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河南省农业科学院 机构知识库!
筛选
科研产出
排序方式:

时间

  • 时间
  • 相关度
  • 被引量
资源类型: 中文期刊
9805条记录
高油芝麻新品种豫芝23号

中国种业 2016

摘要:豫芝23号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利用远缘杂交、回交转育与混合系谱法选择相结合选育的高油芝麻新品种。2014-2015年参加河南省芝麻区域试验,平均单产1492.65kg/hm~2,粗脂肪含量59.30%,粗蛋白质含量17.92%。具有高产、抗病、耐渍、抗旱,抗倒伏能力强,丰产性和稳产性好等特点。

关键词: 芝麻 豫芝23号 远缘杂交 回交育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鲜食葡萄新品种'郑葡1号'的选育

果树学报 2016 CSCD

摘要:'郑葡1号'是由'红地球'×'早玫瑰'杂交选育出的中熟葡萄新品种。果穗圆柱形,平均穗质量685.0 g,最大穗质量910.0 g。果粒着生极紧,成熟一致,着色一致。果粒近圆形,红色,平均粒质量10.3 g。果粒与果柄较难分离。果粉中等厚。每果实含种子2~4粒,多为2粒。果皮无涩味,果肉较脆,无香味。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7.0%,品质中上。果实生育期90 d左右,在郑州地区8月上中旬成熟。植株生长势中庸。每结果枝结果1~2穗,2穗居多。叶片对霜霉病较为敏感,果实易感染白腐病。适合在温暖、雨量少的气候条件下种植。进入结果期早,定植第2年开始结果,易早期丰产。棚、篱架均可栽培,以中、短梢修剪为主。

关键词: 葡萄 新品种 '郑葡1号' 鲜食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可溶性有机碳在紫色土中的吸附及影响因素分析

生态环境学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吸附作用是影响土壤中可溶性有机碳(DOC)迁移转化及生物有效性的重要过程,研究DOC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对正确阐明土壤有机碳的循环和转化特征以及污染风险评估具有重要意义。选择具有代表性的3种土地利用方式的紫色土为实验材料,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紫色土对分离的有机肥提取液中可溶性有机碳(DOC)的吸附特征,并分析了温度、磷酸盐、铁盐和有机质与DOC吸附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原始物质吸附等温线方程可以反映土壤对可溶性有机碳的吸附特性,土壤对DOC的吸附量与DOC添加量呈极显著线性关系。从原始物质吸附等温线方程的分配系数看,随着温度的升高,土壤对DOC的吸附亲和力呈现降低趋势,5、15、25和35℃下,土壤对DOC的平均吸附率分别为26.38%、22.68%、19.98%和19.42%,其淋失迁移问题值得被重视。磷酸盐能抑制土壤对DOC的吸附,铁盐则促进土壤对DOC的吸附。有机质是影响土壤DOC吸附量的重要因素,用H_2O_2去除土壤部分有机质后,土壤对DOC的吸附量明显增大。

关键词: 紫色土 可溶性有机碳(DOC) 吸附 影响因素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干旱胁迫对不同烤烟品种生长发育的影响

湖北农业科学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干旱胁迫对烤烟中烟100和豫烟9号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团棵期,重度干旱胁迫下,两个烤烟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地上部和根系干物质积累都明显低于对照,中度干旱胁迫下豫烟9号生长发育受影响较小;现蕾期,两个烤烟品种农艺性状受干旱影响程度减小,中烟100株高和茎围、豫烟9号叶数和茎围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较,中度干旱胁迫下,两个烤烟品种干物质积累均表现为增加,重度干旱条件下,中烟100总根长和根表面积明显增加,豫烟9号平均根直径和根系体积增加。因此,团棵前适当控制浇水量能促进烤烟的生长和根系发育。

关键词: 烤烟 干旱胁迫 农艺性状 干物质积累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昆虫复眼形态结构及感光机制研究进展

环境昆虫学报 2016 CSCD

摘要:复眼是昆虫的主要视觉器官,昆虫复眼形态、结构的研究是理解昆虫感光的基础。本文从昆虫复眼的外部形态、内部微观结构和功能以及对光的感受机制作一简要综述,且对今后昆虫复眼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复眼 外部形态 微观结构 感光机制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2,3,6血清型三重PCR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

畜牧与兽医 2016 北大核心

摘要:根据Gen Bank中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荚膜多糖基因序列,设计3对引物,成功建立了检测APP 2型、3型和6型的三重PCR检测方法。该三重PCR的最低核酸检测量分别为0.25、0.5和0.25 ng/μL,对猪肺炎支原体、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病毒、副猪嗜血杆菌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对112份自然感染病猪样品的检测结果与单一PCR检测结果完全符合。结果表明,该多重PCR方法具有很好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临床APP 2型、3型和6型的检测。

关键词: 胸膜肺炎放线杆菌 血清2型 血清3型 血清6型 多重PCR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铜对食用菌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

中国食用菌 2016

摘要:铜是食用菌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在食用菌生长发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阐述了铜的生理作用、食用菌中铜含量、分布特性、对铜的富集特性、铜对食用菌生长发育和生理指标的影响以及铜在食用菌生产中应用等,并对今后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食用菌 亚细胞分布 富集 发育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基于Fe~(3+)催化荧光增强的抗坏血酸检测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2016

摘要:目的建立了一种基于Fe~(3+)催化的荧光增强的传感平台用于抗坏血酸的灵敏检测。方法抗坏血酸可以和邻苯二胺反应生成一种具有π键共轭结构的氮杂环的荧光化合物,从而实现检测抗坏血酸;Fe~(2+)能够加速上述反应的进程。结果在0.2~1.7 mmol/L浓度范围内,体系荧光信号和抗坏血酸浓度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0.997,检测限为0.35μmol/L。此外,常见的干扰物不影响抗坏血酸的选择性测定。结论该方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低廉的成本和简便的操作步骤,并且易于实现定量分析。

关键词: 抗坏血酸 邻苯二胺 荧光响应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利用高光谱和GF-1模拟多光谱进行土壤有机质预测和制图研究

土壤通报 2016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利用土壤有机质(SOM)高光谱数据和模拟GF-1多光谱影像的波段响应函数生成的宽波段多光谱模拟数据,对比高光谱预处理和构建土壤植被指数,探索模拟GF-1光谱预测SOM的潜力。研究表明,SOM的一阶微分高光谱和模拟GF-1光谱数据构建的土壤指数与SOM的相关性最好。PLSR建模分析表明采用一阶微分高光谱数据可以很好的对SOM进行预,而且模型稳健(R2=0.962,RPD=4.87);模拟GF-1光谱也可以较好的进行SOM的预测,但是模型的稳定性相对较差R2=0.557,RPD=1.43。同时,SOM制图的空间分布表明,采用一阶微分光谱数据和模拟GF-1数据预测得到的SOM含量与实测的SOM表现出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这为采用多光谱数据进行大尺度、大范围的SOM预测提供了基础。

关键词: 有机质(SOM) 高光谱 GF-1遥感影像 地统计 制图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农业应用技术成果评价问题与对策

农业科技管理 2016

摘要:农业科技成果评价是衡量科技创新绩效、引导成果转化的重要环节。文章阐述了农业应用技术成果的评价重点,并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专家、评价依据等方面分析了农业应用技术成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第三方评价机制、加强全面性评价、突出先进性和问题评价、提高评价的规范性和权威性、规范成果应用证明等加强农业应用技术成果评价的对策。

关键词: 农业应用技术 成果评价 存在的问题 对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