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优质高产芝麻新品种郑太芝1号的选育

河南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郑太芝1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利用杂交育种、空间诱变育种相结合选育而成的芝麻新品种。该品种增产潜力大、品质优良、抗性优良。2011—2013年参加品系鉴定、区域试验,平均单产1 499.0 kg/hm~2,比对照(豫芝4号)增产23.74%,均居第1位;粗脂肪含量57.49%,高出我国目前芝麻行业高油标准2.49个百分点,粗蛋白质含量17.49%,属油用型芝麻新品种;高抗茎点枯病、枯萎病(发病率分别为4.6%、3.2%),耐渍、耐旱、抗倒性强,属高抗、广适型芝麻品种,适宜在河南和安徽省芝麻产区种植。

关键词: 芝麻 郑太芝1号 品种选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信息化在河南省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及对策研究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摘要:农业信息化程度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河南省作为一个农业大省,是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重要示范区。同时作为新进的国家农村信息化示范省,依靠发展农业信息化,是河南省加速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十二五"期间河南省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阐述了信息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总结可借鉴的经验模式,以期为河南农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指明方向。有针对性的提出促进河南省农业信息化的对策建议:搭建涉农数据共享云平台,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构建中原农业科技信息港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高效农业信息服务;建立农村农业信息化应用与示范,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关键词: 河南省 农业信息化 现代农业 作用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高光谱植被指数的夏玉米地上干物质量估算模型研究

农业机械学报 2016 EI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2011—2014年连续实施夏玉米长势监测定位实验,在5种不同施氮量、4种不同施磷量和2个夏玉米品种处理下,测定了大喇叭口期、吐丝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夏玉米冠层高光谱反射率及对应的地上干物质积累量(Aboveground dry matter accumulation,ADMA)。选取了21个光谱植被指数,利用2011年和2013年综合数据进行线性函数、对数函数、二次函数和指数函数模型拟合。在每个生育时期,选择决定系数和F值最高的3个模型,并用2012年和2014年测定光谱数据与地上干物质量对拟合模型进行均方根差和相对误差的验证,选择均方根差和相对误差较小的拟合模型为最适模型。结果表明,在大喇叭口期、吐丝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夏玉米地上干物质量的最佳拟合光谱植被指数分别为GNDVI、PSSRc、NDVI4和DI。

关键词: 夏玉米 冠层 地上干物质量 高光谱植被指数 估算模型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一种从大豆胞囊线虫中快速提取DNA的方法

大豆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由于大豆胞囊线虫(soybean cyst nematode,SCN)特殊的生长环境,用细菌专用DNA试剂盒提取方法提取DNA的质量不理想,而且耗时长,本文介绍了一种快速提取线虫DNA的方法。通过比较细菌专用DNA试剂盒提取法、质粒试剂盒提取法和CTAB法,发现利用质粒提取试剂盒,改良提取步骤,可以快速的提取质量较好的线虫DNA,r DNAITS区域序列扩增可有效扩增出目的基因,该方法可以直接用于线虫基因获取试验。

关键词: 大豆 大豆胞囊线虫 DNA提取 生理小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沙壤土掺草炭土作双孢蘑菇覆土比较试验

食用菌 2016

摘要:试验以含不同比例草炭土作为覆土材料,对其持水性、覆土层双孢蘑菇菌丝生长状况、子实体商品性、子实体产量和效益等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含50%草炭土覆土,双孢蘑菇产量最高,但与30%草炭土相比增产不显著,而且成本较高,净收益反而低于用含30%草炭土覆土。

关键词: 双孢蘑菇 草炭 覆土配方 产量和效益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小麦田间测产和实际产量转换系数实证研究

麦类作物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小麦田间测产与实际产量的折算系数长期以来一直采用0.85,但是在近些年的实践中,发现实打验收和实收产量往往高于这一系数折算后的理论产量,导致在测产系数是否需要调整及调整幅度上颇存争议。为了深入探讨这一问题,利用连续7年的田间小区试验取样测产和实收产量结果,结合大田取样测产和实打收获案例,对田间取样测产和实收产量之间的转换系数(即测产系数)进行了系统计算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在使用实测千粒重进行产量估算时,测产系数平均为0.85,而使用常年千粒重时平均为0.92。由于千粒重不同年份间波动较大,因此建议在田间理论测产中使用当年实测千粒重时,折算系数采用0.85;使用常年千粒重时,测产系数采用0.90。

关键词: 小麦 测产系数 公顷穗数 穗粒数 千粒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及其在作物品种改良中的应用

中国农学通报 2016 CSCD

摘要:基因组编辑技术是用特殊的核酸酶对基因组进行精准修饰的一种新兴技术。2013年研究人员发现了CRISPR(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系统,将其中的CRISPR/Cas9系统成功改造成RNA引导的核酸内切酶,发展了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组编辑技术。该技术能够对包括植物在内的几乎所有物种的基因组进行高效、精准的定点修饰,而且程序简易、操作方便灵活,加速了遗传工程、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给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带来了革命性变化。本综述回顾了CRISPR/Cas9的出现、改进与发展,简述了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组编辑技术的作用机理,归纳总结了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组编辑技术在作物品种改良、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中的应用,最后,分析了该技术在作物品种改良中的发展前景及应用价值,以期为合理利用该技术进行种质创新、品种改良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基因组编辑 人工核酸酶 CRISPR/Cas Cas9 作物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小麦田杂草发生现状调查

河南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为明确河南省小麦田杂草发生情况,从而制定合理、有效的杂草防除策略,对河南省10地市15个县(市、区)小麦田杂草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小麦田主要杂草有17种,其中禾本科杂草4种,阔叶杂草13种。阔叶杂草播娘蒿、猪殃殃、荠菜在河南省发生较为普遍,成为小麦田恶性阔叶杂草,而禾本科杂草节节麦近年来发生逐步加重,成为麦田杂草防治的难点。河南省不同地区草相有较大差异,杂草发生呈现区域分化特点。南阳地区杂草的种类最为丰富,达2.93种/m2;而信阳地区的杂草发生密度最大,达158.00株/m2,危害最严重。河南省杂草总体发生情况呈现由北向南逐渐加剧的态势。

关键词: 河南 小麦 杂草 调查 阔叶杂草 禾本科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河南省蔬菜园区发展道路探讨

蔬菜 2016

摘要:通过分析蔬菜园区存在的种植结构落后、科技含量不高、标准化程度低和经营模式单一等问题及原因,建议蔬菜园区与科研单位、农民合作社、政府部门、农业院校紧密结合,互惠互利,发展成为数量、质量、效益并重,注重科技创新、产品安全和高效集约的现代农业蔬菜园区,在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

关键词: 蔬菜 园区 发展 道路 探讨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猪-沼-菜”绿色生态农业模式示范推广与成效

农业工程技术 2016

摘要:河南省农业科学院通过在西华县、西平县、固始县示范推广"猪-沼-菜"生态模式及对猪场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既解决了猪场粪污污染环境问题,又实现了养猪、蔬菜种植效益增收。同时猪场利用沼气供暖、照明,蔬菜大棚利用沼气提供气肥,沼渣制成有机肥料用于蔬菜种植,蔬菜养猪,形成了现代农业有机统一循环,既减少了化学添加剂、化学肥料的投入用量,又保护和改善了养猪场生态环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该文主要介绍"猪-沼-菜"生态发展模式推广情况和成效。

关键词: 猪-沼-菜 生态模式 推广 成效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