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棉花苗期耐盐性主基因和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西北农业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探讨棉花苗期耐盐性遗传规律,以2个耐盐性差异明显的棉花品种(系)NY1和中棉所12,以及NY1×中棉所12衍生的F1、F2和F2∶3群体为材料,采用主基因和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法,以盐害级别为鉴定指标,对棉花苗期耐盐性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棉花盐害级别的遗传受1对加性-显性效应和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控制,主基因以负向加性效应为主,呈不完全负显性,在F2和F2∶3代的遗传率分别为64.006%和40.847%,明显高于多基因遗传率。说明棉花苗期耐盐性受1对主效基因控制,在育种中可以通过杂交方法转移主效基因并在F2世代进行单株选择。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节水抗旱高产稳产国审冬小麦新品种——衡6632
《麦类作物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衡6632冬小麦新品种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采用水旱交替双向选择技术(已获国家发明专利:ZL201110036185.8)经多年定向培育而成。2013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号:国审麦2013018,同年通过河北省审定,审定号:冀审麦2013009。1选育经过2000年配制组合:黑小麦/衡8116,母本黑小麦属优质特异类型小麦资源,具有返青快、分蘖力强、耐寒抗冻、抗干旱、抗病虫、耐高温等优点,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北省禾谷孢囊线虫种群密度和冬小麦产量损失的关系
《植物保护学报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对小麦的危害,于2011年10月—2012年6月在自然环境条件下采用定量接种方法测定了其在不同接种密度下对冬小麦产量和线虫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禾谷孢囊线虫接种密度的增加,小麦的株高、穗长、小穗数、分蘖数和籽粒重均呈下降趋势。小麦产量随着接种密度的增加损失率增加,在接种密度大于29个卵和2龄幼虫/g土时,小麦产量损失率均达50%以上,接种密度为465个卵和2龄幼虫/g土时损失率最大,达到77.7%;当接种密度小于116个卵和2龄幼虫/g土时,禾谷孢囊线虫的最终密度随着接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接种密度大于该值时,最终线虫密度则随着接种密度的增加而减少;且其繁殖系数随着接种密度的增加而降低。以小麦单株籽粒重为参数,利用Seinhorst模型拟合孢囊线虫密度与产量的关系,可知小麦对禾谷孢囊线虫的最低忍耐值为5个卵和2龄幼虫/g土,相对最低产量为0.23。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品种梨所酿梨酒的品质比较
《河北农业科学 》 2015
摘要:以河北省常见梨品种鸭梨、雪梨、黄冠、黄金、圆黄、五九香、香水梨和大黄梨为原料,使用安琪酿酒酵母为菌株进行发酵,比较了各品种梨所酿梨酒的色度、还原糖含量、总糖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单宁含量、多酚含量和酒精度,并对梨酒的外观、香气、滋味、风味进行了感官评定。结果表明:五九香梨所酿梨酒的糖、酸、单宁含量在所试品种梨酒中均处于较高水平,色泽和澄清度均最好,果香浓郁,口感接近葡萄酒,综合品质最好。雪梨所酿梨酒酒体透明,果香浓郁,品评得分第2位。鸭梨所酿梨酒和黄金梨所酿梨酒各有千秋,品评得分分别列第3和第4位,其中,黄金梨所酿梨酒糖含量最低,单宁和多酚含量较高,果香味略差;鸭梨所酿梨酒糖、酸和单宁含量处于中等水平,多酚含量略低,但果香良好。圆黄梨所酿梨酒果香味不够突出,但多酚含量较高,后味甘甜,品评得分排第5位。香水梨所酿梨酒和大黄梨所酿梨酒由于酒液浑浊,在本次感官评价中得分较低,其中,香水梨所酿梨酒的糖、单宁、多酚和酸含量远高于其他品种;大黄梨所酿梨酒的糖、酸、单宁含量均处于中等水平,多酚含量较高,果香浓郁。黄冠梨所酿梨酒酸、单宁、多酚含量均最低,但果香浓郁,口感绵柔,后味甘甜,建议女士饮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0%咪鲜胺·嘧菌酯微乳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农药 》 2015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测定30%咪鲜胺·嘧菌酯微乳剂的定量分析方法。[方法]采用C_(18)反相色谱柱,紫外检测器,以甲醇-乙腈-水(体积比33:42:25)为流动相,对试样中咪鲜胺和嘧菌酯进行分离和定量检测。[结果]咪鲜胺和嘧菌酯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1.0000和0.999 8,方法标准偏差为0.12和0.018。变异系数分别为0.43%和0.86%,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8%和100.5%。[结论]该方法简便、快捷,有效地分离了样品中的咪鲜胺和嘧菌酯,而且精密度和准确度高,线性关系好。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酿酒葡萄氮、磷、钾及微量元素施肥研究进展
《河北林业科技 》 2015
摘要:为了探究酿酒葡萄合理施肥的科学方法,从酿酒葡萄养分的需求规律进行剖析,阐述合理施肥的必要性,总结有肥害情况下得到的葡萄对葡萄酒生产带来的影响,并讨论了近几年酿酒葡萄施肥方面的问题。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