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产出
酵母培养物对隐性乳房炎奶牛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11
摘要:用CMT试剂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选取胎次、泌乳期、产奶量相近且隐性乳房炎检测为阳性的奶牛24头作为试验供体牛,随机分为3组,每组8头。其中试验Ⅰ组为对照组,试验Ⅱ组投喂益康XP[60g/(头·d)],试验Ⅲ组投喂麦可利[150g/(头·d)]。预饲期为15d,试验期为30d,共45d。分别在预饲期前1d,预饲期最后1d和试验期第30天采集各组牛的颈静脉血样和混合乳样,测定奶牛机体免疫功能、抗氧化功能。结果表明:①添加2种不同酵母培养物后,各试验组奶牛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CD8的比例均呈上升势态,使得CD4/CD8的比值下降,低于正常范围。这可能归因于效应+++性T细胞淋巴细胞(CTL)增多有关。②添加2种不同酵母培养物后,奶牛血清中IgG含量增加或保持稳定状态,但在整个试验期内各组奶牛血清IgG和IgA含量均低于正常范围,这可能与试验动物为隐性乳房炎患牛有关。③添加2种不同的酵母培养物均可显著降低隐性乳房炎奶牛血浆MDA含量,显著提高了血浆SOD、GSH-Px酶活力。MDA的减少提示机体脂质过氧化程度降低,SOD和GSH-Px酶活力提高,表明机体抗氧化能力增强,说明酵母培养物具有提高机体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能够有效清除自由基,减少活性氧对机体造成的损伤。
关键词: 酵母培养物 免疫功能 抗氧化功能 隐性乳房炎 奶牛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草地螟综合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11
摘要:草地螟是我国北方地区农牧业生产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其生活史及发生危害的规律十分复杂,具有杂(广)食性、群居性、隐蔽性及突发性、暴发性、迁飞性等特点。建国以来,我国已发生3次周期性暴发,目前还处在第3个猖獗为害周期。内蒙古自治区地域辽阔,自然气候条件复杂,植被类型丰富多样,是草地螟的主要虫源地和发生灾害区。概述了草地螟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发生规律、分布、为害特点以及在内蒙古的危害情况等,并就防控策略、设灯诱杀成虫、制作竹筒鸟巢招引天敌、田间科学用药等综合防治的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饲粮不同NFC/NDF对奶山羊瘤胃溶纤维丁酸弧菌、牛链球菌及埃氏巨型球菌含量变化的影响
《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11
摘要:试验旨在探讨在饲粮不同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条件下,奶山羊发生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en acidosis,SARA)过程中瘤胃溶纤维丁酸弧菌、牛链球菌及埃氏巨型球菌数量的变化。选用6只安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泌乳期关中奶山羊为试验动物,采用动物自身前后对照法,试验分4期进行,每期10d,依次饲喂NFC/NDF比分别为1.02(Ⅰ期)、1.24(Ⅱ期)、1.63(Ⅲ期)、2.58(Ⅳ期)的4种饲粮,以逐渐增加饲粮精料含量的方式诱导奶山羊发生SARA,并采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瘤胃内溶纤维丁酸弧菌、牛链球菌及埃氏巨型球菌的数量变化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①随着饲粮NFC/NDF比的逐步升高,溶纤维丁酸弧菌和埃氏巨型球菌的数量均增加,但当饲粮NFC/NDF比升至2.58时,与其他试验期相比,埃氏巨型球菌的数量极显著增加(P<0.01),而溶纤维丁酸弧菌的数量却极显著降低(P<0.01);②牛链球菌的数量随着饲粮NFC/NDF比的逐步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但到第Ⅳ期又恢复到第Ⅰ期的数量。结果提示,当奶山羊发生SARA时,瘤胃牛链球菌的数量无明显变化,对低pH值敏感的溶纤维丁酸弧菌数量急剧下降,而耐酸性的埃氏巨型球菌数量表现为大幅增加。
关键词: 饲粮NFC/NDF比 亚急性瘤胃酸中毒 实时定量PCR 瘤胃细菌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山西省向日葵列当的寄主与发生规律的研究
《农业技术与装备 》 2011
摘要:通过人工接种和田间采集、观察,对向日葵不同生育期列当为害情况、向日葵列当发生情况及列当对向日葵寄生部位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向日葵列当的产生是伴随向日葵的生长发育而寄生的,并随着向日葵的生长而不断寄生。列当的成熟时间也不一致,列当的寄生部位为土表5~10cm处,也是向日葵毛细根最为发达的部位。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膜下滴灌技术在人工草地建植中的应用
《畜牧与饲料科学 》 2011
摘要:干旱缺水是发展人工草地建植的瓶颈,膜下滴灌技术是目前解决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该技术在农业上已经大面积推广,并取得了显著效益,但在人工草地建植中的应用甚少。阐述了膜下滴灌技术在人工草地建植中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内蒙古地区膜下滴灌技术在人工草地建植中的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现状,旨在借鉴该先进技术,将其应用于人工草地建设中,从而为水资源匮乏地区人工草地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荒漠草地放牧系统常量矿物质元素季节变化及盈缺分析
《中国草地学报 》 2011 北大核心 CSCD
摘要:采取现场调查、实地采样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内蒙古地区四子王旗地区短花针茅荒漠草地土壤-牧草-家畜生态系统中常量元素的水平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土壤中硫元素处于临界缺乏状态,其他元素处于正常水平;牧草中钙元素全年处于过量状态,磷和钠元素全年为缺乏状态,钾和硫元素处于季节性缺乏状态;结合该地区放牧绵羊唾液、血浆和体组织中矿物质的含量,以及对各种矿物质的摄入量和消化率进行综合分析表明,该地区处于高钙、低磷、低钠、低钾的生态环境,同时硫元素处于季节性缺乏状态。
关键词: 短花针茅荒漠草地 土-草-畜生态系统 常量元素 季节变化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鄂尔多斯市玉米生产效率研究
《内蒙古农业科技 》 2011
摘要:玉米是鄂尔多斯市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最主要的饲料粮。据统计2009年鄂尔多斯市现有耕地37.07万hm2,玉米播种面积28.57万hm2,占耕地面积的76.8%。因此提高鄂尔多斯市玉米的生产能力和种植收益水平,对于稳定粮食生产,保障饲料粮供给、增加种粮农户收益都有很重要的意义。文章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鄂尔多斯市的玉米生产效率进行研究,衡量玉米生产的综合效率、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情况,并提出改进生产要素投入的方式和政策建议,以期提高鄂尔多斯市农业生产管理水平,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户生产收入。
全文链接
请求原文


