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11524条记录
2个大果型枣新品种介绍

河北果树 2015

摘要:1赞新2号该品种在新疆南疆栽培,树势较强,1年生枝条节间长8-9 cm,二次枝开张角度小、节间短,枣股7-9个,枣吊直立、长20-25 cm。果实特大,鲜红色,阔卵形至近圆形,纵径4 cm,横径3.5 cm,鲜果平均单果质量35.3 g,最大单果质量68 g;半干枣(含水60.2%)含还原糖32.3%,总酸0.32%,蛋白质2.66%;制干率58%,干鲜兼宜。9月30日果实成熟。丰产性强,适应性强,耐盐碱,抗干旱。适于南疆枣区及类似地区栽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北方饲用谷子繁种高产栽培技术

农业科技通讯 2015

摘要:针对饲用谷子繁种高产栽培技术,主要介绍了选地和整地、品种选择和种子处理、播种措施、科学追肥、除杂去劣、病虫鸟害防治、防鸟网安装要点、收获等主要生产技术,旨在为饲用谷子大田繁种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 饲用谷子 繁种 栽培技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桃蛀螟为害夏玉米果穗对产量的影响

植物保护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摘要:为明确桃蛀螟Conogethes punctiferalis(Guenée)为害夏玉米果穗对产量的影响,于2012—2013年通过人工接种法将桃蛀螟初孵幼虫接到吐丝期玉米果穗上调查果穗被害程度,分析接虫密度对产量构成因素、穗腐病发生及产量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桃蛀螟主要通过降低百粒重、缩短果穗长度和减少行粒数等影响产量;当接虫密度每穗为1、3、5和10头时,不同处理的百粒重均比对照显著降低0.65、1.03、1.07和1.60 g;当接虫密度为每穗5和10头时,果穗长度比对照分别显著缩短9.66 mm和13.17 mm,行粒数减少5.15和5.45粒;桃蛀螟为害可诱发穗腐病的发生,主要病原菌为轮枝镰孢菌、青霉菌和禾谷镰孢菌,引起穗腐病的发生率分别为84.91%、54.45%和40.97%;接虫密度为每穗1、3、5和10头时,平均单穗产量损失率分别为0.73%、4.19%、11.65%和17.71%。研究表明,桃蛀螟为害不仅直接造成产量损失,还可加重穗腐病发生,影响玉米的质量。

关键词: 桃蛀螟 玉米果穗 穗腐病 产量损失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高产广适玉米杂交种中地175的选育

河北农业科学 2015

摘要:中地175是以自选系H446为母本、Q317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玉米新品种。该品种春播生育期117 d左右,中早熟;高产、稳产,抗倒伏,抗旱节水;中抗大斑病和小斑病,抗黑粉病和玉米螟,高抗茎基腐病。2011~2012年参加河北省北部春播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1 469.5 kg/hm2,较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差异达极显著水平;2012~2013年参加河北省西南山区春播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11 323.4 kg/hm2,较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差异达显著水平;2013年同时参加河北省北部春播组和西南山区春播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10 558.5 kg/hm2和10 683.0 kg/hm2,分别较对照品种农大108增产3.66%和13.11%。适宜在河北省春播玉米区春播种植。2014年通过了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玉2014022号)。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中地175 选择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节水高产冬小麦新品种衡4399的选育及思考

河北农业科学 2015

摘要:衡4399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采用水旱交替选择法、异地鉴定法等先进方法选育的冬小麦新品种。其高抗条锈、叶锈和白粉病,中抗赤霉病,抗热、抗寒性强;具有节水、高产的突出特点,抗旱指数1.152,为员级抗旱品种。2007耀2008年参加河北省冀中南水地组区域试验,2 a平均产量为8 206.35 kg/hm2,较对照品种石4185增产6.93%;2008年参加河北省冀中南水地组大区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7 868.4 kg/hm2,较对照石4185增产7.81%,居参试品种第1位;2011年河北省科学技术厅组织专家在高产高效创建示范方麦田实打实收,产量为10 574.7 kg/hm2,刷新了河北省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是非常适合黄淮北片冬麦区种植的一个优良品种。2008年通过河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麦2008002号)。该品种是治理地下水超采的理想品种,2014年被列入河北省冬小麦春灌节水稳产配套技术项目入选品种。

