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不同试剂浸种对红芪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浙江农业科学 》 2013
摘要:采用滤纸培养皿法研究不同浓度聚乙二醇、硝酸钾、赤霉素(GA3)试剂浸种对红芪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二醇浸种对红芪种子萌发无影响,但对红芪幼苗生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200 g·L-1的聚乙二醇能显著促进红芪根长及苗高。硝酸钾对红芪种子的萌发具有抑制作用,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发芽势和发芽率随之下降,但1 000~2 000 mg·L-1的硝酸钾对红芪种苗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GA3对红芪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生产上可选用400 mg·L-1的GA3处理红芪种子。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转蓝光长寿光转换多功能地膜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
《甘肃农业科技 》 2013
摘要:分别采用功能地膜、普通地膜覆盖,分2行和3行两种种植方式,观测了各处理对河西绿洲灌区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种植2行还是3行玉米,转蓝光长寿光转换多功能地膜覆盖比普通地膜覆盖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耕层土壤温度高0~1.24℃。种植2行玉米时,功能地膜比普通地膜在玉米大喇叭口期0~40 cm土层土壤水分低11.9~25.3 g/kg,株高提高10.90%,玉米生物量提高20.57%,折合产量提高11.53%。种植3行玉米时,功能地膜覆盖比普通地膜覆盖在玉米大喇叭口期0~40 cm土层土壤水分低6.5~18.2 g/kg,株高提高7.80%,生物量提高34.23%;折合产量提高9.28%。
关键词: 转蓝光长寿光转换多功能地膜 玉米 生长发育 河西绿洲灌区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不同时期环割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发育期光合特性的影响
《农业研究与应用 》 2013
摘要:研究了不同时期环割对红地球葡萄果实发育期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环割处理不能改变红地球葡萄果实发育期叶片光合特性受果实发育时期(季节)影响的趋势,且不同时期环割处理和对照处理的叶片光合参数差异不明显,只是在果实发育后期(采果前)环割枝条上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显著降低。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日光温室红瑞木扦插育苗技术
《中国园艺文摘 》 2013
摘要:通过对红瑞木进行3年的温室扦插育苗试验,总结出了其快速育苗技术,技术要点为:选择合理的温室、育苗基质和苗床;适时采集插条和扦插;精心进行插后管理;移植和病虫病防治等。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30℃条件下总固体质量分数对牛粪沼气发酵的影响
《江苏农业科学 》 2013 北大核心
摘要:探索了牛粪沼气发酵的产气量和产气周期与不同总固体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这是农村户用沼气确定最优发酵、提高发酵原料利用效率的关键。采用可控型恒温发酵装置,在30℃条件下,以牛粪作为发酵原料,以常温沼气厌氧发酵池的底物为接种物,在总固体质量分数分别为14%、12%、10%、8%、6%、4%、2%的条件下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总固体质量分数为8%的原料利用率最高,产气高峰出现的时间较早,产气量较大,干物质产气率与总固体质量分数不呈正相关关系。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甘肃中部高原露地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潜在生态风险分析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2013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用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以甘肃中部高原露地蔬菜代表类型的茄果类、叶菜类、鳞茎类、根茎类等蔬菜土壤为研究对象,以甘肃省环境监测中心站发布的土壤环境重金属背景值为主要评价参比值,分析土壤中重金属Cd、Hg、As、Cu、Pb和Cr的质量分数及污染特征,并采用地累积指数法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研究区露地蔬菜土壤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露地菜田土壤重金属的质量分数均高于评价参比值,重金属元素的潜在生态危害均属轻微,潜在生态危害程度顺序是Hg>Cd>Pb>Cu>Cr>As,对研究区域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影响的重金属元素主要是Hg。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马铃薯淀粉渣微生物发酵提高粗蛋白试验研究
《畜牧兽医杂志 》 2013
摘要:试验以马铃薯干渣为发酵基料,配合适当的辅料,研究接种微生物和加入无机氮素进行厌氧发酵对马铃薯干渣饲料粗蛋白含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所用三个发酵菌剂进行发酵均能提高马铃薯淀粉渣中粗蛋白的含量,其中活力99发酵菌剂的发酵产物粗蛋白含量最高较对照增长了29.67%;2、非蛋白氮的添加,对发酵产物的粗蛋白含量有显著影响,以5%的尿素为氮源添加剂的活力99菌剂发酵产物粗蛋白含量高达13.5%,同发酵原料相比,粗蛋白含量提高66.87%,发酵产物粗蛋白含量达到一般饲料原料水平,可作为动物特别是反刍动物饲料原料进行利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