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收录级别:CSCD(精确检索)
4379条记录
山西土著花生根瘤菌的数量分布及其共生结瘤固氮特性

山西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在山西土壤气候条件下,土著花生根瘤菌数量变化范围在每克土壤50~15000个之间,其生态分布褐土高于潮土,晋南多于晋中、晋北。主栽花生品种的自然结瘤率达760%,单株结瘤量为209±147个,日固氮量038~122mg,每公顷固氮10~30kg。单株固氮总活性与单瘤固氮比活性的高峰出现有所不同,前者在荚果期,后者在盛花期。土著根瘤菌的固氮强度与结瘤量无相关性,覆膜栽培与增施磷肥均具有良好的共生固氮生态效应。

关键词: 山西,花生,根瘤菌,固氮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稀土配位化学中的参数优化设计

计算机与应用化学 1999 CSCD

摘要:针对配位化学建模中敏感参数的不确定性问题, 引进变尺度优化算法进行合理设计, 辅助实现了稀土配位化学的理论计算与应用分析, 其结果更加符合试验。

关键词: 三角场 配位场理论 变尺度法 优化设计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ANN预测方法应用研究

情报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本文研究讨论了神经网络在情报处理与信息咨询中的应用及其用于预测问题的范围和限制,利用BP算法提出了时间序列和信息预测方法,在此基础上对大豆单产进行了预测,并对比证实了本方法比统计回归模型有较强的预测能力。

关键词: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情报分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中国首例燕麦雄性不育的发现及遗传鉴定

作物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对1994年发现的我国首例燕麦雄性不育材料进行了特征特性的观察和细胞学鉴定、以及不育性遗传的研究,结果表明:(1)该材料不育度为100%,属“无花粉型”的雄性不育,不育株小孢子败育发生在四分体形成后期到花粉粒形成早期阶段.(2)不育株与不同品种测交的F_1代,6个组合表现育性恢复,2个组合出现一些完全不育株;恢复育性的植株自交后可育株与不育株呈3:1分离;不育株与恢复育性的F_1回交,BC_1育性为1:1分离.说明不育性状是由隐性核基因控制的.该材料命名为CA燕麦雄性不育.

关键词: 燕麦 雄性不育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棉花促早抗逆栽培技术研究

华北农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通过 1991 ~1993 年对山西 棉 区密 度、化控、氮磷 钾 营养 、头 水运 筹 等关 键 技术 的 研 究结果,提 出了以大 群体小个 体增结 第一二节 位优质 大铃为主 要内容 的早 发早 熟抵 抗( 避) 气 候逆 境胁迫的促 早抗逆 栽培理论 ,形成了 以高 密化控( 密度 90 万 ~105 万株/h m 2 和 D P C3 ~4 最佳 组合)为核心 ,配合相 应的氮磷 钾营养 和提 早 运筹 水肥 的 高产 稳产 技 术体 系。 连续 5 年 大 面积 应用 ,取得显著 增产效 应( 产量达 1 800 kg/ h m 2 以 上) 和社会 、经济、生 态效益 。

关键词: 棉花 促早抗逆 化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陆地棉花药愈伤组织的诱导和继代培养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99 CSCD

摘要:花药培养是自6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项生物技术,旨在诱导出单倍体花粉植株,应用于育种实践和基础研究〔1〕。以单倍体植株为基础的单倍体育种被认为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优越性:第一,缩短育种年限;第二,排除杂种优势对后代选择的干扰〔2,3〕。此外,花药培养在...

关键词: 陆地棉,花药培养,愈伤组织诱导,继代培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品种丰产稳产性分析及其育种目标探讨

山西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对山西省1997 ~1998 年度冬小麦高、中肥两组区域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明确了新育成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及其利用价值和适宜种植范围,对水地育种目标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 小麦 区域试验 育种目标 丰产性 稳产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冬小麦抗蚜品种田间筛选技术研究

华北农学报 1999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穗蚜是麦蚜对小麦产量影响的主要因素。穗平均蚜量的多寡却不能反映小麦品种的抗性水平。通过5年的研究,发现小麦千粒重的损失率能够较客观地反映小麦的抗蚜水平,可作为抗蚜育种的一个抗性指标,其技术稳定可靠,适用于一般育种工作者。

关键词: 冬小麦,蚜虫,抗性鉴定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抗虫棉晋棉26对棉红铃虫抗性调查初报

中国棉花 1999 CSCD

摘要:通过1996~1998 三年对比调查结果表明, 转 Bt 基因抗虫棉晋棉 26 号对棉铃虫有较强的抗性, 子棉含虫量和棉子被害均比普通棉品种减少80.5% ~96.5% , 红花率减少61.4% ~75.5% 。

关键词: 转Bt基因棉;晋棉26号;棉红铃虫;抗虫性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早播覆膜栽培防治玉米矮花叶病

山西农业科学 1999 CSCD

摘要:1996年采用裂区设计进行了播期覆膜栽培防治玉米矮花叶病试验。结果表明,早播覆膜防病增产效果最好,防效达827%,产量成倍增加。其防病原理是将早播避蚜和覆膜驱蚜的双重作用结合起来,使玉米易感病阶段躲过介体蚜虫迁飞传毒高峰期。

关键词: 早播覆膜栽培,防治,玉米矮花叶病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