关键词: 冬小麦 品种选育 节水 高产 衡4399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冬小麦茎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华北农学报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大田条件下研究了喷施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冬小麦茎秆特性和产量的影响。设置喷施175 mg/kg多效唑(SP1)、300 mg/kg矮壮素(SP2)、350 mg/kg麦巨金(SP3)、333 mg/kg劲丰(SP4)、300 mg/kg缩节胺(SP5)、333 mg/kg碧护(SP6)和清水对照7个处理,对冬小麦株高、节间长、茎粗、茎干质量、抗倒伏能力、产量及产量构成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植物生长调节剂降低小麦株高,增强茎秆基部抗折力和抗倒伏能力,抗倒伏能力:SP3>SP6>SP4>SP1>SP5>SP2>CK。不同处理对小麦基部节间长的效应为:第1节>第2节>第3节。籽粒产量SP3>SP5>SP6>SP1>SP2>CK>SP4,其中SP3、SP5处理与对照差异显著,较对照分别增加3.2%和2.3%。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受到的影响较大,千粒质量较小。2013-2014年小麦未发生倒伏的情况下,喷施多效唑、缩节胺的效果好于其他生长调节剂。

关键词: 植物生长调节剂 冬小麦 茎秆特性 产量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绿豆品种冀绿10号种性保纯及高效繁殖技术

中国种业 2015

摘要:冀绿10号为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以优资92-53为母本、冀绿2号为父本,通过有性杂交、定向选择选育而成的绿豆新品种,该品种于2011年通过河北省科学技术厅鉴定,2012年通过国家小宗粮豆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鉴定编号:国品鉴杂2012002)。针对近年来生产上应用的绿豆品种存在的混杂退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蚜虫防治研究概况及在棉花上的应用

农学学报 2015

摘要:蚜虫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害虫之一,是棉花生产中的主要害虫之一,因其个体小、繁殖快、适应能力强等特点较难防治。蚜虫不仅造成植物营养成分的流失,还是植物病毒传播介体,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基因工程防治等各种方法被尝试和研究来抵御蚜虫的危害。归纳和总结了不同蚜虫防治措施的特点和研究进展,旨在为今后蚜虫防治研究提供依据和借鉴。

关键词: 蚜虫 棉花 防治 凝集素基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营养钵基部浸泡盐液法鉴定葡萄砧木的耐盐性及其生理响应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以12个葡萄砧木品种的营养袋扦插苗为试材,100mmol/L NaCl胁迫21d后,对盐害指数、新梢长度、叶片数、根数、根长、根的干鲜质量、新稍干鲜质量等生长指标以及MDA,Pro,WSS,SOD活性等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盐胁迫下,不同葡萄砧木新梢和根系干鲜质量较对照均显著降低,新梢鲜质量抗逆系数(ARC)与盐害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新梢干质量ARC、根系干质量ARC与盐害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根冠比ARC与盐害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叶片中Pro含量与盐害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1);最终确定101-14耐盐性强,贝达,110R,8B,5A耐盐性中等,山河1号,5BB,3309,山河3号,5C耐盐性弱,SO4和188-08耐盐性极弱.

关键词: 葡萄砧木 耐盐 生理响应 聚类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淀粉颗粒蛋白-1突变体挖掘及其相关农艺性状和品质特点的分析

河北农业科学 2015

摘要:小麦淀粉颗粒蛋-1(starch granule protein 1,即SGP-1)突变体是选育高直链淀粉含量、高抗性淀粉小麦品种的重要基础材料。SGP-1突变缺失,使胚乳中支链淀粉侧链的延伸受阻,从而使胚乳表观直链淀粉含量相对升高,所制食品的抗性淀粉含量也相应提高,具有重要的保健意义。本研究主要是利用SDS-PAGE方法,检测307份国内外农家种、育成种、高代品系及国内外黑小麦材料的SGP-1(SGP-A1、SGP-B1和SGP-D1)蛋白组成,进而发掘SGP-1突变体;并对突变体材料进行相关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特点的分析,为育种利用及品质改良提供参考。结果共检测到4份SGP-1突变体,均为冬性材料,其中国外材料3份(CH62444、EAP74961和Amigo)、高代品系1份(05黑初8),分别为SGP-A1单缺体,SGPA1和-D1双缺体,SGP-A1和-B1双缺体,以及SGP-A1单缺体。在主要农艺性状方面,EAP74961、05黑初8和Amigo抽穗期与石4185(CK)相近,而CH62444则抽穗较晚,并且3份国外材料植株均较高。这4份突变体材料麸皮中的非水溶性戊聚糖含量相对于水溶性戊聚糖占绝对优势,而胚乳中非水溶性戊聚糖含量与水溶性戊聚糖含量则较为接近,但CH62444、Amigo和05黑初8麸皮中的总戊聚糖含量较高(分别为14.33%,15.20%和12.91%),而EAP74961面粉中的总戊聚糖含量(1.34%)较高。在淀粉组分含量方面,4份突变体材料差异不大。

关键词: 普通小麦 SGP-1 淀粉 戊聚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