提液中槲皮素含量测定方法,通过不同的实验方法和动物模型评价枫蓼醇提液的药效学,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枫蓼药材中槲皮素含量测定方法。采用热板法和醋酸扭体试验,观察其镇痛效果;采用二甲苯诱导小鼠耳肿胀法及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影响试验,观察其抗炎效果。槲皮素y=43215x-146476,R~2=0.9995,在10~50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与生理盐水组比较:热板法试验中醇提液高剂量组15 min痛阈值显著延长(P<0.05);醋酸扭体法试验中醇提液高、中剂量组能显著降低小鼠的扭体次数(P<0.05);二甲苯致耳肿胀法:醇提液高剂量组肿胀抑制率显著增加(P<0.05);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影响:醇提液高、中剂量组吸光度显著性下降(P<0.05),能有效降低早期炎性组织液的渗出。槲皮素检测方法准确度高,稳定性强。枫蓼醇提取液具有抗炎镇痛作用。

关键词: 枫蓼 槲皮素 醇提液 镇痛 抗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